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盘点华语电影最具人气和票房号召力的喜剧演员,你首先会想到谁?
“聪明绝顶”的葛大爷
癫狂不羁的星爷
狠人范德彪老师?
法令纹带戏的黄渤
囧得一比的“山争哥哥”
自带喜感的“肾疼叔叔”
除了以上几位,还有谁会第一时间闯进你的脑海?
宝宝王宝强
“屌丝男士”大鹏
“大保健王子”乔杉
郭德纲,小岳岳,东北F4... ...?
还是退隐的本山大叔?
说到女演员,宋丹丹,马丽,贾玲,张小斐,柳岩,鄂靖文... ... ?
是不是突然发现,华语电影里的喜剧演员其实屈指可数,而兼具表演功底和票房号召力的更是凤毛麟角。
曾几何时,我们毫不留情的嘲讽本山大叔的浅薄,郭德纲的庸俗,但我们也发现,春晚的语言类节目连演员自己都不觉得可乐了。
至于大银幕上,也只剩下了黑色幽默的宁浩,段子手韩寒,还有水准飘忽的麻花团队。
喜剧,首先得可乐,还得玩的高级。
这年头,让观众笑似乎比让观众哭更难。
冯小刚的京派段子,周星驰港味的无厘头,宁浩的黑色幽默,开心麻花的各种“玩梗”,看来看去,似乎都有点审美疲劳了。
而各大电影节的奖项,无论最佳演员还是导演,还有最佳电影和编剧,首先都颁给那些有艺术深度或社会影响力的作品,喜剧往往会因为娱乐搞笑,而被排斥在获奖名单之外。
商业上成绩斐然的冯小刚,虽然多年占据贺岁档头把交椅,即便有“戛纳影帝”葛大爷帮衬,却依然对奖项耿耿于怀(同期的张艺谋、陈凯歌、姜文,都已经手握各项国际大奖)。
甚至他还因为《唐山大地震》主演徐帆最终没有获得金马奖最佳女主而撰文抨击。
2015年,冯导凭借《老炮儿》封帝金马影帝,却自个儿在北京开演唱会玩嗨了去。
港片黄金时代“两周一成”的周星驰,和自己最近的金像奖也是“咫尺天涯”,以至于星爷在《大内密探零零发》里还借机自嘲了一把。
直到2001年的《少林足球》,星爷才获得金像奖的垂青,并最终收获最佳导演。
倒不是说电影节偏心,但喜剧作品往往难以打动评委,喜剧演员无论多么努力,却只能给观众留下一个“他很搞笑的”印象,至于演技,who care?
喜剧电影越来越难逗乐观众,喜剧演员也愈发稀缺,甚至喜剧演员也期望转型,以证明自己的演技。
更不必说,那些流量小花们,让自己牺牲形象,去扮丑和搞笑,那是万万不能的。
说到喜剧演员的转型,我们不得不提大鹏。
凭借“屌丝男士”出道,接连又推出《煎饼侠》、《缝纫机乐队》等爆款,甚至还有《我不是潘金莲》中的上佳表现,还有各种喜剧电影中客串,大鹏的努力和成绩有目共睹。
但他似乎不满足被定位成喜剧演员,于是接连出演了《铤而走险》、《受益人》,以求在角色上突破。
《铤而走险》不属于喜剧电影,在此按下不表。《受益人》则有明显的喜剧标签,更是宁浩“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2019年力推作品。
然而,最终的票房和口碑却不尽如人意,大鹏也未能借该片收获更多赞誉,反倒是柳岩在片中的一段表演,让“不少球迷成为真正的影迷”。
究其原因,不是大鹏的表演不努力,也不是制作团队偷懒,问题出在故事编排,以及大鹏角色的设定。
相信很多观众是抱着乐呵一下的心态来观看《受益人》,事实上电影前半部分喜剧效果确实营造的不错,但从大鹏和柳岩结婚,再到骗保圈套执行,影片就进入拧巴的状态。
一方面,制作团队期望复制《我不是药神》的成功模式,表现人物的苦难和无奈,不满足做一部简单的喜剧电影,刻意拔高电影的主题。
另一方面,大鹏的人物个性飘忽不定,缺乏必要的动机,被编剧和导演强行推进着来配合剧情的发展,人物形象始终不够立体,无法让观众代入更多的情绪。
其实,如果编导团队,打造一部纯粹的喜剧,让大鹏最后黑化,沿着喜剧的路子,让2个坏人的骗保计划被柳岩识破,最后翻船,或许更能让观众开怀一笑。
纯喜剧就低级了么?
