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食品融资是真的吗(有机食品是在借概念)(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有机食品」的概念在国内发展迅猛。

很多高端超市中,「有机食品」往往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在各种广告宣传中,有机食品是更健康、环保、可持续的食品。当然,它比同类食品更高的价格也令大家产生怀疑 —— 有机食品的口味会更好吗?它真的更健康吗?为什么价格更贵?究竟是不是智商税?

功能食品融资是真的吗(有机食品是在借概念)(2)

很多人第一次看到「有机食品」四个字会感到困惑:化学课中说的生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都是「有机物」,我们吃的食物,也主要由「有机物」构成,那所有的食物难道不都应该是「有机」的吗?

实际上,「有机食品」的「有机」两个字,跟化学体系中的有机物根本不是一个概念,它是指通过「有机农业体系」生产出来的食物。要追溯这个词语的源头,就要从有机农业的历史说起了。

20 世纪前期,整个世界的农业生产体系都在经历一场剧变 —— 化学农药和化肥被发明出来。它们相比之前的传统农药和肥料,更便宜,效果更好,储运起来也更方便。从此,农作物的产量迅猛上涨。

但是,很快人们发现了问题:短期的产量提高是有代价的,化肥和化学农药的滥用很可能导致土壤失水、板结、侵蚀,最终导致肥力下降。此外它们还可能污染水资源、造成健康隐患……那时很多农学家呼吁大家重视这个问题,英国植物学家阿尔伯特 · 霍华德爵士(Sir Albert Howard)为此去印度考察了 26 年,他认为,印度传统的耕作方法虽然看似落后,但是「可持续」的,有助于解决那时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他在印度考察期间写了多本著作,介绍他心中的「可持续、环境友好的农业体系」。

功能食品融资是真的吗(有机食品是在借概念)(3)

英国农学家怀特 · 詹姆斯(Walter James, 4th Baron Northbourne)在他的著作中首次提出了「有机农业(Organic Farming)」这个词,随后这个词被阿尔伯特 · 霍华德爵士在《农业圣典》中采用,从此得以广泛传播。「有机」在这里的意思更多是指一种整体论思想 —— 整个农业体系应该像一个有机体一样,自给自足,可持续发展。

至此,「有机农业」这个概念彻底火了。各种有机农业运动在欧美国家逐渐风行。他们主要抨击「化学农业」或「工厂农业」,认为那些「化学农业」的支持者是商业利益在推动,这种农业方式是对自然环境、人体健康都不负责任的,而回归自然的「有机农业」才是更加值得推崇的农业方式。

随着支持者越来越多,有机食品的市场规模也逐渐增加,出现了一些良莠不齐,甚至假货的现象。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市场出现了很多有机认证机构,负责对有机产品进行认证,但各机构标准不同,这会引发市场混乱。1990 年,美国《联邦有机食品生产法案》出台,这是第一个关于有机农业生产的国家标准。随后很多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出台了自己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有机农业从此走上正轨。

功能食品融资是真的吗(有机食品是在借概念)(4)

从上文来看,目前「有机体系」的相关认证,其实每个国家都是独立、不互通的。也就是说,美国的有机食品进口到中国,需要再独立认证一遍。而涉及「有机食品」的认证细节,各个国家也都有区别。但从共同点来说,各个国家的有机食品归根结底无外乎以下几点:

① 不采用基因工程 / 转基因技术获得的生物或者产物;

② 不采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

③ 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和加工助剂;

④ 尽量实现农业、食品加工生产的可持续性。

说起来容易,但想真正实现这种比较严格的标准,还是有一定难度。比如说,如果之前种的是普通蔬菜,现在想种有机蔬菜,是不是改一下生产方式就立刻实现了?没那么简单。你需要先改变生产方式,然后经过至少两年的「转换期」,生产的食品才能够称为「有机食品」。设立「转换期」是为了确定土壤中的化学合成物质已经被完全分解,而不同的食物会规定不同的转换期。转换期内就算用有机生产体系生产的食品,也不能打上「有机食品」标志。

如果你有两块田地,分别种有机作物和非有机作物,你还需要设置一条缓冲带,通过物理屏障的方式使得临近田地中的人工合成物质不会污染到「有机食品」所在的田地。有机畜牧业中,也需要做到让有机畜禽和常规畜禽的活动场地、饲料等完全分开,不能有所交集。对于有机畜牧业,你还需要为畜禽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这使得整个养殖场占地面积远大于非有机畜牧业。

