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ATC scm 7钢琴漆特别版 与 新派双十套搭配

音特网

作者: 步天宇

ATC scm 7钢琴漆特别版,是ATC原厂同容积书架箱的收关之作!于2016年,ATC推出了scm 10特别版,全球限量70对、售价三万多,是的!您没看错。一个10升容积的5寸低音小书架箱,为何能有那么高的定价?首先来说,每一对都是Billy Woodman老先生亲自调校,音质堪称同口径同容积之最!当然,高昂的价格让很多喜欢ATC又打算收藏一对的玩家心叹不已,但今年老头子做了一个亲民的举动,将玩家最熟悉的、口碑最好的scm 7推出了特别版,并且售价定位在15000元,限量两百对,值得ATC爱好者收藏纪念,把玩这对同容积同口径中为最出色的书架箱!

阿诗顿a5评测(评ATCscm7钢琴漆特别版)(1)

特别版比普通scm 7特别在何处?

我们肉眼可以看的到地方,比如金属边框和箱体间的缝隙细腻且均匀;采用正宗钢琴漆、十多次喷涂抛光,漆面光洁如镜,做工绝对精湛。优秀的箱体工艺,还可进一步减少谐振,使得声音更加透明。

阿诗顿a5评测(评ATCscm7钢琴漆特别版)(2)

特别版采用批次中性能最优的单元进行筛选并精密配对,一致性得以大幅度提高。相信大家都清楚单元性能和匹配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普版的单元都是被挑选剩下的了……

阿诗顿a5评测(评ATCscm7钢琴漆特别版)(3)

特别版的分频器也做了优化,同样是精选元件和提高匹配度。实际听感上,特别版的高频延伸和过渡都更为自然,细节、泛音的表现更加完整,普通版的SCM系列则相对暗淡和少细节,即便scm 11和scm 19来对比高频的透明度和泛音,也明显不如scm 7特别版。听过特别7后,回过头再听普版,就会感觉普版的高音被阉割过,泛音方面的表现最明显。

如何搭配,来充分挖掘ATC 7特别版的实力

众所周知,玩ATC最关键的莫过于功放,搭配失误的时候箱子的声音都是缩着的。根据经验来说,ATC是不能再用厚声功放来推,容易导致臃肿。给ATC选配功放的时候,音色、厚度不是关键词,而力度(包括驱动和控制两方面)和精细度是最重要的考量。ATC单元的特点是大音圈加上低灵敏度、高阻抗,冲程长、振膜重,又是密闭箱体,综合诸多因素,吃功率是必须要吃饱,否则连个低音都都出不来!而音压出来后,要做到控制喇叭快速反应的同时又收放自如,乃至达到酣畅淋漓的效果,这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对功放的速度和控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阿诗顿a5评测(评ATCscm7钢琴漆特别版)(4)

阿诗顿a5评测(评ATCscm7钢琴漆特别版)(5)

那么,如何搭配到最佳的性价比? 毕竟箱子也就是一万多,弄台马克之类的去玩当然是好,但众多玩家希望享受到ATC最纯正的声音,但却不一定有能力再拿下高价位的功放。而且一两万的功放里面,似乎很少有具备“大功率”和“细腻精致”这两点的,可能有玩家会说Simaudio的340i可以,只是两万多的功放还没算音源解码的投入呢,何况功率也只有一百瓦。那么,是不是有更为性价比的选择,在不妥协素质和音质的前提下?

NuPrime新派双10套

阿诗顿a5评测(评ATCscm7钢琴漆特别版)(6)

阿诗顿a5评测(评ATCscm7钢琴漆特别版)(7)

