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

边滩是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河岸相连的泥沙质堆积体。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研究表明,长江中游某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0.50m/s之间。图3示意该段河道某断面在不同流量时的流速与水深情况。图4示意该河道流量超过15000m³/s的持续天数与边滩面积关系。据此完成15-16题。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1)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2)

15. 由图3可知,当流量从14278m³/s降至6888m³/s时,该河段

A.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扩大

B.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缩小

C.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扩大

D.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缩小

16. 根据图4,近年来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的原因除侵蚀作用外,还可能是

A.河道来沙量减少

B.河道的水位升高

C.河岸护坡工程建设

D.河道洪峰流量增加

材料信息:

用文字描述呈现边滩特点。注意“泥沙质堆积体”是边滩的“灵魂”,这为后面边滩面积大小变化定下了“调子”。

水库大坝对下游水量和含沙量有调节作用,“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说明上游来沙减少,吻合边滩是“泥沙质堆积体”定义。

只要是“研究表明”、“调查发现”,一般意味着情况特殊,和上一句“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的整体有别,提醒考生这里有具体数据,注意划重点。至于为什么“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0.50m/s之间”,不是考生要知道的细节。它对后面的解题有参照价值。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3)

泥沙起动流速标与不标是两种解析方式

第15题考查读图像与文字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具体来说是,文字材料已提示: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0.50m/s之间。不管是14278m³/s流量时,还是6888m³/s流量时,深槽区的流速都大于泥沙起动流速,而边滩体由14278m³/s流量降至6888m³/s流量后,流速就降到了0.25m/s以下(0~0.5的中间应该是0.25,下图显示低于0~0.5的中间),即泥沙无法流动,出现沉积,如下图所示: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4)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流量从14278m³/s降至6888m³/s时,该河段侵蚀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由于流速没有使河道泥沙起动,发生沉积作用,导致边滩体扩大,A项正确。

参考答案:15.A 16.A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5)

河流类型示意图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6)

A、曲流河;B、辫状河;C、网状河;D、平直河

河床外的沉积作用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7)

河漫滩形成的水动力条件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8)

河谷横剖面示意图

河流的侧蚀作用在河流拐弯的凹岸侵蚀,同时,河流的底部回水把碎屑物带到凸岸沉积。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沉积物的规模逐渐扩大,只有在洪水期才会被淹,故称之为河漫滩。

【试题来源】天舟文化2020年月全国高三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卷河床地貌指河床在流水作用下形成各种地表形态,包括河型、河床侵蚀地貌和河床堆积地貌。下图示意顺直微弯型河床平面形态。据此完成4~5题。

4.该河流向为自西向东,河床平面形态中可作为判断依据的是

A.边滩的平面形状

B.深槽和边滩的相对位置

C.深槽的垂直深度

D.浅滩和深槽的相对位置

5.河床中的微地貌

A.深槽的深浅取决于流水搬运和沉积作用

B.边滩的形态取决于流水侵蚀和沉积作用

C.浅滩面积的大小只受河流流速的影响

D.深槽、浅滩、边滩的位置由河流流向决定

大学课程《地貌学》关于河床中的地形相关内容: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9)

河床中的地形

河床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因素的影响,在河床中形成各种地貌,如河床中的浅滩与深槽、沙波,山地基岩河床中的壶穴和岩槛等。

1.浅滩与深槽

浅滩是河床底部的一些不同规模的冲积物堆积体,它们有的分布在岸边,称边滩,有的分布在河心,称心滩。浅滩与浅滩之间较深的河段,称深槽(图3-9)。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10)

浅滩与深槽的成因有以下几种:

(1)在弯曲河道中,由于横向环流作用,凹岸侵蚀形成深槽,凸岸堆积形成浅滩(边滩)。在相邻两个弯道,横向环流方向相反,两弯道之间的河段,环流消失,水流搬运能力相对减弱,泥沙发生堆积也能形成浅滩。此外,如果河床底部呈汇合型橫向环流,形成河心浅滩(图3-10b);如果是辐散型橫向环流,河床将侵蚀形成深槽(图3-10a))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11)

(2)洪水期的洪水波在较狭河段中传播速度慢,产生壅水,水面比降小,水流搬运能力减弱,发生堆积而形成浅滩;在展宽的河段,洪水波传播快,水面比降大,水流侵蚀、搬运能力强,发生侵蚀而形成深槽。

