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1)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2)

作者丨狸猫太太

栏目「作家野史」第139期·许知远

很多年前,我见过许知远。

那时他的下颌线还算清晰,没有现在这么多肉而分层,微凸的啤酒肚也要等十几年后才长出来。

那是华为的一个小型研讨会。彼时的华为进军欧美市场被围追堵截,任正非按捺住骨子里对媒体的不屑,与舆论界合作,以期获得声援。

参会的有经济学者、媒体人士、咨询顾问。长发蓬蓬的许知远当时作为主笔供职于风头正劲的橙色报纸《经济观察报》。

每个人都发了言。许知远说了什么,我毫无印象。只记得他从头到脚都散发出一个信息:

走错片场了。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3)

◼悬浮时代

许知远的发言之所以让人印象模糊,应该是因为他当时对华为困境这样的企业微观问题、对通信业国际竞争这样的产业中观视角,即便关注,并未走心。

那时许知远正值二十大几的当打之年,执笔《经济观察报》“全球视角”专栏,涉及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中美交往历史、构建世界新秩序等话题。

单看标题,你可能以为作者是亨廷顿。

没错,许知远那会儿的计划就是成为中国的沃尔特·李普曼,影响一代人的精神。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4)

许知远 青年时期

加入WTO前后的中国进入了全面对标时代,寻找全球先进对标对象并追赶乃至超越,成了那个时代的方法论。

许知远做的是个人对标。

2000年从北大毕业时,他曾付出10倍罚款,从图书馆带走了《李普曼传》。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5)

“全球视角”专栏文章后来集结出版,书名叫《昨日与明日——我们如何认识今天的世界》。

这明显是对李普曼的致敬。李普曼曾在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新闻周刊》写了数十年专栏,专栏名叫“今日与明日”。

许知远的《昨日与明日》一书封底,一张他身穿白衬衫的照片上写着:

“历史剧的伟大冒险刚刚开始,我们都是主演者……”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6)

《昨日与明日》 许知远著

他的着眼无远弗届,华为困境这样的轻量级问题,显然不足以将他悬浮于中西古今的注意力拉扯过来。

他的朋友萧轶这样描绘当时的许知远:

“当国门打开准备迎接新时代时,整个社会陷入一种激情而又迷茫的情绪,亟需具有国际视野的人士告诉这个社会该如何自处……

具有开放视野的许知远仿佛专为这个时代而生……他不厌其烦地大段引用《大西洋周刊》或《纽约客》的句子,熊彼得、马修·阿诺德等名字毫不犹豫地从字里行间蹦了出来。

他既是复杂句式的创造者,也是旁征博引的狂热爱好者。这位操着英文语感说汉语的年轻人,借助曲折徘徊的欧式句式和慷慨激昂的澎湃文风……

像充满智识操练的现象学解释者一样,他的文字穿行于世界与中国、历史和现实之间,把自己的全球化叙事置于晚近世界的宏阔背景之下……”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7)

不管你受不受得了上述密不透气的文风,这文字足以让人眼前浮现一个活脱脱的初代许知远——

他深信自己的才华毋庸置疑配得上他的野心。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8)

◼生活在别处

混媒体圈文化圈的,多少都有些情怀。

但许知远入戏之深,少有人能出其右。这和他的先天气质、成长环境都有关系。

生于1976年的许知远,7岁随父母由苏北乡村迁入北京。因父亲工作变动,小学就换了六个学校。

这种动荡导致他成为一个难以融进别人圈子的局外人,提前10年体会了巴尔扎克笔下外省青年到首都的感觉。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9)

父亲的藏书收容了他。正在北京大兴上三年级的许知远有一天逃学在家,翻出一本《上下五千年》。

这本编写粗糙的入门级读物,把他从不如意的狭小现实带到广阔的世界中。

首师大附中时期的许知远又迷上了李敖,想尽办法找他的所有书来看,潜移默化中以同样批判的姿态看待社会现实。

北大时期的许知远更是烦透了所学的微电子专业。

最让他失望的是,充斥着雅思和托福的北大已被实用主义攻陷,不再是他心目中理想主义的乐园。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10)

