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双节假期刚过,自主系中的两大集团:长安汽车和吉利汽车,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放出了9月销量榜单。

博越cs75的销量(9月销量还看SUV博越再破2万)(1)

根据两家公众号上公布的数据来看,长安汽车集团9月销量达到205543辆,同比增长28.6%,其中,长安系的中国品牌汽车不出意外占据大头,9月销量达到153039辆。吉利汽车9月销量达126365辆,同比、环比均大涨达到11%。

博越cs75的销量(9月销量还看SUV博越再破2万)(2)

那么,仔细看看两个品牌各车系的表现,又有何亮点呢?

吉利博越VS长安CS75

月销都过了2万,两者孰强孰弱?

关注乘联会的SUV畅销榜单,近期常常会把焦点放在长安CS75和长城哈弗H6上;但其实,自去年9月后,吉利博越的销量也在悄然上攻。

刚刚过去的9月,吉利博越销量达到20925辆,再度突破2万大关。按照此前乘联会的排名来推断,它将继续稳住TOP5的位置。

博越cs75的销量(9月销量还看SUV博越再破2万)(3)

长安CS75月销达到25724辆,相比7-8月增长明显。

回看2019年下半年,吉利博越除了2019年12月外,6-11月均未突破月销2万。去年9月,吉利博越推出2020款车型;今年9月又推出百万纪念款——表面上看,也算一年一出新,但相比长安CS75 PLUS的颠覆性上市,吉利博越的新车还是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博越cs75的销量(9月销量还看SUV博越再破2万)(4)

同样是去年9月上市,长安CS75 PLUS一入市就一举将长安CS75系列带到2万台以上,在它之前,长安CS75只能维持月销过万的样子;今年,它也如约更新了2021款车型。

抛开两款车本身的比较,另一个有意思的观察在于终端价格。长安CS75 PLUS上市一年以来,终端价格几乎没有松动(官方指导价为10.69-15.49万),2020款也没什么明显优惠,在当下车市中,这种情况实属罕见。

博越cs75的销量(9月销量还看SUV博越再破2万)(5)

而笔者在某垂直网站上看到,即便是刚上市的2021款吉利博越(官方指导价为8.88-11.68万),其经销商参考价普遍下浮1万——由此以来,吉利博越其实和长安CS75 PLUS已经不处于同一个细分市场区间内,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预算和实际需求各自选择,已不存在太多的正面竞争。当然,两者在造型、空间和配置梯度上,本来也存在不少的差别。

吉利ICON VS长安UNI-T

主线和副线,两手都抓,谁更硬?

再回到年初看一看,自主系中的两大新热车型就是吉利ICON和长安UNI-T,吉利ICON的上市节奏比长安UNI-T大概要整体早小半年。笔者相信,推出这两款车,两个厂家是拿出了十足勇气的,因为,从模样上看,两个车真的都很奇特……两车上市前后的宣传阵仗也很大。

博越cs75的销量(9月销量还看SUV博越再破2万)(6)

在吉利汽车的9月榜单中,吉利ICON的销量为3600辆,算是稳住了6-8月以后的3000 态势,最后一个季度还有希望突破4000大关。之所以笔者会有此推断,是因为今年9月,吉利ICON又悄悄加推了两款配置更加亲民的车型,将价格下探至10万元以内。而且,目前显示,终端普遍还有3000元的优惠。

博越cs75的销量(9月销量还看SUV博越再破2万)(7)

因此,按照年底厂商冲量的阵势来看,吉利ICON的销量可能还有一定上涨空间,不过不会出现质的飞跃,因为其独特的外型和三缸发动机,会把很多古板、传统的消费者拒之开外。有一种说法是,吉利汽车推出这款车本来就不是为了走量,而是为了满足一小部分人的个性化需求。

长安UNI-T刚冒出消息时,不少同行喜欢将之和吉利ICON做比较。不过从长安汽车9月份公布的销量来看,这款车已经成为了继长安CS75 PLUS之后的又一爆款,单月销量已经破万,和吉利ICON也不是一个量级了。

博越cs75的销量(9月销量还看SUV博越再破2万)(8)

相比较而言,长安UNI-T将一些新锐的设计元素更多放在了细节上,犀利而流畅的线条造型相比方盒子式样或许还是显得接受度更高点;它在动力及配置上也有强大的长安技术背书,属于稳中求进的那一类,且和长安CS75 PLUS形成了足够的差异化,避免了内部打架。

吉利大豪越带来的启示

上市三月,月销破6000

其实,在吉利的这期销量榜单中,除了领克的大卖,吉利豪越也算是一大亮点:今年6月上市,9月销量达到6648台。只有三款配置车型,定价在10.36-13.96万,作为一台全新的中型SUV,能取得这个成绩已经不错了——而且,笔者觉得,这款车并非大和便宜那么简单。

博越cs75的销量(9月销量还看SUV博越再破2万)(9)

此前,《车业杂谈》曾多次评价、评测过吉利豪越。在同质化严重的当下,吉利豪越是一款特点很鲜明的车型:够大(车长4835mm、轴距2815mm),全系均为自动挡,1.8T动力够用,价格也不高。配置方面,这款车也拿捏得比较好,中配车型就能拥有胎压显示、倒车影像、定速巡航、全景天窗等,高配还有一系列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这样的车,对于低线市场而言,依然是村镇及个体户的商乘两用必需品;至于它的扭力梁后悬等比较平淡的地方,就不必“吹毛求疵”了。而且,三个款型选择,价格、配置梯度非常清晰,对于终端而言,卖起来轻松,买起来清晰。

博越cs75的销量(9月销量还看SUV博越再破2万)(10)

这并非是吉利汽车全新开拓的新细分市场,相反,这个领域曾经是诸多国产SUV/MPV车型的重要领地,但此前价格多聚集在10万以下,经过2018-2019一轮洗牌后,这个市场被视作已经萎缩。吉利凭借强大的产品运营能力再度出新,却恰好说明:低线市场仍有一定的消费升级渴求,定位准了,时机对了,仍然会有销量。

当然了,消费端看到的全新车型未必对于厂家而言就是全新平台开发的,这里不再深究——总之,这款车对于吉利汽车而言应该是赚到了,或者说是买方/卖方的双赢。

写在最后:截至发稿,长城汽车的9月销量暂时还未发布,但说起SUV,长城汽车必然是要打开另外的局面了,后面我们再议。随着第三代哈弗H6的上市,其SUV一哥的地位大概率是很难被撼动的。但不可否认,SUV的新一轮竞争格局已经冒出了硝烟味,而部分车型的阶段性销量并非是我们观察品牌力的唯一指标,对于长安、吉利、长城这三家自主车企的SUV车型,你有什么看法呢?可以留言告诉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