(3)主支流交汇处,有两种情况可形成浅滩

:洪水期主河先涨水,使支流河口以上河段产生壅水而堆积,形成浅滩;或者支流带来大量泥沙,堆积在主支流汇合处形成浅滩。

(4)人工建筑物、河床中修建渡桥、挡水坝等,都会使上游河床水位增高,搬运能力减弱而使泥沙堆积,形成浅准;不适当的截弯取直河道,流速增大,河床强烈冲刷,下泄泥沙过多,也能在取直河道出口的下游形成浅滩。

河床中深槽与浅滩的形态和位置,随着河床中洪水期和桔水期水文状况的改变和横向环流的变化将产生变化和迁移。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12)

河流边滩形态和位置景观图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13)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14)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15)

4.A 解析:边滩西側平面形态平缓,为迎水侧;东側陡且弯曲,为背水侧。

5.B 解析:深槽的深浅取决于流水侵蚀强度作用;浅滩面积的大小不仅仅受河流流速的影响,至少还要受沉积物的多少的影响。“只受”一词太过绝对;深槽、浅滩、边滩的位置并不是由河流流向决定的,自西向东流有深槽、浅滩、边滩,自东向西流也有深槽、浅滩、边滩。有没有深槽、浅滩、边滩,主要看流水作用。材料第一句话就说了“河床地貌指河床在流水作用下形成各种地表形态”。边滩左侧形态取决于流水侵蚀作用,前端和右侧取决于流水沉积作用。

天然弯曲的河流具有“浅滩一深潭”交替的结构(如图)。据此完成2题。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16)

1.天然河流“浅滩一一深潭”交替结构的典型特征是

①浅滩河段的水流更加平缓

②浅滩的河床多为石块、粗砂

③深潭水体的更新周期较短

④深潭临近于基岩出露的河岸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与河床平直的人工河道比较,天然河流的生物种类更丰富。下列分析中,缺乏科学性的是

A.栖息环境的类型更加多样

B.泄洪速度快,生存环境安全

C.河床面积大,净化能力强

D.浅滩有利于河水的氧气补充

1.C 2.B

【解析】1.因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不同,形成“浅滩----深潭”交替结构的河床地貌。本题没考成因,而是考查不同河流地貌的特征。剖面图中,浅滩水位差比深潭大,水流更快,且水量少,因此更新周期短,故①③错误。在浅滩地带,由于水流流速快,细粒被冲走,河床内多为石块、砾石,②对。深潭主要因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在凹岸侵蚀至基岩后,下蚀形成深潭,④正确。故选C。

2.生物多样主要与食物、生存环境有关。与人工平直河道相比,天然弯曲河道,浅滩与深潭交替出现:在浅滩的环境中,水流湍急,有利于河道水体氧气补充,而且光热条件优越,浅滩上浮游生物较多,为鱼类提供了良好的觅食处,也可供鸟类、两栖动物和昆虫栖息以及鱼类产卵;深潭的环境中,水流缓慢,是鱼类和各类软体动物休憩的好去处,也是洪水期间鱼类等水生生物避难的主要场所。河流中浅滩和深潭交替存在可形成水体中不同流速和生境,丰富了河流的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极大增加了河床的表面积,使附着在河床上的生物数量大大增加,有利于水体自净能力的增强。故A、C、D都正确,B选项泄洪速度快,生存环境不安全,故选B。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17)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18)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19)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20)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21)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22)

边滩与河漫滩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23)

——获得大学生地学科普大赛三等奖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24)

01

什么是边滩与河漫滩

边滩与河漫滩,简单来说,边滩是河床岸边的浅滩,在洪水期会被淹没。边滩,即点沙坝,是弯道环流将凹岸掏蚀的物质带到凸岸沉积形成的小规模沉积体。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25)

02

边滩如何形成

弯道处的横向环流使得河流一岸被侵蚀,被侵蚀的物质被带到另一岸堆积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26)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27)

流速变缓,沙石由粗到细沉积

边滩(点砂坝、曲流砂坝)(point bar)沉积是曲流河中最重要的砂体类型。

河水在前进过程中不断对外岸进行冲刷,又由于横向环流将河流中搬运物带至内岸沉积下来,形成了以侧向加积为主的沉积特征。

边滩下部靠近河心处,沉积颗粒较粗(以砂粒为主);上部远离河心,沉积物较细。边滩厚度近似于河床深度,河道宽、弯曲度大,边滩发育越宽阔,反之亦然。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28)

边滩剖面结构(图源@文献[1])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29)

1.凸岸边滩的形成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30)

2.凹岸边滩的形成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31)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32)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33)

3.顺直边滩的形成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34)

03

什么是河漫滩

洪水时被淹没,平时在水中出露水面的滩地。

河漫滩:边滩变宽、加高且面积增大的结果。在洪水泛滥时可被淹没。在丘陵和平原区,因河床底部开阔,多形成宽阔的河漫滩,其宽度由数米到数万米以上,可以大大超过河流本身的宽度。