多方测试,我最终锁定到美国新派 NuPrime DAC-10/ST-10 的解码前后级组合!先简单介绍一下这套双10组合:DAC-10是一台具备高指标芯片的解码前级,有USB异步输入,同轴光纤各有两路,并且还有两组模拟RCA输入,输出有RCA和XLR各一组,具备A类(甲类)模拟输出电路,整体供电扎实,数字电路更加是有很多专利技术加持,重点要说的是具备真实的无损的前级功能,而不是简单的数字音量调节。DAC-10采用FPGA除了数字信号,以及调节99档音量的电阻阵列,音量调整过程中非常顺畅无继电器噪声,这种设计方式可以说做到了鱼和熊掌兼得!所以这样一款高级前级解码,配合ST-10这台具备双150瓦输出的后级,无论从外形还是声音的都做到了浑然天成的般配。ST-10这台后级的重点是独家专利技术的A D电路,拥有甲类输入级、D类输出级,这个A D设计可能玩家会想到法国帝瓦雷,确实是同样的理念,但帝瓦雷如果达到双10套的配置,起码是三倍价格了;另外一点区别就是,帝瓦雷用的是开关电源,而新派内部则是采用巨型的环牛,所以刚开始听到ST-10的时候,也和意料中差不多,毫无传统D类的生冷感,反而是那种高端AB类感受,细腻清爽!但实际的力度和控制力,则比150瓦的AB类更为出色。随着热机温度逐渐上来后,ST-10的音色又变得温润起来,越热越好听!

心得一:特别版的煲箱时间比普版更短,更加容易进入状态

记得ATC更新换代到目前的scm 7第三代的时候,我很兴奋的做了详细介绍,记忆犹新。但ATC有难煲和大吃的特点,让很多玩家感觉买得起箱子玩不起功放,而特别版价格贵出一万元,会不会变本加厉呢?很庆幸的是,特别版开声就有开阔的音场和准确的定位,除了低音紧点,声音也不会生涩,和普版的刚开声时又紧又涩完全放不开的表现对比,完全大不一样!这要感谢特别版的单元,是经过老化后再精密配对的缘故,听几天基本就完全打开了,总体声音表现来说,端正中透露出一丝贵气。何为贵气?我的理解是:高音穿透力好,飘逸而带来的质感。我没有刻意去煲,每天也就是几个小时,中等音量,差不多一周样子也就稳定煲开!

心得二:特别版的三频表现完全碾压普通版,超越了我的预期!ATC向发烧友奉上了诚意之作

先说一下高音。二十几年前ATC开始在烧友里面火起来,刚推出家用版的时候,并没有把高音当回事儿,早期的音乐录音也不能体现出很出色的高频。随着现代录音技术的进步和单元的日新月异,ATC高音暗淡的问题逐渐被发烧友所诟病,于是家用版更新到第二代,使用入门级别的vifa高音,高音是不暗了,亮度和延伸也有了进步,但是总觉得高音缺少厚度,和中低音单元不匹配,也基本没啥好评,毕竟是入门级别的高音。到了现在的第三代,ATC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高音单元完全是ATC自行研发,在足够的亮度同时,确保了厚度和衔接顺畅,所以即便是普通版也听起来毫无违和感了。然而,烧友对音质的苛求无止境,普通版的scm 7、11和19这三款书架箱,在高音的速度和细节来说,都是“意犹未尽”, 一旦和那些拥有出色高音的箱子比较起来,表现很多弦乐和类似吉他弹拨时,泛音少或延伸不足的问题就会显现。当然,价位毕竟摆在那里,要求太多也不现实,直到小7特别版的出现,再次让我领略到ATC高端系列调校的高频质感和出色的细节、延伸,原来单元潜力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啊!

谈起ATC的中频,可以说发烧友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甜美丰满加高密度,已经是ATC中频的代名词了,这里就把整个的中高音一直到中低音都说一下,因为优秀的中频也必须做到出色的过渡、衔接,小7普通版的中频已经可以足够让很多同价位乃至更高价位的音箱汗颜,那么,特别版有何不同?应该就是解析力的进一步提升,并将音染、箱声进一步降低,听感通透豁达,人声、绝大部分乐器的中频表现,都有一览无遗的完整度,不会因为口径偏小导致一些男声的中低音下不去,也不会因为是密闭箱子的关系使得低音的厚度削弱,总之两个字“完美”。普通版我可能会倾向于说男声表现相对更好一些,但是特别版真的达到了无懈可击,无论是空灵的王菲还是李娜那种高八度的嘹亮嗓音,还是区瑞强乃至赵鹏这类磁性厚重的中低人声,都能做到稳稳当当上的去下的来,没有夹杂过多的音染修饰(普版会更多些音染,实际上是模糊掉了一点细节表现力),做到了非常逼真的演绎,又厚又透明。实话说,透明度好的箱子很多,中频厚度好的在英国货里面也挺多,但是厚度和透明度结合完美,我以为高端ATC才能做得到。scm 7特别版让我感觉音箱完全隐形,口型随着歌手的切换,或大或小、站位或高或低,始终稳定聚焦在舞台中央。

