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易 雪 康 岩 通讯员 张 艳 孔大儒 宋大壮

游客步入景区,要想真正领略这里的文化,单靠提前做功课、人生感悟显然力不从心。一个好的讲解员让人受益匪浅,尤其是在孔子故里曲阜,讲解员还是一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孔繁鹏从事文物讲解工作近三十年,从普通景点讲解员到如今的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基地现场导学,讲解内容也从单一的历史讲解,到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地延伸授课内容,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所热爱的事业。尤其近十年来,孔繁鹏更是用亲身经历感触着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进程,在新时代逐渐浸润到当代人的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人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求知若渴”。

历史上的曲阜孔家(我们的十年曲阜孔繁鹏)(1)

讲述人:孔繁鹏

(孔子第74代孙,曲阜市文物局原文博讲解员,现任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讲师)

说在口中的史书

积累、学习一样不能少

曲阜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目的地,也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有着丰富的文物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一名文物讲解工作者,不仅是这个城市优秀文化的传播者,更是展示这座城市热情好客、文明服务、礼仪之邦的一张名片。

1997年,我成为曲阜三孔景区一名普通讲解员。第一位游客的包容,让我非常感动。当时站在万仞宫墙下,我为这名游客讲解,但在讲解过程中感觉说话有些磕巴,整个人战战兢兢的。当时那位游客没有生气,激励我说:“小伙子,你还需要多学习啊。”这时的我才发现,拥有扎实的知识功底何等重要。

为提高讲解水平,我不断向专家、前辈和有讲解经验的老师请教、查阅相关资料。有时为了熟悉不同景点的知识内涵,熟练地掌握讲解员的肢体语言,只要一有时间,我就去景区实地学习,还悄悄地跟在别的游客后面,跟着其他讲解员学习。一路上,把自己不熟悉的或者不懂的内容记下来,回家后把问题弄清楚,自己再对着镜子一遍遍地熟记、一次次地试讲。

在我看来,讲解员不单单是一份职业,从中获得的眼界和学识不是其他职业可以比拟的。后来,我成为文博讲解组的一员,担负着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政要及国内外社团组织讲解服务的重大任务。有时任务多,一天要带两三批客人,整个三孔景区走下来,不仅两腿发胀,嗓子哑得说不出来话,但我依然发现,每每为他们讲述景区景点背后的典故时,很多人表现得更多似懂非懂,甚至有些不以为然。

也正是这种情况,我便思考:讲解词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我们“说在口中的史书”,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除了扎实的知识功底,是否还要将其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相结合,才能让游客们在我的讲解中了解和熟知儒家文化。

历史上的曲阜孔家(我们的十年曲阜孔繁鹏)(2)

游客的需求变了

讲解词更有“温度”

2012年,我发现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每逢寒暑假,游客群体中孩子的身影越来越多。有一次,在与一位带着孩子来游玩的游客交谈中我有了新启示。那位父亲告诉我,他从小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熏陶不足,孩子在学习时遇到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问题,无法回答。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带孩子来三孔能更加直观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感染。

也正是这次看似寻常的对话,我突发奇想地改变这次讲解内容的流程,不仅把停留在杏坛的讲解时间变长,更是把讲解内容进行了延伸。杏坛是为纪念孔子讲学而建,公元前522年,孔子三十而立,开始创办平民教育,收徒讲学,在我国教育史上,以私人身份从事讲学活动四十多年,影响最深远的。让孩子设身处地的感悟学习氛围是最直观的,也是最有效果的。

事后,我便思考要在今后的讲解过程中将传统文化与景点文化融为一体,让讲解词更有“温度”,使游客们在情景中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像在《论语》《大学》《中庸》《礼记》等儒家经典,不仅要说出来,更要从仪容、仪表、仪态做足功夫,例如在与游客交流之中的礼貌和礼节,从举手投足的行为肢体语言以及接人待物细节方面,都要让游客们充分体验到礼仪之邦的文明素养。

历史上的曲阜孔家(我们的十年曲阜孔繁鹏)(3)

从讲解员到导学

见证文化传承的变迁

2018年,我的身份又发生变化。我从一名文物讲解工作人员成为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基地“三孔”现场教学导学,日常讲解的景点成为政德教育课堂,所面对的讲解对象从游客变成各级领导干部,这对于处于不惑之年的我又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曾经烂熟于心的讲解词不可能再一成不变,要随着时代精神的变化而更新。以孔庙、孔府为例,我们设置6个教学示范点,平均一个点的时间控制在6至7分钟左右。

与给普通游客讲解不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输出更多的文化内涵,这需要把工夫下在平时。政德作为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将其融入到教学之中,这让我的心态也发生了改变。讲解词变成了课件,内容更多的是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改变讲解技巧将教学示范点古今结合,让学员们在修身立德、正心明道、清正廉洁等方面带来一些启示和启迪。

像在讲解“弘道门”时,曾经面对游客时,我更多讲解的是:弘道门之名始于清代,取《论语》中“人能弘道”之意。其本意是告诉大家每个人都应该发挥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将道发扬光大。如今我作为导学为学员们讲解时,我就会把将其内容与当代精神相结合,讲透“人能弘道”这句话的当代价值,如何增强志气、骨气、底气,才能在新征程中努力激发新作为、做出新贡献,才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期望。

近几年来,我们在不同教学示范点的授课内容也发生变化,例如,在一些现场教学基地之中,拓片、射艺、茶艺、古琴、活字印刷等体验课程比比皆是,可以让学员们在亲身体验传统技艺之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也标志着我们的讲解内容不仅从片面提升到宽度,在厚度上也有了质的飞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文物讲解工作者,传播孔子思想、弘扬儒家文化,一直是我坚定的信念。如今,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曲阜、济宁乃至全国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群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求知氛围越来越浓厚,一步步走来皆是不易,这也恰恰反映出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未来,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接受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在感知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能够对自身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一些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