04

河漫滩是怎样形成

随着周期性河水泛滥和洪水淹没,边滩表面会沉积更多的沙石,这就使得边滩加厚,同时河流凹岸不断侵蚀,凸岸不断堆积,就会使得河床不断侧移,边滩加宽,加大,就形成了河漫滩。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35)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36)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37)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38)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39)

河漫滩(floodplain)作为曲流河沉积体系中重要的部分,是河床外广阔的滩地,平水期无水,洪水期被水港没。洪水漫溢时,水流分散,流速降低,加上滩面生长的植物阻碍着洪水的流动,泥质和粉砂等较细物质便在河漫滩上沉积下来,形成河漫滩沉积物。

河漫滩沉积物的下面常常发育砂和砾石等早先在河床底及河漫滩中沉积的碎屑物,是河床曾在谷底上迁移的痕迹。河漫滩沉积物和下面的河床沉积物一起,构成了河漫滩二元结构。这种结构是丘陵及平原地区河流沉积物具有的普遍特征。下部由较粗大的河床冲积物(主要为粗砂和砾石)组成,上部由洪水泛滥时沉积的较细的河漫滩堆积物(主要是细砂和粘土)组成。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40)

河漫滩平面和剖面结构

由于河床往复摆动,河漫滩不断扩大,相邻的河漫滩最终将连成片从而形成广阔的冲积平原,即由冲积物所组成的平原。

沿河床两侧常出现堤状地形,称为自然堤,其形成是因为洪水溢出河岸时,流速骤然减低,较粗物质立即在紧靠河床的边缘部位沉积下来,不断淤高的自然堤起着洪水的天然屏障作用。为预防洪水泛滥,人们常加筑人工堤于自然堤上。

05

边滩和河漫滩的形成位置

物质常常在河流凹岸被侵蚀,环向横流将物质带到河流凸岸堆积,边滩和河漫滩常在河流的凸岸形成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41)

边滩(点砂坝 Point Bar)的形成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42)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43)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44)

细粒边滩及其相邻环境沉积特点与垂向沉积序列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45)

河流水系的形式及发展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46)

水系的形式

地表径流所构成的水网系统称水系。

组成水系的水体有河流、湖泊、水库和沼泽等。河流般水系和河系经常通用。

水系的排列分布的干流及其各级支流构成的网络系统又称河系形式多样,它们与一定的地质构造条件和地貌条件有密切关系。

通常按水系的排列形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树枝状水系

树枝状水系是由主流及其各级支流组成,支流与主流以及各级支流都呈锐角相交,排列形式如树枝,称树枝状水系。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47)

亚马逊河流示意图

这类水系在岩性均一、地形微微倾斜的地区最为发育,在地壳较稳定地区和水平岩层地区也较多见。

格状水系

支流与主流呈直角相交或近于直角相交的水系称格状水系。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48)

格子状水系示意图

格状水系和地质构造有一定关系,如在褶皱构造区,主河发育在向斜轴部,支流来自向斜的两翼,它们往往以直角相交。在多组直交节理或断层构造地区,河流沿构造线发育,也可形成格状水系。

放射状水系

在穹隆构造地区或火山锥上,各河流顺坡向四周呈放射状外流,形成放射状水系。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49)

海南岛水系示意图

平行状水系

各条河流平行排列,在地貌上呈平行的岭谷,它们往往受区域大构造或山岭走向和地面倾向控制。

如果在单斜岩层或掀斜构造上升的地区,主流的流向与岩层走向一致或与构造的轴向一致时,则在主流的顺岩层倾向的一侧或沿掀斜地面形成很多平行的支流。支流大多与主流直角相交,这种水系又称梳状水系。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50)

墨西哥北部科罗拉多河示意图

环状水系

穹隆构造山被侵蚀破坏后,沿穹隆山周围发育的河流,形成环状,称环状水系。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51)

北京三环水系示意图

向心状水系

在盆地或沉陷区,河流由四周山岭流向盆地中心,集中到主流,形成向心状水系。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52)

塔里木盆地四周河流示意图

倒钩状水系

在支流汇入主流附近或在支流的上游呈多次90°的大转弯形成倒钩状。

这种水系多是由于新构造运动而迫使河流改道或流向改变造成的。

网状水系

三角洲地区河道交错,形成网状水系。

水系的发展

一个流域的水系,由干流和各级支流组成。直接流入干流的支流称一级支流,流入一级支 流的支流称二级支流,依次类推。也有把最小的支流叫一级支流,一级支流注入的河流叫二级 支流,随着汇流的增加,支流的级别增多。不同水系的支流级别多少是不同的,这和水系的发 展阶段有关。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53)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54)

