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前言-精品欣赏-逐字逐句解读

前言

《滕王阁诗》是附在千古名赋《滕王阁序》序文的后面诗作,作者是王勃。这首诗是对赋的全面概括、总结。

唐高宗上元三年,公元676年秋,二十七岁的王勃,去交趾探望父亲,途径洪州,赶上都督阎伯舆新修滕王阁落成,恰巧重阳节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来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并即席作赋《滕王阁序》。

滕王阁八句重点句子(逐字逐句解读名篇滕王阁诗)(1)

那么滕王阁始建于哪朝哪代?又是何人所建呢?

滕王阁,有江南三大名楼之称(三大名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始建于唐朝繁盛时期的永徽四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在贞观年间被封于山东滕州,故为滕王而得名。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重建29次之多,可谓屡毁屡建。

精品欣赏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逐字逐句解读

在解读之前,先普及一个小知识,在古代写诗词歌赋,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现在的古诗文标点都是现代人给加的。因此在古诗里一个逗号为一句,一个句号为一联。

滕王阁八句重点句子(逐字逐句解读名篇滕王阁诗)(2)

首联:“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注释:

1、江渚:江中小洲,这里指江边。

2、佩玉:古代系于衣带用作装饰的玉。

3、鸣鸾:即鸣銮,銮声似鸾鸟,因称。这里指卿大夫车前的銮铃,走起路来便会发出响声。

译文:

巍峨高耸、庄严肃穆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小洲,曾经佩玉、銮铃鸣响,华丽热闹的歌舞早已停止。

鉴赏:

诗歌以高阁凌空的非凡气势把读者引入胜境。一个“高”字、一个“临”字,写出了登临滕王阁的心里感受。接下来由高亢转入低沉。这里一切都好,然而已是物是人非,当年兴建此阁的人早已作古,豪华的宴会久已消歇。一个“罢”字,有如一道不可逾越的墙,留给人们的只是一种兴衰无常之感。

颔联:“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注释:

1、画栋:有彩绘装饰的华美屋梁。

2、南浦:地名,南昌市西南。

3、西山:山名,一名南昌山。

译文:

早晨自南浦飘来的云,轻轻掠过装饰华美的屋梁,傍晚

时分,西山的风雨又在吹打着珠帘。

鉴赏:

诗歌读到这里,使读者感觉到诗人的更加发挥。滕王阁极少有人游赏,那么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在朝朝暮暮陪伴着画栋珠帘了。所以这两句不但写出了滕王阁的寂寞,也写出了滕王阁的临远。

颈联:“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注释:

1、日悠悠:久远,每日无拘无束的游荡。

2、物换星移:形容时序和世事的变化。

3、潭:这里代指长江。

译文:

白云的倒影每日无拘无束、悠然浮荡在潭中的上空,时光易逝、世事变迁,不知度过了多少个春秋。

鉴赏:

至此诗歌已经从滕王阁的内部写到了外部,意境更加的开阔。日悠悠的闲云潭影、几度秋的物转星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是年华易逝,岁月无情,写出了“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的天光云影以及星移斗转的季节变化。

滕王阁八句重点句子(逐字逐句解读名篇滕王阁诗)(3)

尾联:“阁中帝子今何在?槛(jian四声)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

1、帝:帝王之子,本诗指滕王。

2、槛:栏杆。

译文:

修建这雄伟高阁的滕王如今在哪里呢?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流淌、日夜不息。

鉴赏:

诗歌的最后两句以“阁中帝子今何在”的人生短暂,映衬“槛外长江空自流”的悠长历史,长江不停地无情地流动,时间冷漠地永恒的流逝,人世间无论多么显赫的生命,都注定凄惨地悄然地逝去。

末句一个“空”字,概括收拢全文。也把悲伤之情感抒发到了极致,把消沉之思绪凝结到了顶点,荣华富贵为空、功名利禄为空、情爱道义亦为空,这也许就是世界万物的终期归宿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