说完了《受益人》,再来说说葛大爷挑大梁的《两只老虎》。
观众们对葛大爷那是爱护有加,主要葛大爷行事低调,人缘也好,更何况演技也是杠杠的。
虽然,大家不忍批评,但豆瓣6.3分的评分,已经表明观众的态度。
看完电影的人肯定会说一句,这TM是喜剧吗?
别着急,不是说本片是烂片,或者一无是处。
相反,本片还有不少意外惊喜,甚至有点超出期待。
但《两只老虎》真的不是喜剧片,甚至可以说是一部喜剧包裹下的荒诞悲剧。
导演李非曾担任过《闯入者》和《邪不压正》的编剧,当然也不是泛泛之辈。
《两只老虎》的童谣大家耳熟能详,“两只老虎,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
导演用一首看似简单的童谣来作为电影名,早已表明荒诞的意味。
影片讲述了三个故事(葛优和赵薇的爱恨,葛优对范伟的愧疚,葛优对过往的难以释怀)以表达救赎的主题,这已经不是喜剧了。
导演通过荒诞的故事,讲述一个曾经失败,落魄,而后崛起,又迷失的复杂人生。
这样的手法很高级,但故事却很低廉,也不那么搞笑,甚至撑不起剧情,最终为观众诟病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大家是奔着葛大爷的搞笑去的。
看完之后,除了乐呵几个小段子,然后不明就里,只能任由心中一万匹“草泥马“呼啸而过了。
不是说喜剧就不能玩手法,也不是说喜剧就不能有深度,但所有的喜剧还是基于故事的完整性与趣味性,简单说,要可乐(肥宅快乐水没气泡那还是可乐吗?)。
之所以拿这两部电影来说道,主要2者的标签都是喜剧电影,看完后却不那么可乐。
我们不禁要问,开开心心看个好笑的喜剧就那么难吗?
难,还真的难!
前面说了,让观众笑比让观众哭更难。
让观众哭,只要故事够煽情,配合音乐,就能让大家跟着抽泣。
君不见大大小小的综艺,总有那么几个全情投入的观众,眼眶湿润吗?
而让人笑,却需要很巧妙的设计。为啥郭德纲的相声逗乐,因为人家不到10秒,就能抖出一个包袱来。
为啥春晚的小品越来越无趣,因为只是在扒网络段子。
另外,喜剧和喜剧演员,有时候也被同行轻视,甚至喜剧演员都不免妄自菲薄。
还记得《演员的诞生》第一季,有媒体团成员就表示周云鹏的表演不入流,甚至直言二人转演员没有演技,导师宋丹丹不得不出来圆场。
喜剧演员的演技不被认可,喜剧作品不被电影节评委欣赏,而观众的期望和阙值不断提高。
低级趣味被质疑低俗,堆积段子也显得老套,原创越来难。
舞台表演和影视表演的差异,也让很多综艺节目大放异彩的演员到了大银幕却往往用力过猛,导演的调度水平,还有角色的设计也会影响演员的发挥。
编导团队不肯放低姿态来潜心创作,鼓捣出来的作品不是癫狂过头,就是不知所云了。
《圆桌派》里演员何冰也特别提到,什么是高级的表演?
撕心裂肺不一定就高级了,让人哭的不一定是好作品,但让人发自内心的哈哈一笑,却也足够高级。
好的喜剧,一定能让人开怀大笑,也一定票房可期。
至于是笑中带泪,还是引人深思,那是观众自个儿的事。
编导们好好打磨本子,演员们努力发挥,您用心了观众自然看得见。
另外就是喜剧里的讽刺,这就跟说相声一样,相声能否让人发笑,讽刺必不可少。
喜剧和相声一脉相承,我们提倡去低俗化,但不代表将喜剧或者相声里对现实的反讽剔除。
电影未必承担教化民众的重任,却也不能一味粉饰,失去辛辣的嘲讽,喜剧电影也就少了那股子风味。
看电影就图个乐,都端着,不累吗?
愿喜剧不再忧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