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元公主是刘邦和吕雉的长女,她一生未嫁过皇帝,然而,她为何却有个“太后”的称号呢?

汉朝鲁元公主的结局(鲁元公主又没有儿子当皇帝)(1)

(鲁元公主剧照)

讲到这个问题,就要说说鲁元公主的不幸。

鲁元公主的不幸,来源于她的父亲刘邦。

刘邦直到46岁之前,都是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市井流氓。

在刘邦46岁那年,单父县的门阀吕公为了逃避仇家,举家迁到了沛县。

当时沛县县令为吕公接风洗尘,大宴宾客。所来者,无不带着贺礼。

刘邦没有放过吃白食的机会。既然是白吃,当然不会带贺礼。不过他口气很大,嚷了一声“贺钱一万”,成功地把吕公吸引了出来,并将他邀请到上宾主位。

在吕公的殷勤招待下,刘邦不光白吃了一顿,临走吕公还拉着他的手,说要把长女吕雉嫁给他。

刘邦一听,有这好事,立刻就同意了。

结果刘邦不光抱得美人归,还赚了一大笔嫁妆。

吕雉虽说是千金小姐,但嫁到刘邦家的穷窝里,不仅没有嫌弃,还非常勤劳,家里家外操持得很好,还帮刘邦养着他的私生子刘肥。

一年后,吕雉生下刘乐(也就是后来的鲁元公主)。

按说刘邦这年纪,也老大不小了,再加上老话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刘邦应该很疼爱刘乐才是。

可是刘邦不仅不参与养育孩子的事情,还一如既往在外面东游西逛,吹牛赌博,根本不拢刘乐的边。

幸好吕后是个称职的好母亲,对刘乐不光照顾仔细还特别疼爱她。

楚汉之争中,占据彭城的刘邦由于耽于酒色,很快遭到项羽围攻。他在驾车逃跑时,刘乐和刘盈两姐弟在他车上。

可是兵强马壮的楚军很快就追了上来,眼看就要被敌人抓住了,刘邦一把就把刘乐和刘盈推下来去,并快马加鞭继续逃。

将领夏侯婴不忍心,于是将姐弟俩又抱上车。

刘邦却为了能让马车跑得快些,果断地又把刘乐姐弟俩踹下车去,幸好夏侯婴数度把姐弟俩拉上马车,她二人才好歹拣回了性命。

汉朝鲁元公主的结局(鲁元公主又没有儿子当皇帝)(2)

(刘邦剧照)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吕雉被封为皇后,刘乐被封为鲁元公主,她弟弟刘盈被立为太子。

贵为公主后的鲁元公主,好歹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可是由于刘邦想攻打匈奴,结果被冒顿困在白登数天。若不是他贿赂冒顿的宠妾,几乎就把命丢了。

后来刘邦为了解决与匈奴的冲突,听从大臣刘敬和亲的建议,要把鲁元公主嫁给冒顿那个老头子。

幸好,吕雉坚决不答应,还天天到刘邦面前啼哭不止,吵得刘邦心烦意乱,最后才用了个官女子代替她,嫁给了冒顿。

鲁元公主最终嫁给了赵王张敖,生下一女张嫣、一子张偃,一家四口其乐融融,一直住在赵国的封地中,

有一次,刘邦路过赵国。张敖对他极尽孝顺,从早到晚都亲自侍奉他的饮食。

然而刘邦却根本不顾忌鲁元公主的面子,对张敖傲慢无礼,甚至羞辱他。

张敖的臣子们心里很不平,他们暗中密谋要杀掉刘邦。然而由于保密工作没做到位,刘邦得知了此事,于是把张敖等人全部捆了问罪。

吕雉是个明白人,她知道张敖没有谋反之心。再说如果处死了张敖,鲁元公主就成了寡妇了。所以她一再替女婿求情,最终刘邦才赦免了张敖,不过却裭夺了他的王爵。好歹在吕雉的请求下,才没有把他废为庶民。

摊上刘邦这样一个爹,真不知对鲁元公主来说,是喜还是悲。

幸好,鲁元公主有个极疼爱她的母亲吕雉。

吕雉虽说在历史上恶名昭著,但她对孩子却是非常疼爱。

刘邦去世后,吕雉独摄朝政。

汉朝鲁元公主的结局(鲁元公主又没有儿子当皇帝)(3)

(吕后剧照)

吕雉把持朝政后,开始大清算,不光对戚夫人等曾得到刘邦宠爱的妃子大行杀戮,同时为了巩固吕氏在朝中的地位,还对其他皇子大开杀戒。

公元前193年,齐王刘肥入宫朝拜汉惠帝刘盈。

由于从小在一块长大,兄弟感情很深,在宴会上刘盈便让刘肥上座。刘肥亦不客气。

吕雉看到后,认为刘肥想觊觎帝位,于是布下毒酒,打算毒死他。

幸好被刘盈察觉,于是事败。

刘肥得知后,吓得不行,为了脱身,便接受谋士建议,将齐国面积最大,经济最繁荣的城阳郡送给鲁元公主,并尊鲁元公主为“王太后”。

由于此举很让吕雉高兴,刘肥这才算是保住了性命。

次年,吕雉为了巩固势力,下令汉惠帝刘盈迎娶了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

这下鲁元公主的身份尴尬了,她本是刘盈的亲姐姐,现在却成了刘盈的丈母娘,而她的亲女儿则成了她的弟媳妇。所以她对吕雉安排的这桩婚姻,很不满意。但由于吕雉一向为人专横,她也只能俯首贴耳。

公元前187年,鲁元公主在郁郁寡欢中病逝了。此时汉惠帝刘盈也病逝一年了。

两个孩子一前一后逝世,让吕雉悲痛万分。为了弥补鲁元公主生前的痛苦,吕雉把张偃封为鲁元王,同时追谥鲁元公主为“鲁元太后”。

吕雉去世后,刘邦的老臣周勃和陈平平定诸吕后,拥立刘恒继位,是为汉文帝。

当时在平定诸吕时,张偃因为是吕雉的外孙,受到牵连,被众臣废掉了鲁元王的称号。

汉文帝继位后,考虑到吕雉生前对他及生母薄姬都还很照顾,再加上吕氏一族势力无存,所以他又封张偃为南宫侯,以此延续张氏一族的烟火。

(参考史料:《史记》《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