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刷朋友圈、上班发邮件联系客户、午饭后刷个微博逛下淘宝......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占据了我们生活的重心。尤其是当下“无钱包时代”的来临,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账户进行支付交易。人们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网络财产,除了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账户里的财产,还有微信、QQ这些包含了很多个人信息甚至隐私的互联网财产。

亲人去世后如何继承支付宝(人离世之后微信)(1)

显然,改变这一切的是互联网。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早已与互联网紧紧捆绑在一起。从个人信息到生活轨迹,互联网记录了许多连家人都不清楚的信息。但大多数人都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自己突然离去,这类信息该如何处理?微信、qq、支付宝等“互联网遗产”怎么办?

互联网遗产是什么?

互联网遗产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的网络权益和财产,包括账号、密码、图文、音视频、虚拟货币、网上店铺、游戏装备等,也称为数字遗产。

现实中有许多人有记录社交、支付宝等帐号的密码和注册信息的习惯,以防万一。但只靠用户的个人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互联网的威力就在于它将所有人都联系在一起,每个人的个人行为都不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

雅虎日本曾在14年推出一项名为“Yahoo Ending”的互联网“临终服务”。通过它用户可提前给多达 200 人设置自己的临终留言。一旦用户离世,雅虎会将这些留言发给指定的收件人。除此之外,雅虎还会注销死亡用户的账户,删除其在雅虎盒子中存储的文件、照片和视频。

同时,雅虎还和一家丧葬公司进行了合作,为用户提供葬礼、入殓、火化等一系列额外服务。真是良心的一条龙服务有没有?

雅虎的这项服务是互联网遗嘱的创新,它给互联网用户提供了新的遗产解决方案。但也有人质疑雅虎的设置过于简单粗暴,一旦系统认定用户死亡,那么关于他的账户资料会全部被删去,不可以传给亲属,或者是将它公开。

而更大的问题是,所有这些服务都有一项前提,那就是认定用户已经死亡了。然而,互联网公司又该如何判定用户的死亡呢?

死亡证明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吗?

亲人去世后如何继承支付宝(人离世之后微信)(2)

不同于死亡通知书,死亡证明并不是关于死亡的鉴定和证明,而更像是个死后授权。有了这个授权,就可以将过世亲属的账户处理权转到自己名下,不管是个人账户的注销还是个人信息的转移,都只要验证自己的身份就好。

要开死亡证明却并不比停掉死人的手机简单,尤其是每个国家每个区域各有各的复杂之处,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也开始以保护用户为名,将自动删除用户信息写入系统代码和公司条例,比如支付宝就规定如果用户连续12个月不登陆,系统就会自动将用户信息删除。

亲人去世后如何继承支付宝(人离世之后微信)(3)

同时,为了保护互联网帐号的独立性和私密性,大多数公司都规定,帐号是不允许转赠和继承的,但像支付宝这样涉及到用户财产,以及理财服务的帐号,相关财产和权益是可以继承的。

支付宝相关人士表示:“只要按照《继承法》相关规定提供必要的手续,支付宝里的钱都可以依法继承。”此外,继承财付通账户的余额就与继承银行账号中的财产一样,有被继承人遗嘱的,需要提供遗嘱,以及公安机关开具的继承人和被继承人关系的证明。

至于余额宝账户资金和在网络上购买的基金或股票,也同样都属于公民的合法个人财产继承。根据相关的规定,只要向银行或基金公司提供必要的证明,都可以实现过户继承。

如果对当事人有哪些互联网财产不知情,可以通过查询银行交易流水记录、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或人民银行追查网络遗产。

亲人去世后如何继承支付宝(人离世之后微信)(4)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

对于“互联网遗产”世界各国如何处理?

英国:11%受访者将密码写入遗嘱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的研究人员与一家名为Rackspace的网络公司合作,对2000名英国成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约1/4的人在网上有价值不低于200英镑的财产,这些财产的形式可能是视频、音乐、电子书和照片等。近1/3的调查对象认为,200英镑这一数额足够大,应由亲人继承;11%的调查对象已经把密码写入遗嘱。

亲人去世后如何继承支付宝(人离世之后微信)(5)

美国:为“数字遗产”立法

2010年,美国俄克拉何马州通过了一项法律,为网络遗产正名,保护网络遗产归属,将网络财产也纳入遗嘱执行范围中。2014年8月,美国特拉华州众议院通过了《数字访问与数字账号委托访问法》,法律规定:家庭成员、遗嘱执行人以及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死亡后,有权控制被继承人个人的数字账户或社交媒体账户。这些数字遗产包括被继承人的邮箱、社交网络账号等。新立法对于这些虚拟资产的保护非常类似于实物资产。

亲人去世后如何继承支付宝(人离世之后微信)(6)

芬兰: “数字遗产”可继承

芬兰电信管制机构FICORA公布了一项法规,规定被继承人死亡后,其近亲可以继承其数字遗产。FICORA称,电信运营商有权向继承人披露管理“数字遗产”所需的相关识别数据,以及用户名、密码等。

随着第一代互联网用户进入老年阶段,在未来的20到30年内,关于互联网遗产的讨论势必越来越多。毕竟,互联网遗产的继承,并不是通过一句简单的删除或转移就可以实现的。但由于网络虚拟产品的遗产继承问题比较复杂,目前还没有系统、规范的网络财产继承方面的立法,互联网遗产的继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U友u10021

本文由U友官网(www.uyou.com)提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