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珠心算的涵义(——是什么?),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珠心算主要学什么内容?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珠心算主要学什么内容(珠心算涵义特点揭秘)

珠心算主要学什么内容

一、珠心算的涵义(——是什么?)

定义:珠心算,是一种心算法,是在大脑中以算珠表象为载体,运用珠算法则进行心算的方法,俗称“在脑中打算盘”。熟练后计算速度要超过电子计算器,其速度之快非常惊人,往往只要听到题目报数,或自己看到计算题型,算者即能将答数脱口而出,或立即写出。所以珠算式心算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一种计算技术。

心理学原理:珠心算的形成其实质是—种心理活动,除了人们的个别差异及情感、意志等因素的影响外,主要是通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实现的。当使用者能熟练操作算盘,经过程序化语言→操作方式→定量的练习,发挥左右脑思维的整体效应,并透过脑细胞的滋长,将算盘的盘式,档次及珠子的浮动变化描绘到脑子里,并逐渐摆脱实物操作(打算盘)和外部骨骼肌肉等形体动作的限制,达到高度完全的“内化”,最终形成一种其运算过程的生理心理机制。

计算特点:

珠心算具有按群计算、“五升十进制”并具有的运算模型特点,能帮助学生对数概念的掌握,克服了学生逐个数数的现象。

二、珠算和珠心算的起源和发展(——从哪里来?)

1、珠算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通过一定的运珠规律及口诀,用来计算多位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计算、开方等题型。

(1)萌于商周 —— 西周陶丸

岐山凤雏遗址出土的隐丸时代为西周。凤雏遗址出土陶丸计86粒,其颜色有青、黄、白三种,另外还有泥丸(未经烧制),呈土黄色;其形状大多为圆球形,个别为椭圆球体,最大的直径为2.55厘米,最小的直系为1.19厘米,直径多为2厘米左右;其质地大多为细泥质,个别夹杂有细砂、云母。陶丸表面的磨擦、滚动痕迹不甚明显,而磨制、刀削、指纹痕迹清晰可见。

(2)始于秦汉 ——《数术记遗》

徐岳(?——220),字公河,东莱人,东汉时期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

书中载有命数法和算筹、心算以及其他各种计算共十四种。

《数术记遗》介绍了我国古代14种算法,除第14种“计数”为心算,无须算具外,其余13种均有计算工具,分别是:积算(即筹算)、太乙算、两仪算、三才算、五行算、八卦算、九宫算、运筹算、了知算、成数算、把头算、龟算和珠算。“珠算”之名,首见于此。

现传本为南宋鲍瀚之刻本(公元1212年),保存在北京大学图书馆。

(3)成于唐宋 ——《谢察微算经》《清明上河图》

《谢察微算经》这部书中的“用字例义”,记载如下:“中,算盘之中,上,脊梁之上,又位之左。下,脊梁之下,又位之右。脊,盘中横梁隔木。商总,合用商开之法于盘中。”以上用字例义只有珠算盘才适用,人们以引作为北宋已有有梁穿档算盘的史料。如果此说成立,那么《谢察微算经》则是第一次记载“算盘”一词的古算书。

(4)盛于元明 —— ……

乾坤一担图》:元初王振鹏

《辍耕录》: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第二十九卷《井珠》,引当时谚语形容奴仆说:“凡纳婢仆,初来时曰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曰算盘珠,言拨之则动;既久,曰佛顶珠,言终日凝然,虽拨亦不动。”后人称此为“三珠戏语”。把老资格的奴婢比作算盘珠,拨一拨动一动,说明当时的算盘已很普及。

《元曲选》:庞居士误放来生债中的“去那算盘里拨了我岁数”的唱词。

《算盘诗》:宋末元初诗人刘因的《静修先生文集》中有一首以算盘诗,内容是这样的:“算盘:不作瓮商舞,休停饼氏歌。执筹仍蔽簏,辛苦欲如何?”这是我国第一首以“算盘”为题的诗。

《魁本对相四言杂字》:最早绘有算盘图的图书。

《九章详注比类算法宝鉴》:明代吴敬撰,最早记在了珠算加减口诀。

《算学新说》:明代朱载堉撰,提出81档打算盘进行开平方和开立方的计算。

《算法统宗》:明代程大位撰,流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家和地区。

2.珠心算

——21世纪,珠算升华成珠心算科学,获得世界范围的普遍认识,成为中国珠算划时代的转折,被世人称作“开发人类大脑潜能的新科学”。

3.珠心算与珠算的关系

珠心算是珠算进一步的演变,在计算方法上珠心算与珠算完全相同。

不同之处,珠心算靠脑子里直接记忆“映象珠”的形状来运算;珠算则是依赖算盘运算显示盘面算珠的计算。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学珠算的运珠,先打好珠算的基础,并熟练地记住运珠状态,再进而改变为记忆的方式。

三、学习珠心算的教育功能。(——为什么学?)

