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形容毒鸡汤的句子(一种时代的话语符号修辞)(1)

形容毒鸡汤的句子(一种时代的话语符号修辞)(2)

原文 :《毒鸡汤:一种时代的话语符号修辞》

作者 | 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李飞

图片 |网络

不倒的毒鸡汤

毒鸡汤是一种具有高度扩散能力的文化形态,由毒鸡汤、毒舌、毒舌语录、毒舌人设等元素构成。最近两年,一些自媒体贩卖焦虑,制造毒鸡汤,“毒害”年轻人,因其负面影响而被关停。但单纯关停某家自媒体,不过是少了一家毒鸡汤供应商。事实上,毒鸡汤不仅仅是自媒体的焦虑商品。毒鸡汤的制造和传播,有着广大网友的参与和推动,很多相关的段子、语录是匿名传播的。因此,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妨换一种问法: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为什么如此依赖毒鸡汤?

形容毒鸡汤的句子(一种时代的话语符号修辞)(3)

毒鸡汤的起源难以考证,但是毒鸡汤的流行和微时代的到来基本是同步的。毒鸡汤刚开始和毒舌人设有关,某些综艺节目的主持人或嘉宾,被打造为毒舌女王,进而出现了毒舌语录,同时,毒鸡汤也和这些毒舌语录相差无几,它们的面貌都是“反励志”“反说教”。大概从2013年开始,毒鸡汤的受众价值被发现,媒体开始迎合毒鸡汤趋势。

形容毒鸡汤的句子(一种时代的话语符号修辞)(4)

在2013年的央视春晚中,蔡明在小品《想跳就跳》的毒舌形象引起关注。之后几年的节目,她延续了毒舌人设,只不过,小品结尾必然要从毒舌回归到正能量。同时,在选秀节目、相亲节目、求职节目中,毒舌人设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到了2017年的《吐槽大会》,毒舌已经变成挥之不去的元素。一些专门“贩卖焦虑”的自媒体也火了起来。但是,此时的毒鸡汤依然是文化合谋的产物,而不仅仅是自媒体向受众贩卖的“精神传销品”。2017年左右,社交媒体上,王尔德、张爱玲等经典作家,被网友们从“毒舌”视角重新发现。

毒鸡汤的意义系统

不妨看一下“经典”毒鸡汤的表达方式。王尔德的“毒舌”语录最为典型的一句是:我年轻时以为金钱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东西,等到老了才知道,原来真的是这样。而张爱玲的“毒舌”语录流传最广的大概是这句:“你年轻吗?不要紧,过两年就老了。对于更多的毒鸡汤以及自媒体的爆款文,事实上,都可以用一个毒鸡汤段子来表示:我刚毕业,终于下定决心要在北京买房。我开始规划生活,购买理财产品,关注成功学大师,跟老板、同事搞好关系,经过五年的不懈奋斗,终于攒了十万块钱,加上我爸给的五百万,在北京买了房。在这个角度看,某些自媒体的爆款文章并没有独特之处,只不过用更为感性的方式演绎毒鸡汤。而毒鸡汤最为根本的特征,就是强调社会结构的不平等,社会分化的残酷性。也就是说,毒鸡汤要呈现的是所谓比“现实”更“真”的世界,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冷漠的、功利的、不平等的、弱肉强食的。

形容毒鸡汤的句子(一种时代的话语符号修辞)(5)

毒鸡汤的流行与后意识形态的主体状况有关。根据齐泽克的的说法,在后意识形态/晚期资本主义的世界里,一般的意识形态批评已经失去了其批判力,因为主体是自反性的主体。也就是说,主体会运用所学的社科知识,反思自己的处境。比如说,当我们指出,某种现象背后掩盖的是压迫性的社会事实,主体对此并不吃惊,因为他们始终知道这一点。后意识形态时代,主体会和意识形态,尤其是权力话语编织的价值体系,保持一种反讽性的距离,他们认为,“花里胡哨”的话语修辞背后,是赤裸裸的资源分配和占有问题。

形容毒鸡汤的句子(一种时代的话语符号修辞)(6)

在此意义上,毒鸡汤戳破了某种权力话语和资本话语共同构筑的神话。社会财富一直增长,科技进展突飞猛进。社会不断地告诉我们,只要好好努力,就能取得不俗的社会成就。毒鸡汤则提供了另一个面向,社会的结构分化似乎变得越来越严重,社会的阶层流动变得越来越困难,以住房为核心的城市居家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如果说那些励志话语总归是这样一句话:好好努力,你会成功的。那么,毒鸡汤的应对话语就是这样:好好努力,你依然是个屌丝。对个体来说,需要警惕的是,这种负面的表达容易让社会滋长颓废的情绪。

那么,为什么对神话的戳破需要以毒鸡汤的形式出现?

