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官军的心意已决,朱温立马亮出了屠刀,第一个就把监军严实杀了,然后率部投降了王重荣。

投降带来不小的收益——两顶帽子、一个名字。这帽子就是乌纱帽,分别是左金吾卫大将军和河中行营招讨复使。这个名字则很有来头,可谓无上光荣。听到朱温主动投诚的消息,皇上很高兴,御赐小朱新名“全忠”以示嘉奖。从此,他就多了一个名字,叫朱全忠了。

很自然的,朱温加入到了剿杀黄巢的行列。公元883年,朱温被任命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向着黄巢起义军,他继续亮起屠刀。在各路大军步步紧逼之下,黄巢节节败退,最后逃到了泰山狼虎谷,被追兵杀死,一代枭雄,就此陨落。

很快,朱温升官了,这次被皇帝封为了沛郡侯,晋升到了侯爵。

就在朱温这一路顺风顺水中,还有一个人的势力也在慢慢坐大。他就是秦宗权,原先是唐朝的一个节度使,后来投靠了起义军。黄巢一死,秦宗权就称帝,收集残部继续造反大业,几年下来攻城略地,势力不断壮大。

是时候找朱温算账了。

当然,这个时候,朱温只能是干着急,龟缩城中,不敢出来应战。因为秦宗权的兵力远远大于他,敌我力量悬殊,这个时候出城跟老秦打,简直就是以卵击石。

怎么办呢?

生性狡诈的朱温可绝不是坐以待毙的人,这个时候他采取了三项举措。

一、派部将朱珍到东部去招兵买马。

二、向兖州的朱瑾和郓州的朱宣求救。

三、坚决不出城不找事,老老实实待着。

秦宗权方面这个时候也没有采取什么强攻措施,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估计老秦是想围而不打,减少自己的损失,就这样耗死他朱温。

时间很快到了第二年春天,朱温的“锦囊妙计”要开始生效了。这时,朱珍带回了一万多人,数百匹马,朱温的实力瞬间大增。于是,朱温一改原先的“乌龟”样,主动出击攻打驻扎在板桥的秦贤军,端掉了4个营寨,紧接着又乘胜杀向驻扎在万胜的卢瑭军。卢瑭被朱温往日的“乌龟”模样给麻痹了,没有想到朱温居然会神经发作来打自己,措手不及,被打了个惨败,卢瑭自己也投河自杀了。

老秦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秦宗权听到噩耗,很生气,亲自带领数千精兵赶来,与张晊军一同驻扎在北郊。

很快,朱温的帮手也来了,他们就是兖州的朱瑾和郓州的朱宣。

朱温很高兴,大摆宴席给给两位帮手接风,美酒——喝起来,音乐——响起来。宴席刚进行到一半,朱温说自己要去下洗手间。可这家伙一离席,找的不是厕,而是兵器,在一片歌舞声中悄悄带着骑兵出了北门,一路奔驰杀进张晊营寨。

张晊万万没有想到朱温会杀过来,而且不知怎么的,从兖州、郓州来的援军也随着杀过来了,他们是怎么得到消息跟过来的,史书上没有记载,反正他们人来了,合兵一处杀得张晊军哭爹喊娘、丢盔弃甲。一见形势不妙,秦宗权和张晊趁着夜色赶紧逃命了,可他们的部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光是被朱温斩杀的就有二万多人。至此,汴州保卫战,朱温KO秦宗权,获胜!

可是,这场战役还并没有彻底结束。

秦宗权逃到蔡州立定心神后,决定派张晊带兵杀回汴州去。这事儿不能就这么完了,一定要给朱温点颜色瞧瞧。

朱温听说张晊又杀回来了,于是登上汴州封禅市的后岗,远远望见了张晊的部队。他喊来朱珍,神神秘秘地吩咐说:“张晊一看到我军,肯定会停下来。你望见他停下来,就立马掉头返回,千万不可和他们打。”

朱珍领命照做,果然一切都向朱温预测那样。朱珍迅速回来后,朱温命令他带兵隐藏到大树林里去,而他自己则率领精骑出到树林的东边,埋伏在大墓中间。

张晊军停下来就开始吃饭,吃完后立即扛起大旗,快马加鞭向朱珍杀来。朱珍当即命令本部人马稍稍向后撤,这时埋伏在坟墓间的朱温“横空出世”,把张晊部队打散,分割成了三部,各个击破。张晊惨败,再次逃命。而朱温,再一次取得了胜利。

历史上的孤城保卫战(汴州保卫战)(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