北大时期的许知远

但事实上,那时的很多北大学生仍以“北大废物”为傲,以屠龙之术、无用之学为豪。

在这种氛围中,许知远窜访到别的系旁听人文类课程,浸泡在图书馆及90年代文化图腾——万圣书园、风入松、国林风书店里,与穆勒、罗素、加缪隔空相遇。

不论什么场合,后裤兜里揣本书已是标配,这个习惯他一直保持到现在。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11)

书籍让他获得了逃离当下沉闷生活、精神自由游弋的可能性。

与大多数人不一样的是,许知远的阅读更像与写作者的共谋,情感倾注和代入感极强,颇有不知是庄生梦蝶,还是蝶梦庄生的情状。

他承认,自己短暂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不懈地以朝三暮四的态度在书中寻找偶像的过程,发现他们,与他们热恋,试图成为他们,然后崇拜消退,等待新的激情。

大三那年,苦于量子物理课的许知远选择休学一年。

休学的原因或许还有一个,他遇到了现实中第一个Mentor式的人物:

时任《三联生活周刊》编辑、后来领军《智族GQ》并做到时尚集团副总裁的王峰。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12)

《智族 GQ》编辑总监 王 峰

许知远因此有机会给《三联生活周刊》、《书城》写稿。没过多久,王峰加入千禧年之前如火如荼的新经济创业大潮。

力邀之下,许知远前脚在文章中讥讽北大那些急于提前毕业投身.com创业造富的同学,后脚就身体诚实地“半推半就”,跟随王峰出道。先后任《PC Life》执行主编、中国先生网主编、e龙网内容总监。

1999年的某一天,20出头的许知远采访年长他12岁的北大师兄张朝阳。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13)

1999年的张朝阳

“我将来一定比他牛多了。”对谈以许知远的这句内心独白结束。

许知远写于1998-2000年的作品,一部分集结出版为《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另一部分集结为《纳斯达克的一代》。

始料未及的是,《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自2001年出版后,几次再版,长销20年。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14)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许知远著

他略显无奈地在2019年第三版序中承认:

“不知该庆幸还是悲哀,即使年过40,很多人还是把我与这本书联系在一起。似乎这近20年的尝试并无意义,我还是那个迷惘、焦灼、住在28楼的北大男生。

不过,或许他们是对的。不管我去了多少地方,写下多少不同题材,多么徒劳地令自己深刻,就本质而言,我没跳出这本书的情感与智力框架。”

写作这本早期代表作时的许知远,正踏在迈入社会的门槛上,“渴望名声、自由和冒险的爱情”,未来充满希望但暧昧不明。

一个雄心勃勃又籍籍无名的年轻人,如何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如何确立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寻找自己的历史坐标?

这些追问不只是许知远个人,也不是那一代年轻人独有。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15)

“如果说这本书赢得了一些读者,一定与每代人的自我挣扎有关。”许知远说。

以上这些许知远式的追问,在他此后向外和向内探索的所有尝试中延续。

许知远没有料到,十多年后,他的许式追问,会招来汹涌全网的群嘲。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16)

◼好奇与厌倦

火热的.com公司在硅谷高科技泡沫破灭后纷纷倒下,许知远的.comer之路戛然而止。

自忖想象力不足以支撑虚构写作,也不喜欢学术写作范式,他选择栖身于媒体平台,继续非虚构写作之路。

那是市场化媒体的黄金年代,北京、广州或别的什么地方的编辑部里,年轻媒体人热情澎湃,以笔为矢,针砭臧否,传媒江湖一派沸腾。

橙色的《经济观察报》,模仿“略有着色”的英国《金融时报》,在商界人士中一时纸贵。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17)