①分级法:从源头最小河流开始,称为一级河流(图中序号1);两条一级河流汇合成二级河流(序号2);以此类推,三级河流(序号3);干流(序号4)。

②分支法:直接流入干流(序号4)的河流称为一级支流(序号3);汇入一级支流的为二级支流(序号2);以此类推,三级支流(序号1)

水系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

此时河网密度(单位面积的水系总长度)很小,地面切割深度不大,支流短小而且数量很少。

中期阶段

随着河流的下切侵蚀和溯源侵蚀,流域的集水面积扩大,地面切割深度也进一步增大,河道伸长,形成许多新的支流,河系发育系数(各级支流的长度与干流长度之比)增大。

晚期阶段

在同一流域内的各条河流发展不平衡,发生相互袭夺和改道,改变原来水系的形状,重新组成新的水系。

河流水系特征

①河流长度、流向

②流域面积

③支流数量及其形态

④河网密度

⑤源头、注入地

⑥河道弯曲状况。

一、单选题

某科研小组在黄河兰州段南岸马滩附近选取了1个代表性剖面进行高密度采样研究,下图示意黄河兰州段河漫滩沉积物平均粒径(Mz)的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55)

1.根据粒度测定,第15层以中砂为主,则第12层的沉积物主要是

A.粗砂 B.细砂 C.极细砂 D.粉砂

2.下列关于黄河马滩河漫滩和洪水泛滥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河漫滩形成后期,较易发生洪水

B.马滩河漫滩的洪水主要是冰川融水较多造成的

C.河漫滩形成前期,洪水发生频次高

D.随着洪水侵蚀,河漫滩的海拔会逐渐降低

1.A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12层的沉积物平均粒径比第15层要大,第15层以中砂为主,则第12层应以粗砂为主,选A。

2.C 河漫滩形成初期,由于沉积物较少,河漫滩海拔较低,较易发生洪水(洪水发生频次高)。洪水频发,流水沉积作用增强,河漫滩的海拔会逐渐升高,马滩河漫滩的洪水主要是大气降水(雨水)造成的。

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淹没的部分,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形成。下图示意某河段的河漫滩形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56)

3.与河漫滩地貌形成有关的是

A.河流流量大 B.地形平坦

C.位于北半球 D.地壳上升

4.在沙滩边缘处,沙子的粒径最小的部位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B 地形平坦,河流落差小,流速慢,侧视作用强,因此易形成河流弯曲,在河流弯曲处,凹岸侵蚀强、凸岸堆积强,凸岸处泥沙堆积形成河漫滩。

4.D 由材料可知,河漫滩是河流的横向迁移形成的,因此沙子粒径越小,被搬运的越远,越远离河中心;沙子粒径越小,被河流搬运的越远,根据河流流向可知,粒径最小的部位是④。

下图是“某国南方某河流的部分河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57)

5.河中有河漫滩,河漫滩处可能在

A.①B.④C.③D.②

5.D 由上题分析可知,在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不断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读图分析可知,图示中只有②地位于河流的凸岸,以流水的堆积为主,枯水季节会形成河漫滩,故答案选D。

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下图为某河漫滩东西方向剖面示意图,该剖面位于自南向北河流的平直河段上。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58)

6.据材料分析,河漫滩发育较好的河流是

A.山区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流

B.山区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河流

C.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流

D.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河流

6.D 根据材料可知,河漫滩主要是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水流速度慢,有利于泥沙沉积。地势平坦的地区,水流速度较慢,有利于泥沙沉积,山谷水流速度快,不利于泥沙沉积,AB不对。根据题干“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可知,河漫滩是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露出的河谷地带,所以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河流发育较好,C不对,故D正确。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59)

7.图中所示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

A.半山腰 B.河漫滩平原

C.三角洲 D.高山顶部

8.B 高原山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的河漫滩平原上,其原因是地势低,气候温暖,且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图示为青藏高原,故选B项。

阶地沼泽,指发育在各类阶地面上的沼泽,以坡面流和降水补给为主,河漫滩沼泽,指发育于河漫滩上的沼泽,以洪水、降水补给为主,三江平原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沼泽湿地分布地区。下图是该地区不同类型的沼泽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60)

8.与阶地沼泽相比,河漫滩沼泽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地下冻土发育 B.降水更多

C.蒸发微弱 D.排水不畅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经对三江平原的荒原湿地进行了开垦,其中最适合开垦为耕地的湿地类型是

