今天我们要说的画家就是保罗高更,他是著名的印象主义画派大师级人物,高更和梵高还有塞尚并称为是印象画派三杰。高更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了传奇色彩,虽然他出生于法国巴黎,但是他最好的画作却是在一个岛上完成的。

高更追求的自由(内心炽热的高更)(1)

大家都知道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毛姆有一本书,叫做《月亮与六便士》,书里面曾经提及过一位艺术家,这个艺术家非常特别,这人为了艺术居然抛弃了妻子,让人一直不能理解,他的妻子一直以为他有了外遇,其实不然。

该画家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至于对错,我们暂不做评论,但是他确实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也是一个让我们难以忘怀的人物。其实说到这,大家都知道了,这个人物的原型,就是我们今天要说到的这位画家——保罗高更。

和很多同时代的艺术家比起来,保罗高更的一些作品显得非常特别。他把绘画的本质看作是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东西,他并不看重单纯的写生来获取经验,而是很注重原始艺术。特别是高更后来去了南太平洋的岛屿,在那里他得到了非常丰富的创作灵感。

高更追求的自由(内心炽热的高更)(2)

相对于梵高的不被认可,饥寒交迫,高更是很幸运的。在1876年,高更有一件雕塑作品就入选了当时的印象画派展览。23岁就当了股票经纪人,生活优渥并且娶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太太。

但是这样的生活一直到38岁,高更做了一个非常有勇气的决定,那就高更决定放弃自己的家庭生活,决然的去了一个荒岛。也就是今天的旅游胜地大溪地,也叫做塔希提岛。在那里高更找到了自己一直想要的东西,茂密的植物,蔚蓝的天空,还有慷慨的大自然,简单的生活方式。他对于南太平洋岛屿的生活极为迷恋,在那里创作了很多经典的画作。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系列的作品来系统地了解下高更的艺术理念。

高更经典的代表作 《我们从哪里来?》 ,这幅作品凭借岛民厚朴的、天真无邪的形象, 描绘出了一种非常简单的,纯粹的,粗放的自然而又和谐的画面。这个作品的主题思想似乎是在探讨生命的过程,我们人类究竟从哪里来的,我们是谁?又要到哪里去呢? 其实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至今仍然没有答案!

高更追求的自由(内心炽热的高更)(3)

高更总是希望去体验人生不同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他非常留恋异国他乡的情调,他很希望能够抛弃现代的文明社会,回到更加自然,更加朴实的社会当中去。这是高更非常向往的生活方式,于是在他39岁那一年,去了大溪地。这一幅作品也是画家在大溪地画的,我们从画面上能够看出画家高更用色非常和谐,非常清新婉丽,有一种不一样的趣味在里面。

高更追求的自由(内心炽热的高更)(4)

其实高更早期的绘画,带着很浓烈的实验性性质,总是让人想起巴比松画派。整体画面非常的距今,但是高更不一样的地方是注重画面的色泽感,也就是经常用一些亮色调来装饰画面,这一点和梵高很相似。

高更在技法上却采用平涂的手法,和很多印象主义不一样。画面当中的人物都是经过简单的概括之后的几何图案,我们通过上面的绘画作品实际上能够感受到整个画面扑面而来的原始气息,这是其他画家所没有的。整个画面的色调非常的亮丽,讲究装饰效果,而从这幅画当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画家高更非常主管的色彩表现形式,这一形式也影响了之后画坛上很多艺术家。

高更追求的自由(内心炽热的高更)(5)

高更由于对南太平洋的岛屿非常喜爱,在那里停留了很长时间。他非常乐于去探寻原始的,纯真的社会。我们看高更笔下的人物,都有一种神秘的色彩。女人由于长期做农活,导致胳膊非常粗大,而这些原始的女人显得非常质朴,高更也受到本能的引导,寻求能够接近自然的人,希望在那里真正找到自己的乐土。于是我们在画面当中看到的颜色非常清新脱俗,他经常使用红色和橘红色,还有蓝色,高级灰。画面中的女子神秘,质朴,又充满了原始味道。

高更追求的自由(内心炽热的高更)(6)

高更比较特别,他一直想回归大自然,回归最美好最原始的状态中去,而现代的文明就是那种阻隔,所以他要在画作中突破,寻求精神和现实双重安慰

所以我们看上面的这一作品,高更在用色上就非常大胆,非常的质朴,并没有用太多繁杂的色调,而是很简单的色调,但是却能够让人感受到原始的艺术。其实高更的探索很大程度上受到东方和原始艺术的影响,我们在高更的身上能够看出,他特色彩和抽象化的表达,这是同辈艺术家里所没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