和社长面谈入职没几分钟,许知远的双脚就翘到了办公室茶几上。

媒体自由宽松的氛围,给了他极大的发挥空间。平台提供的优质采访资源,又让他由书本经验养成的视野得以现实化。

驳杂、巨大的阅读量及知识积累,辨识度极高的“卢斯式精英立场和曼彻斯特式叙事”,加上超出常人的勤奋,许知远在业内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没有竞品。

2002年,他首次走出国门,花一个月时间在美国采访了15位经济学家,包括94岁的加尔布雷思、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18)

与那些杂志中见到过的大咖并坐长谈,许知远过足了瘾。

头脑风暴般的美国之行,让他“更坚定了成为一名知识分子的信念”,努力“坚持基本的理念,对世界有价值判断”。

与《经济观察报》的蜜月期结束后,他渐渐对身边那些更关心广告收入而不是胸怀天下的媒体人感到不满。

2005年,许知远以写公开信的方式辞职,不久后加入现代资讯传播老板邵忠麾下,成了邵忠新创《生活》月刊和《东方企业家》杂志的扛把子。

邵忠是传媒圈又一个神奇的存在。

2005年就定价50元一本的《生活》月刊,创刊团队中竟有“音乐总监谭盾”这样匪夷所思的职位,其强烈的精英主义气质聚集了一批许知远式的人物。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19)

《生活》月刊 2007年

到这个阶段,许知远极具个人色彩的写作风格即“知远体”已完全成型。

有人觉得“知远体”绵延的复调语言很合胃口,有人则嗤之为翻译腔、掉书袋。

在原教旨主义者眼中,许知远不啻为智识的二道贩子和非原创思想家。

但应该承认,他尽力做了思想启蒙的桥梁,尽管语言风格和通篇的外国人名让人有些接不住。

书评人马策的评价很具代表性:

“许知远有着将诸多不那么相干的事物拿捏一处,并使它们获得某种内在联系的本事。这使他的文章蕴含了触类旁通、纵横捭阖的智力水准……

视野倒是开阔,但本土思维显然不够,怎么看都像是驻华记者为西方读者写的,飘忽隔膜……”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20)

在“模仿式写作、不懂中国”的批评之下,持续了数年“虚张声势”的国际评论写作后,30岁的许知远遭遇了第一次精神危机:

“我厌倦了坐在咖啡馆里依靠二手新闻和汉学家的作品来评论自己的国家,那就像是被困在抽象的观念世界,对于那些具体的肉体、生动的表情,黄土、森林与河流缺乏感性的认识。”

他背上双肩包,第一次以漫游的形式,去体察、触摸中国社会,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在中心城市、大型公司、高端论坛中阔论中国。

“我的学习时代真正开始了。”

2005年2月,在山东威海的刘公岛,面对打捞上来的北洋水师舰船碎片,许知远“追寻现代中国”的写作启动。

他从威海出发,途经自洋务运动起一直到改革开放纵贯110年重大历史事件的地标,写出了《醒来——110年的中国变革》。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21)

《醒来——110年的中国变革》 许知远著

2007年,从黑龙江走对角线到云南腾冲,之后又开启了中国海岸线之行。

行走华夏,许知远想要找到一把理解当下中国的钥匙,一路所写的文章后来整理出版了《中国纪事》。

这些文集某种程度上依然保持着“自以为是的腔调”,并被认为只触及“浅表”,却是他真正以中国基层视角观察与思考的开始。

2010年,许知远以访问学者身份进入剑桥。接下来的两三年时间,他游走了二三十个国家,同时给《亚洲周刊》、FT中文网等媒体供稿。

自称“拙劣旅行者”的许知远,从印度到埃及,从巴以地区到俄罗斯,领略地球的多元与丰富,从外部回看中国,写下了《祖国的陌生人》、《一个游荡者的世界》等书。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22)

2013年前后,许知远的厌倦再次引发了他的精神危机。

他突然对从事多年的“碎片且短暂”的新闻业感到乏味。

这一次,他依然选择出走,到加州伯克利大学做访问学者,试图通过与环境的抽离,找到下一个能让他重燃好奇的应许之地。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23)