A.河漫滩湿地和阶地湿地

B.阶地湿地和倾斜平原湿地

C.倾斜平原湿地和河漫滩湿地

D.阶地湿地和湖滨湿地

8.D 河漫滩沼泽地处河流沿岸,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且河流泛滥,易积水形成沼泽湿地;阶地沼泽地势较高,排水相对较易;在冻土、降水、蒸发等方面,二者差别不大,排除ABC。故本题选择D。

9.B 河漫滩湿地和湖滨湿地地势低洼,排水比较困难,且易受洪涝灾害影响,排除ACD。阶地湿地和倾斜平原湿地地势较高,排水条件好,不易受洪涝影响,最适合开垦为耕地。故本题选择B。

广西柳州市地处珠江水系上游,一条蜿蜒的柳江绕城而过形成一个壶形,导致柳州市几乎每年都遭遇洪水威胁。上世纪末柳州市修建了大量防洪堤,将柳江与城区隔离开来。下图所示为防洪堤一段,在一定季节,河漫滩和部分防洪堤上被附近居民种满了自给为主的蔬菜,此时蔬菜长势旺盛。回答下列各题。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61)

10.居民可以在此地种植蔬菜最主要是

A.因为河漫滩土壤肥沃,蔬菜品质好

B.因为河漫滩面积广阔,且属于未利用荒地

C.因为蔬菜需水量大,此地灌溉水源充足

D.因为靠近城市,市场广阔,取得经济效益

10.B 河漫滩在丰水期会被淹没,枯水期露出水面,当地居民可以在此地种植蔬菜主要是河漫滩属于季节性未利用土地,且地形平坦,面积广阔,土壤肥沃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B正确;广西柳州市属于湿润区,降水丰富,不缺灌溉水源,C错误;读材料可知,“河漫滩和部分防洪堤上被附近居民种满了自给为主的蔬菜”,说明蔬菜主要是自己消费,不是作为商品出售,D错误。故选B。

下图示意某区域两个不同地质时期河流地貌发育情况。完成下列各题。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62)

11.河漫滩最宽阔的河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B 河漫滩指汛期时被洪水淹没,枯水期露出水面的滩地,是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图中②处河流最弯曲,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使河流越来越弯曲,河漫滩最宽阔。B对。其它三地河道较直,说明水流快,河漫滩发育少,A、C、D错。

下图示意某大陆西岸等高线及海陆分布,某教授对该区域进行地质地貌考查时,发现甲、乙两河中,只有一条河的下游河床分布有面积较大的河漫滩(洪水时被淹没,枯水时出露的滩地)。当他分别沿着两河朔游而上时,看到甲河两岸树叶在西风的吹拂下纷纷飘落,而乙河两岸树木却苍翠欲滴,景色迷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63)

12.面积较大的河漫滩主要分布在

A.甲河北岸B.甲河南岸

C.乙河北岸D.乙河南岸

12.D 河漫滩是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出露的滩地,故河漫滩容易在河谷地势较平坦的区域形成,结合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由材料“甲河两岸树叶在西风的吹拂下纷纷飘落,而乙河两岸树木却苍翠欲滴”可判断,甲河流域内为落叶林,乙河流域内为常绿林,乙河流域应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在北半球,根据地转偏向力,右侧侵蚀左侧堆积,因此乙河下游河段的南岸地势更为平坦,利于河漫滩的发育。正确答案选D。

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河谷横剖面示意图(此时地方时为12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64)

13.图中数字表示河漫滩的是( )

A.1B.2C.3D.4

13.B 河漫滩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洪水时被淹没,枯水时出露的滩地。读图分析可知,图中C地对应数字2处符合河漫滩形成的位置,B正确。故选B。

位于澧水中下游地区的澧阳平原,存在多处史前遗址,并被确认为世界水稻最早的种植地。下图示意澧阳平原及其史前遗址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65)

13.澧阳平原主要是

A.向斜谷地B.背斜谷地

C.河漫滩平原D.三角洲平原

13.C 由材料可知,澧阳平原位于澧水中下游地区,应为河流挟带泥沙冲积而成,主要是河漫滩平原,答案选C,该地的地质构造在图中看不出来,故AB错;三角洲平原位于入海口,故D错。

下图为我国关中盆地地形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66)

14.图中渭河( )

A.凸岸沉积显著,多河漫滩B.流量年际变化小

C.含沙量大,且季节差异小D.冬末春初多凌汛

14.A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图中河流河道弯曲,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往右偏右侧冲刷严重,左岸沉积严重,左侧大多为凸岸,沉积显著多河漫滩,A对;图中河流流量年际变化大,B错;含沙量大,季节差异明显,C错;渭河没有凌汛,D错。故本题选择A。

