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2019年6月3日,对章莹颖被绑架致死案嫌犯克里斯滕森的审判拉开帷幕。章莹颖家属代理律师王志东向中新网记者介绍称,开审第一天的内容是遴选陪审员。目前,章莹颖案的陪审员候选人共有470多人,最终要选出18人,其中6人为替补,这个过程估计一到两个星期。

章莹颖被判无期吗(章莹颖案在美开庭)(1)

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图源:美联社)

庭审首日:陪审员候选人接受遴选

克里斯滕森因涉嫌绑架并杀害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26岁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于2017年6月被捕。

2019年6月3日上午,法庭里进来16位陪审员候选人。法官给这些候选人解释了遴选陪审员的程序,并提出了很多问题。之后,法官加上检方和辩方的律师再到法官办公室,对每一位候选人进行具体询问。

这个过程的目的是在诚实的基础上,挑选没有任何偏见的陪审员。上午的程序进行到下午2点45才结束,挑选出了7位合格的陪审员。下午的程序随即开始,再有新的13位候选人入场,法官主持又重复上午的程序。

此前于2018年12月11日,克里斯滕森绑架致死案的检方律师就向法庭提交了针对陪审团筛选的调查问卷。这份调查问卷长达31页,其中包括“是否经常收听广播”、“是否使用过网上约会软件”、“你喜欢哪位作家” 等问题。

这份调查问卷的目的是为当时预定于2019年4月的庭审,筛选适格的陪审团成员。这份调查问卷比通常的陪审员调查问卷要长得多,不仅因为该案中检方对嫌犯以死刑罪进行控诉,还因该陪审员要在该案中对嫌犯是否有罪、嫌犯是否应该以死刑量刑等问题作出决定。

那么,美国的陪审团制度是什么?陪审团在章莹颖案中的意义和在美国刑事司法中的意义又是什么?

陪审团制度的法律基础

王志东律师介绍称,接受陪审团审判,是美国法律体系中公民所享有的一项宪法权利。

美国宪法第三条规定:“除弹劾案外,一切犯罪由陪审团审判。”这一条的内容被随后的美国宪法第六修正案和第七修正案所重述。

第六修正案规定:“在一切刑事诉讼中,被告有权由犯罪行为发生地的州和地区的公正陪审团予以迅速和公开的审判。”

第七修正案规定:“在普通法的诉讼中,其争执价额超过二十美元,由陪审团审判的权利应受到保护。” 这两条又经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正当法律程序条款,实施用于各州。

延伸拓展

综合美联社、路透社等媒体报道,克里斯滕森因涉嫌绑架并杀害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于2017年6月被捕。此案陪审团的遴选于当地时间3日开始,上午、下午分别有16名待选陪审团员接受联邦法官沙迪(James Shadid)和双方律师的询问。整个诉讼预计将持续两个月,庭审将分为挑选陪审团、定罪和量刑三个阶段进行。

3日上午,29岁的嫌疑人克里斯滕森身着正装衬衫出现在法庭。检察官在法庭文件中概述了他们寻求对克里斯滕森判处死刑的理由,称克里斯滕森符合死刑的几个法律标准,包括在犯下另一项罪行期间的谋杀、预谋,以及“令人发指、残忍或堕落”的罪行。

检察官还引用了“非法定加重因素”,例如对受害者家庭的影响。检察官在文件中说:“受害者......由于身材矮小,英语沟通能力有限,特别容易受到伤害。”

不过,上午的庭审中有两名待选陪审团员反对死刑,认为终身监禁比死刑更惨,也有几人表示同意死刑,但是问到自己是否会做出此决定时表现出了迟疑。预计将在接下来的1至2周里挑选出最终的12名陪审团成员与6名预备陪审员。在美国联邦刑事审判中,陪审团必须全体一致同意死刑判决才能最终定罪。

章莹颖被判无期吗(章莹颖案在美开庭)(2)

嫌疑人布伦特·克里斯滕森。(图源:路透社)

章莹颖的父母当天也现身法庭。章莹颖母亲近日受访谈及此案时表示,“我无法相信在这个世界上竟然会有这么邪恶的人。”章莹颖父亲则表示,“我认为他(克里斯滕森)绝对应该被判死刑。”

2017年6月9日,章莹颖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失踪,校园内的一处监视摄影机拍下了她失联前的最后画面,视频显示章莹颖进入了克里斯滕森驾驶的汽车。克里斯滕森后来承认让章莹颖“搭便车”,但表示自己把她放在离其上车地点几个街区远的一个居民区。不过检方认为他实际上将章莹颖带回公寓,控制这名女孩的行动,导致她流血,并在事后对公寓进行了清扫。

美国警方此前说,对克里斯滕森手机的检查显示,他在互联网上搜索了诸如“绑架101”和如何策划绑架等话题。FBI也曾让克里斯滕森的女友戴上监听设备,并在随后录下了他描述如何绑架章莹颖,以及女方遭袭后进行反抗的情况。

2017年7月,美国检方正式对克里斯滕森提出控诉,如绑架杀人罪成立,他将面临死刑或者终生监禁。此案的审判定于2019年6月3日开始。

综合: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海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