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福祸相倚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福祸相倚

这一章先是说明“无为而治”的好处:国家政治宽大浑朴,民风自然就会淳厚,然后又讲祸福、正奇、善恶的概念;在老子看来,祸福、正奇及善恶并不是绝对不变的,一旦时空条件发生改变,那么它们往往也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因此,做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也提醒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要从反面看到正面,也要从正面看到反面,要居安思危,因为世事变化无常。同时也警示我们做事情要慎重思考,许多惯性思维是很可怕的,好心干坏事的陷阱到处都有。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是糟糕的事情比比皆是。我们要学会积极的思维模式,因为事物是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并非非此即彼,有时候得到就意味着失去,失去也意味着将拥有新的机会。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原文及感悟(老子道德经五十八章)(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许多为政治国者都以为用“察察”之政,能带来“淳淳”之民,但结果适得其反,国家的政令越苛刻,要求要繁琐细密,百姓就越研究歪斜之道,钻空子的现象就越明显。这就是所谓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果政府不过多的有为,什么都管,因势利导,好像作为不多,但民生发展得会更顺畅。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屡见不鲜,本来小孩子不知道有些事情怎么回事,我们大人认真地规定不许他/她做,孩子反而好奇,去研究到底怎么回事情,结果倒是去做了。禁书常常更流行,因为我们给它做了宣传,引起更多人好奇,结果市场更大了。你会发现许多严苛的父母,什么都管,随时指责孩子,总是唠叨个不停,但孩子的坏毛病却不见少。所以教育专家说,不要过多指责孩子的缺点,因为这是一种反向的强化。这和老子的思想是一致的。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句话的道理中国人是耳熟能详了,我们几乎都会想起塞翁失马的故事。就是告诉我们要“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变形”,居安要思危,危中找机会。在本章中,老子还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哲学命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旨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灾难和幸福是相依相随的,谁也不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通过这句话我们知道,任何幸福的背后都潜伏着灾祸,但是灾祸并不是永远存在的,灾祸的反面就是幸福。我们都知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它讲的是一个老者失马复得,人们纷纷前来道贺,但是他并不认为这是好事。后来他的儿子从马背上摔下来,人们纷纷前来安慰,但是他也不认为这是坏事,所以并不感到悲伤。几天之后,官府前来征兵,他的儿子因摔伤而没有被征走。这则故事很好得诠释了老子的观点。由此可见,福和祸没有绝对的界限,为祸福而快乐或悲伤都是不明智的。所以,对于灾难和幸福,我们要学会坦然地面对,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才是人生的大境界。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原文及感悟(老子道德经五十八章)(2)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这几句和上一句联合起来,如果用股票的走势来解释,就比较容易理解。谁知道什么时候跌,什么时候涨呢?没有人知道,股票的涨跌是没有固定的规律的。涨得好好的突然就跌了,很好的绩优股也难以幸免。股民对股市的迷茫,不一直都这样吗?但可以肯定地是,上涨的途中随时都有跌的危险,下跌的过程中随时都有涨的机会,只要我们不贪心,不恐惧,不要找最低和最高点,还是可以赚钱的。老子的意思就是要见好就收,不要走极端,因为物极必反,物壮则老。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原文及感悟(老子道德经五十八章)(3)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为政治国也一样,什么事情都要留有余地,不可以搞一刀切,搞整齐划一,搞千篇一律。坚持原则是对的,但不能不近人情;有话直说是对的,但也要给人留面子;直来直去是对的,但也要有所顾忌;个性鲜明是对的,但不能咄咄逼人。总之一句话,就是做人做事,都要学会圆融,要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含蓄敛藏,宽容有度,才会得到大多数的拥护,才能走得更远更久。简单说:我们应该学会外圆内方。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大家一起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