下图为江汉平原某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67)

15.有关该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河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北岸堆积,南岸侵蚀

D.侧蚀作用较弱,下蚀作用较强

16.有关该河流地貌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利于农耕

B.该区域聚落一般呈团状分布

C.对河流裁弯取直能够减轻洪涝灾害

D.北岸筑堤束水,该地貌无法继续发育

15.A 读图可知,河流南岸有河漫滩发育,如果河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河漫滩与南岸之间的水域将被泥沙淤积,因为该水域内河水流速最慢,所以河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岸堆积,北岸侵蚀;有河漫滩发育,可以判断侧蚀作用加强,下蚀作用减弱。故选A。

16.B 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利于农耕;该区域聚落一般沿河流分布;对河流裁弯取直能增加河流的通畅性,减少泥沙沉积,减少洪涝灾害;北岸筑堤束水,能减少河流对北岸的侵蚀,该地貌无法继续发育。故选B。

马蹄湾是美国科罗拉多河一截U形的河道,也是格兰峡谷的一小段。由于河湾环绕的巨岩形似马蹄,所以叫做了“马蹄湾”,也有人叫它科罗拉多河的大拐弯。圆润而深深地河湾,气势磅礴。下图示意马蹄湾景观。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68)

17.图示河流沿岸,易形成的地貌是

A.河口三角洲B.冲积扇C.河漫滩D.河心岛

17.河口三角洲主要形成在河流入海口或者入湖口附近,A错。冲积扇主要形成在河流流出山口地区,B错。河心岛是河流中段形成的沉积地貌,D错。马蹄湾河段,两岸悬崖峭壁,以河流下切作用为主,缺乏形成上述地貌的基础,但是河流曲折流动,在流速较慢的河段会形成低缓的河漫滩,C对。故选C。

下图为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69)

18.有关该河流地貌发育的说法,可信的是

A.因堆积作用强,南岸阶地地势高

B.平水期流量稳定,对河岸冲刷强

C.洪水期过后,河漫滩因淤积增高

D.河水向东流,造成北岸侵蚀后退

18.由图可知,南岸阶地地势高,主要是南岸地层抬升作用较高,且南岸阶地堆积层厚度略小于北岸,故南岸的堆积作用较弱,A错误。平水期流量稳定但流速较慢,对河岸冲刷相对较弱,B错误。洪水期过后,因大量泥沙淤积使得河漫滩增高,C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判断河水流向,且河水东流未必造成北岸侵蚀后退,D错误。故选C。

下图是我国西南某河流部分河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70)

19.近年来图中河漫滩形成的速度减慢,其原因可能是

A.下游新建防洪堤大坝

B.上游种植业发展迅速

C.上游修建大型水库

D.下游河道不断疏通

19.C 河漫滩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区,上游修建水库,上游泥沙容易在库区沉积,河漫滩沙源少,形成慢,C正确;上游大力发展种植业,西南地区降水强度大,地势崎岖,水土流失加剧,河漫滩泥沙来源多,形成速度加快,B与题意不符;河漫滩多数在中游曲流,下游新建防洪大坝和不断疏通河道对河漫滩发育影响较小,AD错,故选C。

科学家在黄土高原考察时发现,某地土壤剖面表层是黄土,往下依次为发红的土壤、含有大量鹅卵石的土壤。下图为黄土高原地区某沟谷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71)

20.鹅卵石的存在,说明该地在黄土层形成以前可能为

A.戈壁滩 B.河漫滩 C.黄土塬 D.黄土粱

20.B 鹅卵石的存在,说明过去,该地流水侵蚀作用明显,戈壁滩是风力侵蚀形成的,黄土塬和黄土梁为风积地貌,故选B。

河岸沙丘由枯水期受盛行风影响在河流阶地边缘堆积而成。下图示意图们江某处河岸沙丘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72)

21.该处河岸沙丘的沙源主要来自

A.东南山区 B.西部平原

C.河流沿岸河漫滩D.东部沿海沙滩

21.C 由材料得知,河岸沙丘是河流枯水期由盛行风影响形成的,河流枯水期时由于水位下降,河流两岸的沙子裸露,该处又是冬季西北风强劲的地区,据图可知,图中沙丘的形状也显示沙子是由西北向东南运动的,所以,该处河岸沙丘的沙源主要来自河流沿岸河漫滩,故选C。

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丹娘沙丘,位于高原半湿润季风区。它背倚葱茏青山,面临蓝绿色的雅鲁藏布江,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的沙海。左图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下图为丹娘沙丘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73)

