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8月榜#

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

《道林·格雷的画像》是他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也是19世纪末唯美主义的代表作。

他用华丽的辞藻与巧妙的结构,编织出了一场奇幻梦境,令无数读者拍案叫绝。

主人公道林·格雷是一位貌美又单纯的贵族青年,身边不乏爱对他献殷勤的朋友。

其中有一位品行低劣的好友亨利,用花言巧语诱惑他沦为了欲望的奴仆。

此后,他一发不可收拾地作恶,用一桩桩罪行腐蚀灵魂,最终离奇地丧命于自己的手里。

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才明白: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错把损友当至交。

身处繁杂纷乱的世间,识人不清、交友不慎,往往会将自己置于水深火热的险境。

1

道林·格雷身世显赫、英俊潇洒,在社交场上人见人爱。

他那柔软飘逸的金发、清澈透明的蓝眼睛,犹如一缕悠悠清风,拂去了世间所有的尘埃。

凭借超凡脱俗的坦诚与纯真,他先后博得了画家霍华德和勋爵亨利的好感。

霍华德心地善良、为人正派,无比欣赏道林的独特魅力,并小心翼翼地呵护他纯白无瑕的灵魂。

他从不试图影响道林的言行,只是时常邀请他做自己的模特,为他画出了栩栩如生的画像。

画中的道林容貌惊艳,眼神纯洁,仿佛落入凡尘的天使,任谁看了都会对他萌生爱意。

而亨利看似儒雅随和,令人如沐春风,实则是一位自私冷血、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不仅自己纵情声色,还喜欢蛊惑别人做坏事。

他存心想毁掉道林,引导他重视自己的美,还为他灌输了追求感官刺激的享乐主义。

经过他的一番洗脑,年少无知的道林,将青春和美貌视为自己最大的价值。

道林开始嫉妒画像中永远不会变老的自己,甚至对那幅画像许下心愿:

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换取青春永驻,让所有的沧桑、罪孽和痛苦都由画像承担。

之后,他在亨利的引诱下尽情纵欲,并与17岁的女演员西比尔订下婚约。

可他很快就厌倦并抛弃了西比尔,导致她绝望地选择了自杀。

随着西比尔殉情的消息传来,道林发现自己那幅完美的画像,嘴角竟流露出一丝残忍。

他在受到惊吓之余,后悔不该辜负西比尔,陷入了无尽的自责中。

此时,他的两位朋友相继上门拜访。

亨利再次用言语蛊惑他,告诉他人死不会复生,不如忘掉一切,寻找新的乐子。

霍华德却怕他深入歧途,表达了对他的崇拜和爱,尝试唤醒他的同情心和善良。

几度挣扎,道林内心的邪恶战胜了良知,他将情人的死抛之脑后,听从亨利的话,继续四处逍遥快活。

为了避免良心不安,他甚至逐渐疏远了霍华德。

他频频跟随亨利在歌剧院、酒会寻欢作乐,让生活变得糜烂不堪。

他还数次辜负无知少女、教唆身边的朋友一起犯罪,掉入了一个又一个深渊。

莎士比亚曾说:

“智慧是命运的一部分,一个人所遭遇的外界环境是会影响他的头脑的。”

漫漫人生路中,那些形影不离的朋友,其实就是为你指引航线的舵手。

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们会潜移默化地塑造你的志趣、品德,参与你的成长和发展。

选择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进而决定了自己的命运走向。

擦亮眼睛,辨清是非黑白,才不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推进深渊。

王尔德在有生之年受人爱戴吗(谁是毁掉你一生的)(1)

2

当初,道林对画像许下的心愿成了真,他外表终于能一直保持青春美丽。

而他灵魂的模样,都浮现在了画像中,那张脸上满是恶劣行径留下的罪恶标记和衰老迹象。

他将画布中丑陋的面容,跟现实中漂亮的脸庞反复对比,体会到了一种畸形的愉悦。

为了获得更多快感,他甚至变本加厉地摧毁着自己的灵魂。

他长期与亨利厮混在一起,不是跑到欧洲各国花天酒地,就是在自家豪宅举办奢靡的聚会。

亨利明知他在自我毁灭,却从不提醒他回归正途,反而站在悬崖边上欣赏他堕落的过程。

每当道林良心发现,对自己的言行感到羞愧时,亨利又会居心叵测地怂恿他替自己做坏事。

亨利还时常把一些歪理挂在嘴边:“至高无上的名誉,还不如雇一个好厨师有价值。”

在他的推波助澜下,道林抛弃了自我约束和道德底线,陷入极致的纵欲中无法自拔。

他沉迷奢华的物质生活,研究过香水和珠宝,收集过刺绣和挂毯,还时常举办荒唐又热闹的音乐会。

他迷恋自我毁灭的罪恶感,与偏远码头的外国水手斗殴,跟窃贼、诈骗犯频繁来往,甚至用毒品麻痹自己。

一些污秽不堪的小旅馆中,也时常能看到他的身影,以及被他玩弄后就被随意抛弃的女人们。

更可怕的是,他还给身边的朋友都注入了疯狂享乐的思想,一步步引导他们陷入泥潭。

某个在皇家卫队服役的男孩,在他的教唆下不断作恶,最终畏罪自杀;