毒鸡汤的认同政治

齐泽克将认同分为两种:想象性认同、符号性认同。简单地说,想象性认同是对某种形象的认同,我们以这种形象显得可爱,这种形象代表着我们“想成为怎样的人”。符号性认同则是对某个位置的认同,别人从那个位置观察我们;我们也从那个位置审视自己,以便我们显得可爱。比如,某个女孩子有着对某种极端的女性特质的认同,她认同的形象是脆弱、温柔的形象,于是,她也如此表现;但是,在符号性认同层面,她认同的是父权/男权的位置,正是在这个位置的审视下,她的极端女性气质才显得可爱。

形容毒鸡汤的句子(一种时代的话语符号修辞)(7)

在数字资本主义崛起的当下,想象性认同伴随着孤独经济的崛起,似乎具有了不可撼动的地位。大众文化方面,想象性认同的崛起体现在各个方面。全球偶像初音未来,这个扎着马尾永远十六岁的“世界第一公主殿下”首先是一个声音合成软件,其后又被设计出漫画形象以及人设。就是这样一个虚拟偶像,她的歌曲一度几度登上各种流行榜单的榜首,她在东京、香港、上海、新加坡、洛杉矶的演唱会场场爆满,现场粉丝异常热情。前两年爆红的社交软件抖音,满屏都是可爱的形象,少男少女、猫猫狗狗,以及小孩子,这些短视频有什么叙事要素、视觉/听觉奇观吗?没有。只要“我们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就能获得快乐。甚至,名字里也包含着变化。从“建国”、“国庆”,到今天的“紫萱”、“梓涵”,从“国家”位置发出的符号性认同,被从个体出发的想象性认同所取代。这种变化已经意识到。一方面,权力话语越来越借用二次元的逻辑来争取青年的认同;另一方面,资本也不断地通过“人设”将想象性认同纳入到消费逻辑。

但是,想象性认同错过了一些东西。它可以建构虚假经验,但没有办法传达主体有关社会困境的真实体验。而权力话语传递的和谐,被后意识形态主体体验为“虚假意识”。毒鸡汤,恰恰就是在这时候填补认同需求。主体需要一种阐释困境的方式,以调整自我和社会的关系。因此,一家自媒体可以倒掉,但是毒鸡汤还会顽固地生存下去。不可否认的是,这么做就是在“解构”,不过是所谓后现代主义的继续。

形容毒鸡汤的句子(一种时代的话语符号修辞)(8)

与此同时,意识形态并没有失效。正如齐泽克所说,意识形态作用,并不是让主体不相信其“内容”,而是让主体服从其“形式”。形式上的服从,会自动产生信仰。循着齐泽克的思路,再回到毒鸡汤的典型表达模式:好好没努力吧,经过努力你会发现,你依然是个屌丝。“…,依然/但是/不过…”这样一种拜物教思维,暴露了主体的隐秘的认同位置。这是一个极度认可“秩序”的视角,不妨称为之秩序拜物教。“…,依然/但是/不过…”是一种普遍的秩序拜物教:“出手打熊孩子是不对的,(但是)我想说打得好”;“这个社会,金钱、权力、关系决定一切,但是这就是事实啊”……我们可以看到,即使自反性主体具备了刺穿“虚假意识”的知识和能力,但是主体依然屈服于拜物教式的话语和思维方式,而形式则述行式地产生了对“秩序”的信仰。也就是说,毒鸡汤刺破神话,并不是为了批判神话,而是为了认同神话背后的由权力和资本主宰的社会秩序。最终,毒鸡汤的完整逻辑是这样:你可以很努力,但你依然是个屌丝,那你何不认可屌丝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人们安于现状,失去奋斗的动力,进而是社会结构更加固化。因此,我们需要理性而清醒地面对毒鸡汤。

文章首发于社会科学报微信平台,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文章

知识付费:不能只是一碗“鸡汤” | 社会科学报

美国大学生为什么比父辈更焦虑? | 社会科学报

青年 | 生活在哲学的凝视下——逃离“焦虑”的深渊

形容毒鸡汤的句子(一种时代的话语符号修辞)(9)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shekebao/

长按二维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