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叫家的地方容不下我的灵魂(心安因为我们的家)(1)

(一)

疫情当下,离沪回乡有多难?

我们看到,有花几千元包车回家的人,也有为了去虹桥火车站骑几个小时自行车的人,更有人因为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回家的脚步被迫停止……

绍兴嵊州的大学生小赵是幸运的。5月29日中午,一辆“浙D”车牌、车头写着“欢迎回家”字样的白色大巴停靠在上海虹桥火车站大巴停车场,小赵和其余10名绍兴嵊州籍在沪大学生推着行李箱排队上车。

那个叫家的地方容不下我的灵魂(心安因为我们的家)(2)

尽管雨水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脸上的口罩捂得严严实实,但依旧掩不住大学生们眉眼间的喜悦。这一刻,没有抢票的紧张,没有返程的焦虑,有的只是家乡带来的安全感。终于,在滞留上海两个多月后,他们带着期待和想念,踏上了回家的路。

“随着暑期的来临以及上海市防疫的初步胜利,我们想尽快回到家乡,但一票难求的高铁以及高昂的隔离费用,阻挡了我们回家的脚步。”在给嵊州市人民政府的感谢信中,小赵这样写道,“正当我们一筹莫展之际,是家乡向渴望回家的学子们伸出了援助之手,专车接送以及免费隔离的政策也让学子们可以安心回家。”

那个叫家的地方容不下我的灵魂(心安因为我们的家)(3)

当天,经过3个小时车程,11名大学生顺利抵达嵊州市集中隔离点。

“是不是饿了,早餐吃了吗?”工作人员一句再简单不过的寒暄,让长期独处异乡的小赵久久十分地感动。

(二)

归途漫漫,但因家乡的守护而温暖。

11名大学生能够顺利返乡,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5月29日,绍兴嵊州市正式开通“在沪嵊州籍学生返嵊专线”,点对点闭环接送嵊州籍学子,护送他们安全返乡,并与上海相关部门协调对接,给每个学生送上了防疫物资和食物。接驳过程中,更有一些在沪嵊州籍乡贤主动伸出援手。

那个叫家的地方容不下我的灵魂(心安因为我们的家)(4)

而继上海返嵊专线后,这几天,柯桥区、上虞区、诸暨市、越城区及新昌县也相继发布通知,将开通返乡专线接学生们回家,按照“提前预约、集中安排、闭环接送”的原则,为他们提供安全、便捷、温馨的服务。

同时,绍兴的工作人员组建起微信群,及时公布相关信息,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此外,诸暨市还明确,到达诸暨后将统一安排学生免费入住隔离酒店。

截至5月30日,“在沪嵊籍学生返嵊群(剡青e站)”学生超过200人,通过返乡码申报学生50余人;“在沪柯桥籍学生返柯群”已达140余人。

这一系列的暖心举措,既让在外求学的大学生们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也让家长们感到安心。

而这场相距百余公里的“双向奔赴”,更显出绍兴这座城市的担当与温情。

(三)

此心安处是吾乡,回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今年2月,俄乌爆发冲突,在乌绍籍华侨华人和留学生的生活状况牵动着绍兴人的心。

那个叫家的地方容不下我的灵魂(心安因为我们的家)(5)

姜涵语是乌克兰苏梅国立大学农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她和20名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在乌留学生,处在这场“风暴”的中心。那段时间,在睡梦中听到枪炮声,跑到宿舍楼下方的防空洞避难,已经成了寻常事。

混乱之下,唯有归家让人心安。

好在,在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诸暨侨联等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这21名留学生跟随大部队撤离乌克兰。从战火纷飞的乌克兰,到和平稳定的祖国,同学们的这趟“回家之路”,走了近半个月。

那个叫家的地方容不下我的灵魂(心安因为我们的家)(6)

再次站在家乡的土地上,大家的心中无比踏实。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家乡的温暖怀抱,总是让游子心生安然与骄傲。如果能够设身处地为学子们解决碰到的难题,让他们感受到家乡温度,何尝没有“凤还巢”?

绍兴做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