珠心算的操作是一个多种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协同作用的过程,计算时,需一边瞬间记数,一边虚珠映像,一边模拟拨珠,一边珠像内化,眼、耳、口等器官的密切配合, 它激化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空间想象力等来完成运算任务,促进了与其紧密相连的大脑皮层相应部位的发育,能提高了小孩子的智力水平。

1、三十四份群众性对比实验测试研究成果,证实珠心算教育对开发儿童智力潜能有显著作用,表现在以下九个方面:注意力增强、记忆能力提高、增强了思维能力、发展了独创性、显著提高了阅读速度、文理科学业成绩好、智商提高、学习珠心算提升的脑力能长期保持发展有后劲、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普及性强。

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承担的《珠心算教育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作用研究》成果,充分证实其显著作用。13所小学的实验班和对照班,经过4次测试取得17.6万个数据,表明为期三年的珠心算教育干预,非常显著地提高了实验班的五项智力指标,即非常显著地提高了实验班的智商、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表象能力,并显著地提高了小学1—3年级实验班数学、语文和英语学业成绩。3所幼儿园的实验班和对照班,学习2年,三次测试,取得1.7万个数据。测试数据表明,也有显著作用。研究报告已在《教育研究》2010年11期上发表。

3由唐孝威院士主持的浙大和中科大联合实验组承担的珠心算教育“脑机制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此项研究取得5项重要成果,重点汇报其中2项突破性成果。一项是珠心算的神经机制与普通心算有差别。珠心算儿童进行数字加工是在视神经通路上完成的,此神经通路原本没有计算功能,由于珠心算学习训练而生成强大的计算能力;而普通儿童心算是在语言神经通路上完成的。另一项是珠心算儿童与普通儿童在脑白质一致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脑白质由大脑皮层各部之间(回与回、叶与叶)的联系纤维、大脑皮层与下级中枢之间的联系纤维以及大脑两半球之间的联系纤维(胼胝体)组成,是大脑的神经网络。运用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自动采取数据,比较珠心算组和对照组(各25人)脑白质中的“各向异性分数”(能反映神经纤维完整性,通常被视为脑白质健康程度的一个指标)。实验结果,各向异性分数骨架(主要神经通路)平均值,珠心算组为0.44,对照组为0.42,珠心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基于像素统计分析表明,在脑左侧枕叶—颞叶联合区、前运动区投射(大脑皮层与下级中枢之间的联系纤维,也是神经通路)、胼胝体后部和中前部4个部位的“各向异性分数”,珠心算组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现珠心算儿童主要神经纤维的“各向异性分数”全脑平均值同数字记忆广度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以上数据分析表明,珠心算学习能提高儿童的工作记忆容量,同时能加强视空信息处理相关的神经通路的发展。以上研究成果形成两篇论文,一篇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荷兰出版的《生命科学快报》上,一篇发表在美国出版的《脑成像》刊物上。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014号(教育类003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提案〔2019〕第8号

您提出的《关于将珠算重新纳入小学数学课程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是相关要求已有机融入小学数学课程。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在数学课中明确要求学习珠算,小学1-3年级,“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同时,强调教材编写要渗透数学文化,介绍《九章算术》、珠算等,使学生“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人民教育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等三、四年级数学教材,均对算盘进行了详细介绍,说明算盘发明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算盘在生活中的应用,会用算盘记数。

二是在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珠算教学。目前教育部正在组织进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主要考虑有:将珠算作为中华数学文化的标识,而不只是一种技术,在课程教材中予以强化,加强对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推进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引导学生选择包括珠算在内的多种计算方法进行学习,提升计算思维能力;鼓励学校开发有关校本课程,满足部分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学习珠算的需要。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和关心!

教育部

2019年9月16日

声明:本公众号尊重原创,素材来源于网络,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