功能食品融资是真的吗(有机食品是在借概念)(5)

本身不使用化学合成、基因工程等手段,产量就会大大降低,加上「转换期」「隔离带」「活动空间」等一系列规定,生产有机食品的单位成本必然会大大高于普通食品,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有机食品卖的更贵」的底层原因之一。

在这里我也想消除一些常见的误解:有机食品一定不能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物质。实际上不一定。当然各个国家规定有所不同。按照中国有机生产的推荐标准《GB/T 19630-2019》来看,有一些化学合成的消毒剂,比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是可以应用在有机农业生产中的;食品加工中也可以使用一些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和加工助剂,比如二氧化硅(抗结剂)、焦亚硫酸钾(防腐剂)、亚硝酸钠(防腐剂)等。因此,有机食品中是可以含有「人工合成」成分的。

不过一般各个国家都会有成品的比例规定,比如我国的推荐标准中,「有机食品」中有机配料占比不得小于 95%。这属于「统一化」的标准,而另一种方式是建立分级标准,比如美国 USDA 有机标准:

① 100%有机(100% Organic):字面意思,就是 100% 的配料都是有机来源;

② 有机(Organic):95% 的配料为有机来源;

③ 使用有机产品制作(Made with Organic):70% 的配料为有机来源,剩下的配料有品种和来源限制。

这样的分级化管理体制可以使商家有更多的宣传空间,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消费者产生误解和困惑。

功能食品融资是真的吗(有机食品是在借概念)(6)

我们平时说「有机食品更安全、健康」,通常是建立在「更少的化学合成农药、杀虫剂、化肥」的基础上。换句话说,我们默认「化学合成的农药、杀虫剂、化肥」是有害健康的。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认为,对于化学合成的农药、杀虫剂、化肥以及食品添加剂,人们目前的认知有点「矫枉过正」。的确,在最开始的滥用阶段,它们确实造成了问题。但俗话说「撇开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时代是在发展的,当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过量」带来的问题,转而去「适量」使用的时候,这些不利影响是否可以避免呢?

答案是肯定的。目前各个国家对于化学合成的物质,都有严格的使用、残留剂量标准。比如说,我国的强制标准 《GB 2760》规定了各个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剂量;《GB 2763》规定了各种农药的最大残留剂量。而这些剂量是综合了很多毒理实验数据(包括急、慢性毒性以及蓄积毒性),考虑了安全系数之后最终才确定下来的。我们可以认为,一个合格的产品,只要农药、杀虫剂残留未超标,并且食品添加剂的添加都是合法合规的,那这些「化学合成的东西」就不会给食品带来额外的安全和健康隐患。

有人说,有机食品一定是「非转基因」的,这难道不是更安全吗?

功能食品融资是真的吗(有机食品是在借概念)(7)

其实「转基因食品会危害健康」也是一个常见的误解。目前没有任何研究证据显示「已被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有任何损害」。一个新的转基因食品要想上市,也是要经过一系列毒理实验,被批准后才能上市。人们也不应过分惧怕转基因食品。

有人还会问「有很多商家宣传有机食品更营养」,这是真的吗?

其实,目前大部分证据都指向「没有差异」。比如 2009 年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一篇系统综述文章纳入了 162 篇相关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有机食品和普通食品营养价值没有明显差异」。2012 年发表在《内科医学年鉴》上的一篇系统综述纳入了 240 篇研究,同样结论如此。因此,「有机食品」宣称在健康、安全、营养等方面胜过普通食品,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有机农业相比普通农业,在「可持续」方面的确有一定优势,但这种方式限制了单位面积产量。因此,很多农业学家也在忧虑「如果全面推广有机食品,那我们还能喂饱全世界那么多人吗?」目前粮食安全问题仍然值得关注,在未来,世界人口数量可能还要面临增长,在这件事上,「有机农业」可能并不是最优解。

至少目前看来,各个国家的「有机农业」和「有机产品」还是在走高端路线,以类似「食品中的奢侈品」来进行营销。我们也看到,「吃有机食品」逐渐成为城市中产阶级标榜的生活方式。这种风潮也使得人们开始思考「有机食品,是否成了区分社会阶层的标签」?当然,这是一个社会问题而非科学问题了。

功能食品融资是真的吗(有机食品是在借概念)(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