一位年轻有为的爵士,在他的影响下变得放荡不羁,最后声名狼藉地离开了英国;

还有某个勋爵的独生子,在他的引诱下葬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他交过的朋友,一一被他带上了歪路;他去过的地方,也都被他沾染上了肮脏的气息。

冷血、无情,以伤害别人为乐的他,如同披着人皮的禽兽。

任何一位有良心、有道德的绅士,都对他百般唾弃,避之不及。

就这样,名声败坏的道林,在不知不觉间把自己活成了第二个亨利。

想起心理学家罗伯特提出的“社会认同倾向”

人们会下意识地模仿周围人的样子来进行思考和行动,变得与周围的人越来越像。

也就是说,圈子对人是有塑造性的,你跟谁在一起,就会逐渐成为谁。

和忠厚之人关系亲近,你自会积极向上、与人为善;与奸恶之徒并肩同行,你只能同流合污,自甘堕落。

就像辩手陈铭所说:

人,正是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群体和圈子,才一点一点地完成了塑形的过程。

你若执意与匍匐山间的猛兽为伍,就永远无法成为扶摇直上的凤凰。

王尔德在有生之年受人爱戴吗(谁是毁掉你一生的)(2)

3

  • 最怕的不是走错路,而是交错人。

道林昔日的好友霍华德,是唯一一个真正为他着想的人。

听闻有关于道林的骇人传言后,霍华德为他的堕落感到痛心不已。

他苦口婆心地劝说道林改过自新,摆脱亨利的影响,挽回自己的名誉。

可丧心病狂的道林,根本听不进他的劝告,还把自己的放纵归咎于他笔下的画像。

在激烈的争执中,道林冲动地举起刀子,杀掉了霍华德。

事后,他开始毁尸灭迹,虽然掩盖了自己的罪行,却抹不去内心的强烈不安。

为了排解焦灼与恐惧,他再次到码头的贼窝购买毒品。

没想到,他在那里偶然遇到了女演员西比尔的弟弟詹姆斯。

詹姆斯一心想为姐姐复仇,接连数日默默跟踪他,准备找时机想杀他。

然而,詹姆斯还没来得及出手,就意外死于道林某位朋友的枪下。

摆脱死亡阴影的道林,心中涌起了劫后余生的后怕。

他企图做点好事弥补过错,并告诉亨利:“我此生坏事做得太多了,我以后再也不干坏事了。”

但他所谓的“做点好事”,只是与一个爱上自己的乡下姑娘说分手,以为这样就不会毁掉对方。

亨利一语道破他的自我感动:这不是为对方好,反而会让对方在被抛弃的痛苦中度过余生。

果然,画像中的他没有任何变化,依旧双手沾满鲜血,脸上浮现狡诈之色,嘴角也爬满伪善的皱纹。

惊恐不安的他,突然看到了亨利送给自己的一面镜子,镜中映照的容貌美丽如初。

他恍然惊醒:这一切罪恶的开端,正是自己的好友亨利。

在亨利的引诱下,他用灵魂换来美丽的空壳,将无尽的欲念注入其中,一步步走上了不归路。

想到这里,他后悔万分,拿起刀子,决定毁掉画像和自己不堪的过去,让生活重新开始。

可惜为时已晚,画像早就化身为他的灵魂,有血有肉地融进了他的生命。

他用刀割破画像,其实就是在一刀刀地刺向自己。

最终,罪孽深重的他自食恶果,倒在一片血泊中停止了呼吸。

本该前程似锦的道林,因为交损友、走错路,就这样白白葬送了自己的一生。

朱熹曾说: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为人忠诚守信,主动指出你过错的人,才是滋养你一生的有德之朋;

行事轻薄无礼,一味引导你作恶的人,则是毁掉你未来的无义之交。

前者如同照亮你世界的明灯,能在你迷茫时,为你指引前行的方向。

后者却犹如附在你身上的水蛭,会趁你麻痹,吸走你所有的能量。

王尔德在有生之年受人爱戴吗(谁是毁掉你一生的)(3)

4

道林·格雷不断陨落的一生,离不开他自身的无知、浅薄和自私。

然而,为他打开潘多拉魔盒的,正是不安好心的亨利。

他把道林当成了试探人性底线的工具,眼睁睁看着他落入自己挖下的陷阱,一手促成了他的悲剧。

这世上,一群莫逆之交给予你的帮助,也抵不过一个狐朋狗友带给你的伤害。

作家贾平凹说过:

“你的圈子其实就是你人生的世界,你的奋斗历程就是朋友的好与恶的历史。”

真心朋友会劝你勤勉克制,正直善良;酒肉之交却让你贪图享乐,醉生梦死。

你若经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将未来错付给无耻之徒,灵魂便会深陷泥沼中日益腐烂。

圈子决定人生,朋友改变命运。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洞见·许朝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