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广东祛湿汤有72种煲法,
而且会用到各种奇奇怪怪的豆子。
汤名都会看的晕晕的,
什么赤小豆粉葛煲鲮鱼,
白扁豆薏米煲瘦肉……
然鹅,很多喝汤的小白只晓得这些豆汤能祛湿,至于区别,真喝不出来。
说说几个常吃的祛湿豆子,煲汤煲粥煲水随意,都是好豆~~~分分钟打败红豆薏米。
【白扁豆】
健脾除湿,还性温,比红豆好用100倍
▼
肾之谷是黑豆,白扁豆就是脾之谷也。
调脾暖胃,通利三焦,降浊升清,消暑除湿(能消脾胃之暑),止渴止泻,专治中宫之病(土强湿去,正气自旺)。
——《本草备要》
白扁豆生用有小毒,祛湿一定要用炒过的。炒后专除脾的湿,还不伤脾胃的阳气。
图by 卫蓝
煲汤一般用的也是炒过的扁豆,常用的煲汤搭配:
白扁豆 淮山 瘦肉;
白扁豆 薏米 猪骨。
脾胃虚弱导致的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等症状,都适合喝。煲汤之后的炒扁豆一般不吃,因为口感真的是硬啊!
❤白扁豆还有一个消痰浊小茶方
扁豆山药茶
山药30克,炒过的白扁豆30克,陈皮3克。三者水煎取汁,可加糖调味。
这个茶方健脾益气,化湿止带。平时可以当茶喝。
因为脾虚,长黄褐斑、黑眼圈、“游泳圈”,还容易各种下垂。。烦恼的朋友,可以常喝这个茶消痰浊。
【眉豆】
除脚气水湿
▼
眉豆,是植物菜豆种子,有的地方又叫饭豇豆、饭豆、白豆。
经常煲汤用的是白眉豆,豆上一条眉毛样的黑线,嘿~很滑稽的黑眼豆。
李时珍说它:“理中益气、补肾健胃、和五脏、调营卫,生精髓”。
图by 味谷
广东民间常煲:眉豆 花生 鸡脚=汤,据说可以祛除脚气水湿。
中医上认为脚气是体内的湿热、寒湿浊气,往下流注到脚上导致的,这个汤方取的也是眉豆除湿、消肿的作用。
因湿重导致的下肢或者脚部浮肿的情况,也适合喝。
眉豆煮完软烂,比白扁豆要好吃,所以用它来煮粥也是很好的。
【祛湿豆】
不寒不燥,民间祛湿高手
▼
对,这货的名字就是霸气外漏的“祛湿豆”。民间祛湿高手,功效甩薏米、赤小豆几条街。
又叫花豆,荷包豆、肾豆等。外形看起来很像人体的肾脏,加上全身布满红色经络花纹而得名花豆、肾豆,在当地又被人称为“神豆”。
它最重要的是消脾湿和肾湿。
因为脾胃虚弱、运化无力产生的腹胀、大便溏泄、食欲不振,都可以煮来喝。祛湿豆可以健脾胃,顺便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利尿消肿。
祛湿豆煮熟后口感绵软粉糯,和栗子有得一比,重要的是它不寒不燥,除了祛湿,还补血、健胃、壮肾。
常见的煲汤组合:
祛湿豆 陈皮 排骨;
祛湿豆 淮山 鸡脚(除腰腿湿浊)。
【红腰豆】
专祛肾的寒湿
▼
《金匮要略》里说,肾寒湿的人“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就是腰冷痛、像在腰上串了五千个铜钱一样沉重。
所以有时候腰重,腰痛不一定是肾虚,也可能是有寒湿在肾。
ps:寒湿一般舌质颜色偏淡白,但是舌苔白且厚,容易腹泻,怕冷。
红腰豆的形状就像一个肾,它是入肾经的,可解肾之寒湿。
除此之外,红腰豆性味甘温入脾胃,也有健脾益气的作用。煲汤可以搭配养胃的猴头菇,或者猪筒骨,还可以滋养肾阴。
黄老师配的“四季祛湿汤”里,就加了红腰豆,煲汤总是第一个被吃光,口感实在是软糯。
【豌豆】
除湿热、消肿、通乳
▼
豌豆属土、入脾胃,利湿除热,而且性平味甘,也不伤阳气。豆煮烂喝汤,对产后妈妈还有通乳汁的作用。
这一点在《随息居饮食谱》中就有记载:
豌豆“煮食,和中生津,止渴下气,通乳消胀”
应季鲜豌豆入市,白水带荚煮,吃的时候拿门牙把豌豆粒挤出来,牙齿上还会夹杂着啃掉一些嫩荚,一起吞进肚子里,甘甜的鲜味。这样吃利水消肿的效果最好。
民间有一个豌豆粥的做法,对于因脾胃失和导致的腹胀,湿重浮肿等有缓解的作用。
方法很简单,用豌豆加水煮烂,烂糊到快成泥的状态,加入红糖调味服用。
我又加了点老陈皮,味道也不错,健脾化湿的作用会更强一些。
【赤小豆】
擅长清下焦湿热浊气
▼
赤小豆性偏寒,主要是清下焦湿热的。
像热毒、脓疮,
小便不利,
尤其是舌苔黄腻、下巴长痘(下巴属于下焦、生殖系统的反射区),
比如出现白带黄的情况时,就可以煮这个喝,清下焦生殖系统的湿热浊气,见效很快。
经典的赤小豆鲮鱼汤搭配,因《食物本草》中记载鲮鱼:"主滑利肌肉,通小便。治膀胱结热,黄疸,水鼓。",所以两者一起煲汤,清下焦泌尿系统的湿热效果更好。
然而如果你是其他类型的湿热,比如肝胆湿热导致的脾湿、或脾阳虚型的湿重,赤小豆就帮不上忙了,可能还会帮倒忙。。
关于祛湿,还懵懵哒?
花花以前写过很多,湿热季再看看吧!
▼
(点击上面标题即可查看)
-==72物候元气生活==-
节气•物候•草木•菜蔬•自然疗法
“我希望,这里有你想去的四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