◼放弃‬与坚持‬

旧金山城市之光书店的一个午后,许知远与一张梁启超的照片正面相遇。

照片上的梁启超“鼻正口阔,短发整洁而富有光泽,由中间清晰地分开,竖领白衫浆得笔挺,系一条领带,嘴角挂有一丝骄傲,眼神尤为坚定。”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24)

梁启超

作为思想者、开拓者、书写者的梁启超,积极拥抱了晚清民国那一波全球化浪潮。“那一代人应对变革时的勇敢与迷惘”,激起了许知远强烈的共鸣。

那个时刻,他决定将梁启超传记作为他正在寻求的深入表达的载体。

围绕着梁启超,许知远进入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库中,从著述,到出生、成长、逃亡,到思想脉络、学术成就、政治贡献……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25)

海量史料的梳理,把写作过程变成一场苦役。

在梁启超老家广东新会茶坑村街头,吃着陈皮制作的各种菜肴,许知远一筹莫展。

而在某个夜晚,不知是不是威士忌的作用,从梁启超百日维新失败到天津登船出逃日本,他一口气写下8000多字。

5年苦役,他交出了“梁启超三部曲”的第一部:《青年变革者:梁启超》,述及梁启超求学、进京赶考、师从康有为、结集同道、上书清帝、办刊《时务报》及戊戌政变前夜。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26)

《青年变革者:梁启超(1873—1898)》 许知远著

书写梁启超,对许知远来说或许是一种自我救赎。

他用写作传记的方式了解一个知识分子在更长历史序列中的心态,藉此反观诸己,让自己的内心找到平衡。

正如姜文对他所说:“你是在写你自己。”

捷克作家哈维尔将一个作家20多岁时的创作称作“第一股风”,把作家摆脱昔日经验、公众期待、熟悉的题材和论调,重新发现自我、发现世界之后的写作称为“第二股风”。

“梁启超三部曲”就是许知远期望的第二股风。

他制定了一个庞大的写作计划:

花15年时间完成梁启超传记,然后继续链接传统,写林语堂、李鸿章,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像农民下地一样一直写到死。

也许正因为深度写作带来的笃定,当2017年许知远意外破圈,全网“骂许知远成为政治正确”的时候,他有了自己的消解方式。

让许知远出圈的是一档视频谈话节目《十三邀》。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27)

十三邀 节目海报

《十三邀》不像传统访谈节目那样客观中立,而是带着鲜明的许氏“偏见”,每一季与13位“社会切片”遭遇,从中观察和理解世界。

大量跟拍镜头、景别切换、空镜展示,每次许知远问到嘉宾关键问题时他们那几秒迟疑的捕捉,时刻变化的镜头焦点折射出的提问者和受访者内心困惑与游移,都让这个节目的质感不同寻常。

怀着内心深处的精英情结和预设,许知远面对蔡澜问出了“读圣贤书,所为何事”。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28)

许知远 X 蔡澜 《十三邀》

以及问张艺谋:为什么要拍一部烂片?

问林志玲:怎么看东亚社会审美的单调?

问俞飞鸿:你那么美,为什么拍那么庸俗的剧?

问马东:会不会觉得大众文化有粗鄙化倾向?

形而上的追问,似乎已不合时宜的时代使命和济世情怀,让受访者要么陷入冷场,要么以话术回怼,避免自身困惑与脆弱的暴露。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29)

许知远显然比马东、罗振宇、李诞这些吃开口饭的老司机少了些许机锋,比姜文、冯小刚这样的老炮少了一截气场,比许倬云、陈嘉映、钱理群这样的大家少了很多沉淀。

但他觉得这恰恰是对话的魅力——真正的对话,而不是表演性谈话。

可惜这样的对话被冠以“尬聊”之名,招来群嘲。

与马东们的身段柔软、活得“通透”相比,网友嘲讽许知远东食西宿、迂腐拧巴、意淫、装。

与俞飞鸿的对话更是被截取成片段,许知远成了众人痛斥的“猥琐男”。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30)

