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明天(4月18日),南京市符合条件的小学一、二、三年级也返校复学啦。至此,南京市符合条件的小学、初中、高中全面复课。

如何重启网课学习状态(从网课模式切换到)(1)

为了保障复学后的健康和安全,南京市各类各所学校进行校园防疫消杀、演练、全员摸排、核酸检测等充分准备工作,静待“神兽”归来。从“网课模式”切换到“校园模式”,你们准备好了吗?关于复学的相关注意事项有哪些呢?师生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为了孩子安全复学,他们时刻准备着

南京市清润小学进行了消杀、演练、全员摸排、核酸检测等充分准备工作——

校园全面清洁、预防性消毒

如何重启网课学习状态(从网课模式切换到)(2)

如何重启网课学习状态(从网课模式切换到)(3)

如何重启网课学习状态(从网课模式切换到)(4)

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如何重启网课学习状态(从网课模式切换到)(5)

如何重启网课学习状态(从网课模式切换到)(6)

全校师生及同住家人核酸检测

如何重启网课学习状态(从网课模式切换到)(7)

如何重启网课学习状态(从网课模式切换到)(8)

为确保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南京各校依据各级部门返校要求,发出重要提醒。

如何重启网课学习状态(从网课模式切换到)(9)

除了校园全面消毒、环境采样合格、防控演练到位、防疫物资充足等准备工作,南京市中山小学还向学生和家长发出了一份详细的“安全防护”清单——

一、早晨自检

1. 上学前在家自测体温,如实填写健康卡,体温正常就可以出发来上学了。

2. 若有发热(额温≥36.8℃时应复测腋温,腋温≥37.3℃判断为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报告病因等真实信息。凭医院排除新冠证明且发热等症状消失,身体痊愈后可返校。

3.带好相应的防护用品:3个口罩(独立包装或密封袋装好,建议戴一备二,不戴有呼吸阀的口罩)、消毒湿纸巾、干餐巾纸、建议带免洗洗手液(不带酒精)

二、出行防护

1. 上下学“两点一线”。

2. 正确佩戴口罩。

3. 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

4. 途中不去其他公共场所。

三、入校检查

1. 入校时,佩戴好口罩。在测温点(学校正大门)有序排队。排队时,请根据红色警戒提示,自觉间隔1米,并出示健康卡。待老师核查健康卡后,再通过测温仪,显示体温正常后,方可进入校园。

2.体温异常,由老师带至复测处复测,如有问题由家长带回。

3.上下楼梯注意与其他同学保持安全距离,不聚集,不哄闹。

4.进入教室前,按学校要求将自己的餐具放到指定位置。

如何重启网课学习状态(从网课模式切换到)(10)

四、在校监测

1. 进入教室后,按老师要求上交健康卡。

2.在校期间若身体不适,应第一时间报告老师。

3.按时晨午检

五、规范隔离

1. 因病缺课或隔离期间,每日向班主任汇报健康状况,及时回复学校追踪。

2. 传染病患者康复或解除观察后复学,持医院病愈或解除隔离证明;

3. 过敏、哮喘等非传染病引起的咳嗽向学校提供医院证明;所有疾病患者康复的(退热48小时后,呕吐腹泻消失72小时后),经校医复核确认后方可回班。

如何重启网课学习状态(从网课模式切换到)(11)

六、个人卫生

勤洗手、勤洗澡、勤理发、勤修剪指甲;咳嗽或打喷嚏时避开他人,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不揉眼、抠鼻。疫情期间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学会正确的七步洗手法。使用洗手液(肥皂)及流动水清洗,时间不少于20秒。必要时可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揉搓手部。以下情况必须洗手:饭前、便后、体育课与运动后、触碰高频次接触公共物品(电梯按扭、扶手等)、接触动物后、感觉手脏时等。

七、校内防护

疫情期间,学生入校后做到全方位、全时段防护,佩戴口罩(体育课、就餐等除外)。

上课:尽量单人单桌,保持距离最大化,相互不交头接耳。

课间:规定范围内适当、适度活动,与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不串班不扎堆,不追逐打闹。

体育课: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与他人保持距离,避免交叉使用个人体育器材。

餐饮:餐前按七步法洗手。自带餐具、水杯,不与他人共用。

如厕:排队时自觉与人保持距离,不嘻戏打闹,便后按七步法洗手。

八、放学

1.整理书包,带齐个人所有物品,以便放学后由专业人员对教室进行消毒。

2.有序排队,行进过程中保持队伍整齐,与其他班级队伍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出现人群拥堵现象。

3.学校错时放学各班放学的具体时间与地点将由班主任按学校要求统一通知,并在疫情防控期间保持不变。

4.家长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指定区域等待,戴口罩、排好队、不拥挤,避免交谈。

5.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

6.离校后,及时回家,不在外逗留。

7.到家后,及时洗手、清洗与消毒相关学习物品。

九、健康生活

规律作息,坚持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保持10小时睡眠,保证营养,均衡饮食,不挑食、不偏食,适量饮水。注意根据天气和所处环境增加衣物,避免受凉或过热。平衡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如感恐慌或焦虑,及时向家长或老师倾诉,或向心理老师求助。

如何重启网课学习状态(从网课模式切换到)(12)

特别提醒

1.响应上级要求,做好各项防护措施。

2.不信谣不传谣,积极为孩子输送健康、正能量的疫情信息,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情绪变化,稳定家庭舆论,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3.及时关注班级群内消息,有任何问题请与班主任沟通联系。

如何重启网课学习状态(从网课模式切换到)(13)

复课前的准备,你们做好了吗?

