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群充满朝气活力的年轻人,也是一个善于潜心钻研的团队、更是一支勇于攻坚克难的劲旅。在洒脱稚嫩的脸庞背后,他们拥有着与年纪不相符的睿智和胆识,煤海练兵他们大显身手,急难险重他们冲锋在前,报孝矿山他们责无旁贷。

——题记

“姬展鸿网络信息化创新工作室”是高阳煤矿继国家级技能大师“王斌俊机电创新工作室”之后又一个以劳模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于2018年8月10日正式挂牌成立。工作室目前有成员10人,其中技师4人,高级工3人,专业技术人员3人,平均年龄34岁,队伍结构合理,专业配置科学。组建以来,创新工作室以“团结创新、敢于挑战、感恩企业、乐于奉献”为宗旨,积极构建高技能人才学习、交流、成长、进步的研修平台,通过不断改革创新,逐步引进新技术、新工艺,简化优化生产系统,推动智能化矿山建设,同时在技术攻关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形成团队优势,努力打造以学习、攻关、培训、创新为主要目的的现代化大师技能创新工作室。

信息技术管理员主要工作及成绩(姬展鸿网络信息化创新工作室)(1)

姬展鸿,1981年生人,中国共产党员,大学专科学历。先后在高阳煤矿电讯中心网络通讯队任带班长、组长、队长,在解决矿井网络信息化技术难题,组织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曾多次荣获两级集团公司“技术能手”、“优秀标兵”等荣誉,2008年考取汾西矿业集团公司安全仪器监测工技师职称,2011年在山西省第一届煤炭行业焦煤汾西杯技能大赛中获得安全仪器检测工第一名,被授予“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三晋技术能手”等光荣称号。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工作室结合工作实际和岗位特点,逐步建立完善《高阳煤矿姬展鸿网络信息化创新工作室运行管理办法》、《学习管理制度》、《班前会制度》、《设备检修保养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了工作室职责与任务、成员工作及日常运营模式,并严格考核、奖罚兑现,使工作室运营科学规范、有章可循。

打铁必须自身硬。工作室特别注重内部成员业务能力培养和提高,建立“周二政治理论学习、周五业务技能培训”专题学习制度,开展成员“轮流上讲台、齐心同进步”活动,坚持“逢会必培”学习制度,定期让工作室成员赴中国矿大、太原理工大学学习深造,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同时,以“岗位建工、攻坚克难、优化系统”为考核杠杆,着力培养爱岗敬业、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高端核心团队。在2018年汾西矿业职工技术比武大赛中,工作室成员分别获得信息系统管理员、安全仪器检测工、矿井井下通信工一个冠军、三个亚军的好成绩,为创新工作室和高阳煤矿赢得了荣誉。

信息化系统是保障煤矿安全的重要途径,帮助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预测预防能力,是数字化矿山、智能化矿山建设的重要环节。工作室职责和使命之一就是负责优化矿井地面、井下网络环网建设、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标准化机房建设等重点工作,更好地服务安全生产工作。近年来,在全体成员广泛调研、潜心钻研,夜以继日地辛勤努力下,高阳煤矿率先在矿区各要害场所和重要作业点安装生产调度直通电话,调度室安装专用调度模拟键盘,实现调度强插、强拆组呼、群呼,通过优先级别、振铃方式、限制呼叫等设置区别于普通话机,并制作专用电话牌板和贴膜,提高调度信息化专业标准水平,实现井上井下通讯一体化、有线无线一体化。2018年5月,得到国家一级标准化矿井验收专家组一致好评。

信息技术管理员主要工作及成绩(姬展鸿网络信息化创新工作室)(2)

如果说电讯网络是现代化矿山建设的脉络,那么核心机房则是信息系统的心脏。为了使矿井中枢“心脏”活力温健、永葆青春,创新工作室今年以“核心标准化机房建设”为技术攻关项目,积极对核心机房电气系统、空调系统、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环境系统和消防系统进行全面梳理升级,使得OA办公系统、数据库系统、文件服务器、FTP等网络设备24小时能够在良好环境中正常运行,实现数字智能化高效管理,大幅度提高信息机房稳定性,有效降低运行维护成本。同时,在工作室成员共同努力下,将矿区原工业环网百兆网络提升为千兆位以太网,可以提供1Gbps(1000Mbps)带宽并支持全双工连接,在数据、话音、视频等实时业务方面全面提高原有网络性能,提高网络传输质量,保证了高阳矿各安全生产系统在工业环网中数据接入和稳定传输,确保我矿办公业务正常运行和高效服务。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创新工作室主动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技术攻关、科技创新等系列活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将技术理论与实践磨砺融为一体,帮助员工在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助力矿山发展壮大。“人员定位系统”是煤矿六大安全系统之一,也是创新工作室2018年努力攻关的亮点项目之一。10月份,从创新工作室传来喜讯:高阳煤矿“矿井人员定位APP管理系统”正式上线,电讯中心定期将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程序通过web发布,实现了手机终端查询定位数据系统,可以及时准确快捷高效查询井下人员分布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为该矿积极构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为了使“创新工作室”正面辐射效应发挥到最大限度。工作室定期组织矿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召开“技术研究”、“学术探讨”交流会议,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产难题、发起科技攻关项目,形成共同提高、一起进步、共谋发展的浓厚氛围。连日来,在创新工作室牵头组织下,已经完成“可视智能化的装车拍照管理系统”等科研项目。工作室成员深入基层队组解决实际问题30余次,协助完成顶板离层监测系统、水文在线监测系统、井下无人值守变电所和井下轨道运输视频监控系统、井下信集闭系统的建设和数据接入、传输等工作。研究制定“矿用后备电源管理系统”、“五证一标综合档案管理系统”、“智慧网络办公桌面”等科技项目规划,精心描绘现代化智能化矿山建设发展新蓝图。

鲲鹏展翅凌万里,逐梦扬帆再起航。在新的改革发展大潮中,“姬展鸿网络信息化创新工作室”将劈波斩浪、勇往直前,用更加睿智的眼光、科学严谨的作风、拼搏创新的态度,一如既往的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安全生产、推进数字智能化矿山建设等方面继续发挥领军作用,为把高阳煤矿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现代化矿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马鹏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