按照通常认知来说,5寸口径、容积不大,还是个密闭状态,低音是不可能好的,也正是因为对普版的低音已经非常熟悉,我对特别7的低音并不报以太大的期望值,毕竟中高音已经达到了hi-end标准,低音只要能和普版7持平都已经足够出色了,但《炎黄第一鼓》的开声,让我眼前一亮,鼓皮清晰可见,劲道无比又弹性十足!Jim Keltner 即兴演奏的架子鼓《 Improvisation 》,活生生的就在面前演绎,酣畅淋漓的表现,非常过瘾啊!我的试音空间比较大,有二十多平加三米挑高,如果将这对箱子放在二米多挑高、二十平方左右的正常客厅,低音量就已经足够了,毕竟ATC箱子释放出来的能量很饱满很足够!

这样的三频表现,对于一个五寸密闭音箱来说,我除了会竖起大拇指外,已经不需要更多赞美了!

心得三:音场庞大,定位精准,能够看到见的音符画面和3D舞台感。

可能是得益于NuPrime双十套可以彻底激发出scm 7特别版真实水准的缘故,从音乐想起的那一刻,就对空间感做了很好的表达。就拿伶歌1专辑里面的《悯农》来说,背景的交响乐团远处伴奏清晰流畅自然,深邃开阔的舞台勾勒出来,近处的打击乐的敲击声粒粒分明,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直接可以清楚看到音符!真正做到了错落有致,此起彼伏。《虞美人》里面的几把乐器和人声,简直活灵活现的就在你面前长,甚至有一个来串门的烧友听后表示:“这不就是在你面前唱么,你看这歌手的头不就在这儿么,太真实了,我一时都不能接受,诶呀妈呀,还真的有点瘆得慌”!

心得四:瞬态反应出色,大动态铿锵有力,交响乐也有不俗表现。

俗话说的好,吃饱好干活。小7特别版保持了ATC任劳任怨的优良传统,也多亏了ST-10后级的力度,实打实的每声道150瓦,而且D类的效率特别高,实际上我在ST-10后级上获得的总体感受,如果仅凭经验,起码是一台单声道超200瓦的甲乙类才能达到同等的力度和控制表现力!传统认为D类可能会有一些生冷粗糙,尤其是高频的失真会大,早年我也玩过很多D类,听过都摇摇头觉得再等等吧,但是ST-10却无丝毫的违和感,毕竟是A类输入级,而且是巨型环牛供电,新派专利的电路设计把失真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所以听感十分细腻清爽,水分十足,配合厚度好的箱子,可以说是相得益彰啊!特别版小7在吃饱后,充分发挥了扎实的密度和对音乐那种娴熟的表现,能量随传随到,收放自如!《四季》中间表现夏季暴雨的片段,一般的系统可能会分析不过来,或者速度跟不上,而新派双十套推动的特别7没有半点软脚,速度表现游刃有余。再用比较变态的音乐,比如Tutti专辑第一首《Dance of the Tumblers》来测试,无论力度和速度都没有难倒,场面不乱,唯独口径偏小的缘故,还不够展现庞大的低音冲击和下潜……但,别忘记这只是一对五寸密闭箱子,能拥有逼真如现场的还原度,就已经是迈入hi-end级别了。

阿诗顿a5评测(评ATCscm7钢琴漆特别版)(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