许知远 X 俞飞鸿 《十三邀》

认为自己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内在小世界的塑造,也接受了知识分子被边缘化的语境,许知远既没有像年轻时那样愤怒,也没有因此变颓。

他对外界言论最激烈的反击,就是告诉因此而来的采访者:

“他们找错了靶子,我不是他们所讨伐的那种人。”

《十三邀》播到第六季,和他人的对话把许知远从书卷里暂时解放出来,满足了他的好奇心,弥补了他的人生经验。

不管是在自己的节目里跟王宝强体验群演,在薇娅的直播间新手带货,还是在其他综艺节目里学开卡丁车……

许知远都像做田野调查一般,自愿融入环境,且为拓展了自我边界而感到“好开心”。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31)

许知远X杨扬

他对于智力和知识的执着姿态也放松下来。

演员倪大红在《十三邀》节目录制时局促不安:“感觉自己知识不足。”许知远安慰他:

“知识没有魅力,生活、经验才有魅力。”

网上的声音逐渐变成“为什么没人骂许知远了”。

他笨拙又天真,还挺纯粹。这个注重俗世成就的、大多数人耻于谈论崇高的时代,没有许知远该多么无趣。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32)

◼能走多远‬

“谁来告诉我书店怎么挣钱?!”

某一天,许知远突然在单向空间书店里吼了一嗓子。没人接茬。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33)

他自认是个笨拙的发问者、不合时宜的作家,也是一个勉强的创业者,这里的创业指的就是单向空间。

早在2006年,13个朋友每人拿出几万块,在圆明园创办了单向空间前身——单向街书店,号称“只卖许知远喜欢的书”。

他们甚至没有规划过书店的未来,准备等钱花光了,书店就关张。

书店似乎做得超出预期,2013年还拿到一笔千万美元级的投资,开始拓展业务布局、多城市开店。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34)

但到了2015年10月,账上只剩下50万,发工资都困难。

许知远在焦灼之中整理起梁启超传记的资料,发现康有为信件中有关钱的记录很多:

“集美金四十五万,便可得中国银一百万,即可开办一大银行”、“拟先集本一百二十万元,分作八万股,每股银中国七十二鹰银一拾五圆整”。

原来理想主义改革,也通体弥散着钱味儿。

2020年,疫情下的单向空间再次濒临绝境,不得不发起“走出孤岛,保卫书店”的众筹,以求续命。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35)

单向空间书店的求助

飘摇之中,书店踉跄走来。自封为单向空间首席哲学官的许知远说,现在所做的事情,节目像情人,写作是爱人,书店是婚姻。

在许知远心中,书店从来不只是一个卖书的地方,而是锻炼心智、存储记忆、抚慰情感的精神家园。

他梦想单向空间像一个孵化场域,让有创新观察、思想和表达的作者找到同伴、一起成长,建立文人或知识分子的圈子,彼此交流、启发。

他希望单向空间旗下的《单读》杂志作者每写一篇文章,自己有能力像《纽约客》那样付给作者5万人民币,够过两三个月的生活。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36)

他所钟情的所有事业:书店、播客、杂志以及接连不断的沙龙,都是他智识趣味的显化。

46岁的许知远,剥去虚荣的外壳,仍是少年初心。

单向空间北京总店辗转搬到偏僻的东风艺术园后,一些看《十三邀》上头的粉丝,克服糟糕的交通循迹而来,点一杯咖啡翻一天书,听《单读》编辑在二楼讨论选题,以及,偶遇许知远。

许知远有时在院子里录节目,有时在店里走走。两只店猫在小露台上摊开四肢晒太阳。

顾客有点太少,让来访者不由得担心他的生意。

许知远谈精神匮乏(中年许知远不再愤怒)(37)

安静的园区之外,世界一切如常。

街上来往的年轻人拿着手机走过,并没有像许知远期望的那样,人人手里有一本书。

谁也不知道被许知远视为婚姻的单向空间会走多远。

不管结果怎样,做的开心就好呀。

作者:狸猫太太©️投稿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