22.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是

A.印度洋海滩 B.青藏高原疏松的土壤

C.附近沙洲和河漫滩 D.塔克拉玛干沙漠

22.C 结合上题,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是附近沙洲和河漫滩,C对。该地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印度洋海滩、青藏高原疏松的土壤、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尘不能吹到,A、B、D错。

迂回扇是河漫滩表面形态,由一系列有规律地分布于凸岸边滩上的滨河床沙坝构成。沙坝向下游方向辐聚,向上游方向辐散。迂回扇是在河湾侧向蠕移过程中产生的。因侧向蠕移是脉动式而不是连续均匀地发生的,故当河湾侧蚀较慢时,凸岸边滩外缘的滨河床沙坝不断加高。当侧蚀加快后,凸岸边滩迅速淤长。若侧蚀再度减缓,则在凸岸边滩外缘新的位置上又会出现相对高起的滨河床沙坝。该过程反复进行,便形成了完整的迂回扇。读图回答3~4题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74)

23.图中河流总体上流向和最先形成的滨河床沙坝分别是

A.自东向西、1 B.自西向东、4

C.自西向东、1 D.自东向西、4

24.下列有助于迂回扇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是

A.河流弯曲度小B.水位的季节变化大

C.地表崎岖,落差大 D.含沙量小

23.C椐材料“沙坝向下游方向辐聚,向上游方向辐散”可确定河流流向。据材料对迂回扇形成过程的描述可知1最先形成。

24.B 有利于迂回扇形成的条件是侧蚀的速度变化大,也就是水位的季节变化大。

二、综合题

25.下图是我国南方地区某河流干支流(局部)略图。图示区域内河漫滩形成速度较快。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75)

简析该河流支流入口处没有形成河漫滩的原因。

【答案】位于干流凹岸,侵蚀作用强烈(泥沙不易堆积);支流(入口处)落差大(流速快)【解析】 该河流支流入口处没有形成河漫滩,主要是因为入口处位于干流凹岸,侵蚀作用强烈,泥沙不易堆积。支流的入口处可能落差大,流速快,不利于泥沙沉积。

26.阉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秘鲁东南的圣母河(如下图)流域森林茂密。雨量丰沛,但季节分配不均,6-8月为旱季,12月到次年3月月雨量特别大的雨季。该河流因盛产沙金而远近闻名,考察发现其金粒主要来源予南部山区的岩浆岩和变质岩中。地质学者在其河道的河床底部、边滩、河漫滩等位置均发现了沙金一颗粒,但不同的河段沙金的粒经和富集的位置有较大的差异,河流两侧被牛轭湖围绕的古河漫滩是沙金的高富集区。自上个世纪50年代发现沙金后,大量淘金者的迁入使圣母河沙金长期处于无序开采状态,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其严重的破坏。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76)

据下图说明古河漫滩沙金富集区的形成过程。

【答案】受地转偏向力作用,河水主要流向北(左)岸,南(右)岸流速慢,含金沙石堆积形成边滩;(左)岸不断被侵蚀,南(右)岸边滩堆积体不断增大,河流逐渐变弯形成面积较大的含沙金河漫滩;在凹岸处水流强烈的侧蚀作用下,河流裁弯取直,弯曲河道与河流分开,河漫滩废弃形成古河漫滩沙金富集区。

【解析】古河漫滩沙金富集区的形成过程要结合流水的侵蚀、沉积作用进行分析叙述。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所以受地转偏向力作用,河水主要流向北(左)岸,南(右)岸流速慢,含金沙石堆积形成边滩;北(左)岸不断被侵蚀,南(右)岸边滩堆积体不断增大,河流逐渐变弯形成面积较大的含沙金河漫滩;在凹岸处水流强烈的侧蚀作用下,河流裁弯取直,弯曲河道与河流分开,河漫滩废弃形成古河漫滩沙金富集区。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河漫滩是指河道两侧在平常时期露出水面、洪水期被淹没的地区。河道凹岸的侵蚀和凸岸的堆积往往会引起河流裁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就废弃了,这就是河道的演变。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年龄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图,见下图。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77)

(1)结合河道的演变简要说明图示区域陡坎的形成过程。

(2)陡坎向地势低的一侧为内侧。指出陡坎内侧树龄特点,并说明原因。

(3)上游的曲流(甲处)在1948年以前发生裁弯取直,请你在图中找出依据,并说明理由。

(4)下游的曲流也发生了裁弯取直,但是旧河道内的树龄乙处和丙处不同,请你分析原因。

【答案】(1)河流凹岸侵蚀、凸岸沉积使河道进一步弯曲;洪水期间弯曲的河道裁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成为湖泊;新的湖泊由于缺少河水补给,逐渐干涸;河床裸露,原有的河岸就成为陡坎。

