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编者按:

野猪下山了!“猴纸”到我家阳台了!野生动物进城的消息频现社交媒体。事实上,我们身边居住着众多本土野生动物,它们与我们为邻,我们却鲜少了解它们。了解、友好、相伴,万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新华日报·交汇点联合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等推出“秘境之眼·人类之友”日历专栏,带您一起通过红外相机、动物观察者等的视角,去关注既熟悉又神秘的“动物邻居”。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家园的生存基础、生机所在,每到节气日,我们还将邀请节气官来进行当日的特选推介播报。今天,一起来认识三道眉草鹀(wú)。

缝叶鸟最有趣和惊奇的地方(秘境之眼人类之友)(1)

名字缘起于外貌特征

三道眉草鹀拥有大白眉、小栗鹀等别名,这些别名多数来自它们的外貌特征。它们脸上有别致的褐色及黑白色条纹,看起来像三道眉毛,因此得学名三道眉草鹀。

这三道黑白相间的眉毛由上向下横斜着,侧面看起来尤为清秀;正面看平添喜感,像极了“囧”字。

它们体长约16厘米,是一种棕色鹀,上身为栗红色,越向后羽毛颜色越淡,羽毛边缘是土黄色且点缀着黑色条纹。

雌雄鸟体型和颜色类似,辨别方式在于观察色彩浓度,雌性成鸟体羽色较雄鸟稍淡。

缝叶鸟最有趣和惊奇的地方(秘境之眼人类之友)(2)

随季节改变生活习性

三道眉草鹀常栖息在草丛中、矮灌木间、岩石上,或空旷而无掩蔽的地面、玉米秆上、电线上等。

夏季,三道眉草鹀多见于丘陵及高山上;冬季,它们喜欢搬到山脚、山谷和平原等地生活。

除生活区域,它们的伙伴关系也随着季节变化。冬季天气寒冷时,它们尤其喜欢成群活动,常见的有数十只结集在一起;繁殖期,三道眉草鹀分散成对活动,此时雄鸟的叫声会更加美妙动听。

缝叶鸟最有趣和惊奇的地方(秘境之眼人类之友)(3)

为繁育后代精心筑巢

三道眉草鹀营巢于山地的灌丛中、小松树或茶树上,也见于溪边、田边小而密的荆棘丛中,巢离地多不及一米高。

它们用于繁育后代的巢是较精巧的杯形构造,用草及细嫩的攀藤、撕碎的高粱叶等作材料,内垫特别细嫩的草茎或根等。

三道眉草鹀的食谱中常见的是野生草种。冬季和春季,三道眉草鹀季主要取食稗、狗尾草、鹅观草等草籽;到5月至8月的育雏期,它们开始增加营养,食谱中几乎都是鳞翅目昆虫的幼虫。真是万物皆有灵性,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它们繁育后代时间短、间隔短。每年5月至6月是三道眉草鹀的产卵期,它们每巢产卵5枚左右,卵色呈白色或浅天蓝色,孵化期为12至13天,雏鸟生长迅速,留巢期也就12至13天。在亲鸟带领下,离巢的雏鸟活动一段时间后,于8月末结成20只左右的小群活动。

采写:刘春

美编:曹家瑞

图片:邹维明

编辑: 白雪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