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哥养了十多只母羊,为了扩大羊群规模,特意去购买一只公羊。这只公羊看上去威武雄壮,给人一种战斗力很强的感觉。而实际上这只公羊严重存在“性无能”的问题,见了母羊不但畏畏缩缩,而且,有时候还不愿意与母羊呆在一起,简直就是一只“窝囊废”。

农村俗语四大怪(农村俗语公羊性无能)(1)

对于这只公羊所存在的问题,李大哥很是着急,因为买这只公羊就花了近三千元,倘若这只公羊身上存在的问题一直持续下去,岂不是白白扔掉了一笔钱吗?

上个月的一天,李大哥在与一位老农聊天时聊到了自家公羊的身上。当李大哥说完自家公羊所存在的问题时,老农说:你家公羊身上存在的问题很好解决,咱们农村不是有“公羊性无能,快找‘臭板虫’”这句俗语吗?你去找一些“臭板虫”不就行了?

“什么?咱农村还有这么一句俗语?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呢!‘臭板虫’能够解决公羊‘性无能’的问题?什么是‘臭板虫’呢?”对于老农的说法,李大哥有些大惑不解。

老农回答说:这句俗语在咱们农村已经流传了上千年。“臭板虫”的确能够解决公羊“性无能”的问题。至于说你不知道什么是“臭板虫”,我可以给你絮叨絮叨。

农村俗语四大怪(农村俗语公羊性无能)(2)

紧接着,老农开始给李大哥讲起“臭板虫”来。老农说:

“臭板虫”又名“屁巴虫”、“打屁虫”、“臭妮子”等,在春夏季节,这种虫子常常爬在农作物的茎叶上吸食浆液,一旦不小心碰上了它,它的身体内便会放出一种奇臭难闻的气体,使人避而远之,因而落下了与“臭”或“屁”有关的名字。其实,它的真正学名可与“香”有关,被李时珍称为“九香虫”。

在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是这样介绍“臭板虫”(九香虫)的:“九香虫,产于贵州永宁卫赤水河中。大如小指头,状如水,身青黑色。至冬伏于石下,至惊蛰后即飞出。”

“臭板虫”一般体长1.7~2.2厘米,宽1~1.2厘米,身体呈紫黑色或灰色,带铜色光泽,其头部、前胸背板及小盾片较黑。

在“臭板虫”后胸腹部近前缘区,长有2个臭孔,这2个臭孔均能放出臭气,用以防御天敌对它的猎杀。属于一种自卫武器。

然而,“臭板虫”的身体内却含有九香虫油,将“臭板虫”炒熟之后,即可成为一种香味浓郁的美食,不但好吃,而且还有滋阴壮阳的作用。俗话说:“有钱人吃鹿茸,没钱人吃‘臭板虫’。”由此可见“臭板虫”对动物体的滋补作用完全能够与鹿茸相比较。《中药大辞典》载明:“臭板虫”(九香虫)对于神经性胃病,精神忧郁而致的心口痛,脾肾阳虚的腰膝酸软乏力、阳萎、遗尿等症有显著疗效。

在过去的时候,有些养殖有公羊的农户就喜欢抓取“臭板虫”。他们抓到“臭板虫”后会将它们置于锅中,然后放小火上炒熟并炒干,最后倒出并研成细末装瓶备用。当发现自家的公羊性能力不足时,他们便会用“臭板虫”粉末给公羊灌服。一般情况下,他们每次会给公羊灌服1克,一天灌服两次,当连续灌服15-20天后,公羊就会出现超强的性能力了。

农村俗语四大怪(农村俗语公羊性无能)(3)

李大哥听老农这么一说,决定也去抓取一些“臭板虫”饲喂一段公羊试试。谁知这一还真行,仅仅半个月时间,李大哥养的十多只母羊全部怀上了羔羊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