(2)树龄较小。陡坎内侧为旧河道,有一定的水量,不能生长树木;水干涸后才有树木生长,所以树龄小。

(3)依据:上游有一段陡坎内侧树龄为10-20年。理由:树龄等值线分布图为1968年绘制,最老树龄为20年,说明河流的裁弯取直至少在20年前。

(4)丙处在乙处的下游,积水时间长。

【解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图示区域陡坎是河流原有的河岸遗留见证。由于河流流动过程中,凹岸侵蚀、凸岸沉积,使河道发生弯曲,洪水期间弯曲的河道裁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成为湖泊;新的湖泊由于缺少河水补给,逐渐干涸;河床裸露,原有的河岸就成为陡坎。

(2)陡坎向地势低的一侧为内侧。根据图示可知,陡坎内侧树龄较小。这是因为树木必须扎根在土壤中才容易成活,而陡坎内侧为旧河道,有一定的水量,不能生长树木;水干涸后才有树木生长,相对陡坎其他部位而言,陡坎内侧树龄小。

(3)上游的曲流(甲处)在 1948 年以前发生裁弯取直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图中显示上游有一段陡坎内侧树龄为10-20年。陡坎是河流裁弯取直的遗留河岸,是河流裁弯取直的证据。因为本树龄等值线分布图为1968年绘制,最老树龄为20年,说明河流的裁弯取直至少在20年前。

(4)树木必须扎根在土壤中才容易成活,树龄大小与河道积水时间有关,丙处在乙处的下游,积水时间长。只有当积水褪去才有树木生长,故丙处树龄较小。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L列要求。

河流与其流入湖泊的水位差影响河流流速,进T而影响流水的搬运和堆积。辫状河多发育在冲积扇上和山前倾斜平原.河道多次分又和汇聚呈辫状;曲流河多发育于河流中下游的河漫滩平原。地质科学研究表明,当滨浅湖水位上升时,辫状河可转变为曲流河。下图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某地沉积模式图。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78)

摊测滨浅湖水位上涨在刚中辫状河转变为曲流河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滨浅湖水位上涨顶托曲流河,河漫滩平原堆积速度加快,地势抬高,辫状河区域与河漫滩平原落差碱小,流速减慢;辫状河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道变得弯曲,辫状河转变为曲流河。

【解析】滨浅湖水位上涨,顶托曲流河,河漫滩平原堆积速度加快,地势抬高,辫状河区域与河漫滩平原落差减小,流速减慢。流速慢,辫状河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道变得弯曲,辫状河转变为曲流河。

29.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宁夏平原自古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美誉。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宁夏平原上修建了一系列排灌渠道。排灌系统完善是该地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之一。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79)

解释图示区域河漫滩形成的原因。

【答案】河漫滩的形成是河水周期性泛滥的结果。在洪水期间,水流漫到河床以外的滩面,由于水深变浅,流速减慢,便将悬移的细粒物质沉积下来,在滩面上留下一层细粒沉积,随着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解析】河漫滩就是洪水期淹没,枯水期露出水面,主要是就是河漫滩由于水量的季节变化而形成。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3年6月,位于宜昌西侧的三峡水利枢纽开始蓄水运行,初期蓄水位为135m,之后逐年抬升,209年达到175m正常蓄水位。水库运行以来对下游河段来沙量的削减达80%以上。因水库的削峰补枯作用,水库下游河段洪水位下降,枯水位上升。调查显示长江中游河槽冲淤发生变化,自枝城至城陵矶荆江河段断面变化明显。下列图a为三峡大坝以下长江中游河道示意图,图b为荆江河段某横断面变化图。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与河流特征 河流地貌中边滩与河漫滩(80)

分析三峡水库的运行对长江中游江心洲与河漫滩的影响。

【答案】三峡水库运行后,上游泥沙在库区沉积,中游泥沙来源减少(或中游水流含沙量减小侵蚀力加强),导致河流侵蚀下切,江心洲与河浸滩面积缩小。

【解析】从图b可以看出,枯水期的江心洲明显变小,表明三峡水库的运行会导致长江中游江心洲与河漫滩缩小,其原因是三峡水库运行后,上游河水携带的泥沙部分在库区沉积,特殊是枯水期沉积更加明显,中游泥沙来源减少,沉积作用减弱,枯水期侵蚀作用加强,导致江心洲和河漫滩因侵蚀面积缩小,且枯水期水位上升,导致出露河面的江心洲和河漫滩面积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