“居家之后复学,总是伴随着各种复杂情绪,这是我们真实的感受,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需要否认和逃避。情绪调节方法有很多,运动、呼吸放松、与人倾诉、自我暗示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同学们可以多去尝试,掌握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南京市逸仙小学老师金秉蓉建议家长跟学生一起找找返校的好处:“比如,终于可以让眼睛放松一下啦!明确自己应当做的事情、列出一天的计划表、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欣赏美丽的校园……”

如何重启网课学习状态(从网课模式切换到)(14)

关于学习准备,可以这样做!

1、制定计划:由于疫情影响,原本的学习计划势必面临相应调整,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学习计划,让自己返校后更有方向感。注意计划要具有可行性且是循序渐进的,不能过度要求。

2、设定目标:我们要设立和调整期望目标,让近期的目标变得更加明确和清晰,真正做到目标切实可行,行之有效。比如完成一套练习,背诵一篇文章等。

3、自我奖励:可以准备一个目标小本子,在开始学习任务前先给自己许下一个奖励诺言,当自己完成计划内的学习任务后,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体验完成任务带来的成就感。还可以请家人和朋友帮助监督,激励自己。

如何重启网课学习状态(从网课模式切换到)(15)

对于从线上学习转为线下学习这件事,有人欢喜有人忧。当你们听到或者看到此类信息时是否会出现以下的感受,或者也会出现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呢?南师附小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张佳琦列举了一些——

1.终于上学啦!线上在家一个人学习,效率不高。回到学校和老师、同学一起学习,好开心啊!

2.上下学途中、学校里,人那么多。突然跟那么多认识的、不认识的人近距离接触,会不会让自己感染新冠病毒啊? 有点害怕哦!

3.宅在家中的这段时间,学习没怎么用心,从线上学习转为线下学习后一做小练习就会露馅,要是成绩下滑,多丢人啊!父母、老师会对我失望的,好担心。

4.线上学习中每天都与手机、电脑为伴,现在开学了,失去多次使用手机或电脑的机会,心里虽然觉得比较合理,但可能还存在着小小的遗憾哦!

……

“其实,疫情期间,虽然我们经历了紧张、焦虑、恐惧等一系列的情绪变化,即便恢复正常,有时还是会被拉回到过去那种不安的状态中,甚至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怀疑,进而产生一些不良情绪,这都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大家不必过分担心,而是要学会先接纳它,再去调整它。”南师附小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张佳琦分析道。

如何重启网课学习状态(从网课模式切换到)(16)

那么,从线上学习转为线下学习的初期,小朋友们如何做好自我心理状态调适呢?今天,南师附小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石光翠跟同事们准备了几个小妙招,一起来练一练吧!

一、心随境迁

从线上学习转为线下学习后,又是一个新的开始。这个时候,大家可以制定目标啦,在校学习的时间里,你的目标是什么呢?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好自己的心理节奏,制订合适的学习和生活目标目标,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重拾以前养成的好习惯,逐步过度到有规律的学校生活状态中。

二、肌肉放松法

首先,请选择仰面躺在床上或者舒服地坐在沙发上,握紧你的双手,握紧,再握紧;慢慢放松,再放松,完全放松。

接下来,请抱紧你的双臂,抱紧,再抱紧;慢慢放松,再放松,完全放松。

最后,请双腿伸直,绷紧你的脚背,绷紧,再绷紧;慢慢放松,再放松,完全放松。

三、自我对话法

游戏名称:自我对话

游戏目的:通过左右对话的形式,觉察我们是否把头脑中担忧的想法,当成了已经发生的事实在吓唬自己。

游戏操作:把一张纸对折分成左右两栏。在左边写出负面想法,之后在右边写出反驳左边的想法。如果针对右边刚写出的想法,又产生了负面的抵抗想法,再把它写在左边,然后在右边再次反驳,以此类推,直至左边实在“无话可说”,总以右边的积极想法作为结束。

如何重启网课学习状态(从网课模式切换到)(17)

南师附小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石光翠鼓励说:“歌德告诉我们:没有人事先了解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力量,直到他试过以后才知道。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小战场,在这个战场上,我们都需要学会听从组织安排,学会自我调适,学会合理调整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让春日的阳光照进我们的心灵和校园。心理的这场战役,需要我们共同来打赢!”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葛灵丹

图片由各校提供

编辑: 蔡姝雯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