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刘虹辰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福田新30年的起步之年。作为首善之区,为推动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着力补齐深圳中心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福田区率先以高标准、高品质、现代化的“首善特质”创新开展了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规划及标准研究工作,编制发布了《福田区公共服务设施标准与规划指引(2021-2035)》(以下简称“福田标准”),大力推进福田辖区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标准化和均等化来撬动民生“大幸福”,支撑福田建设成为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全面提升人民可体验、可触摸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全国基本公共设施规划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福田经验”。
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福田标准”涉及九类公共服务设施
《福田区公共服务设施标准与规划指引(2021-2035)》(以下简称“福田标准”)是由福田区政府物业管理中心牵头研究与编制,该标准结合福田区实际情况,将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分为九类,即社区管理服务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养老服务设施、教育设施、文体设施、小型环卫设施、小型消防设施、小型通信设施、社区快递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目标,合理确定服务半径。综合考虑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范围、服务人口规模和行政挂历事权情况等,将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区级、街道级、社区级。其中区级公共设施服务全区范围;街道级、社区级公共设施重点打造15分钟-10分钟-5分钟社区生活圈,其中街道级设施主要服务街道层面,服务半径宜控制在800—1000米,社区级公共设施主要满足社区基本需求,服务半径宜控制在300-500米。
“福田标准”包括总则、发展基础、目标理念、福田标准、规划指引、实施保障六个章节,根据分项预测法、环境承载力法等科学预测福田区人口增长,并以此为依据对九类公共服务设施分别进行了近期目标(2025年)和远期目标(2035年)的规划指引,整理如下:
(一)社区管理服务设施
构建内容丰富、便捷易达的社区服务网络,建立高效复合的便民服务中心,提供精准的基层党建服务,满足市民多元的生活需求。
近期目标:规划近期通过租用、购买物业和城市更新项目配建等方式增加社区警务室用房面积0.8万平方米,总规模达到1万平方米;增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社区管理用房面积11.4万平方米,总规模达到12.4万平方米;增加残疾人康复室用房面积2.9万平方米,总规模达到2.9万平方米。
远期目标:规划社区管理服务设施配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管理用房、社区警务室总用房面积指标远期达到80平方米/千人以上,残疾人康复室用房面积指标远期达到20平方米/千人以上,总规模达到24万平方米。
(二)医疗卫生设施
优化全区社康服务资源配置,提升社区基本医疗服务水平。落实基层医疗集团的“强基层、促健康”功能定位,加强医防融合,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形成全面覆盖、适应需求、功能完善、布局合理、通达便捷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市民健康。
①区属医院
近期目标:规划区属医院近期增加1600张床位,总床位达到4000床,区属医院千人床位数达到1.5张/千人标准以上。
远期目标:规划区属医院总床位远期达到5000床,区属医院千人床位数控制在1.5张/千人标准以上。
②社康机构
近期目标:规划社康机构总用房面积近期增加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到20.7万平方米;数量为90个社区级社康中心、27个区域级社康中心,达到“一社区一社康中心,一街道一社区医院”的结构标准。规划新增社康中心21个,优先满足社康中心用房面积严重不足社区的用房需求,其他社区可结合相应的城市开发项目适当进行新建和扩建。
远期目标:规划社康用房数量达到105个社区级社康中心,33个街道级社康中心,总面积远期达到24.6万平方米,其中社区级社康中心用房面积指标远期达到“75平方米/千人”以上。
(三)养老服务设施
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实现养老服务全面覆盖。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形成制度完善、规模适度、运营良好、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养老服务格局。
近期目标:福利中心二期规划用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000张。规划老年人托养中心设施用房面积近期增加7.8万平方米,总面积达到10.5万平方米;数量为81个社区级设施、11个区域级设施,达到“一社区一社区级老年人托养中心,一街道一区域级老年人托养中心”的结构标准。老年人托养中心覆盖全区总计92个社区,规划64个社区新建老年人托养中心,28个社区扩建或落实更新项目配建的老年人托养中心。
远期目标:社区老年人托养中心用房面积指标远期达到70平方米/千人以上,总规模达到16.8万平方米。
(四)教育设施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统筹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坚持规模质量双提升,适龄儿童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打造与先行示范区地位相匹配的基础教育高地。
①中小学
近期目标:规划小学班数近期增加896班,建筑面积增加93.6万平方米,班数达到2864班;规划初中班数近期增加294班、建筑面积增加32.9万平方米,班数达到1677班。
远期目标:规划小学班数远期达到3309班,建筑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规划初中班数远期达到1174班,建筑面积达到11.7万平方米。
②幼儿园
近期目标:规划幼儿园班数近期增加206班,建筑面积增加11.7万平方米,班数达到1589班。
远期目标:规划幼儿园班数远期达到2184班,建筑面积达到9.0万平方米。
(五)文体设施
构建“以区级设施为示范、街道级设施为中坚、社区级设施为基底”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网络,优先完善社区文化活动室、体育活动场地(含用房)等基础保障性需求,满足多元化、特色化、全龄友好的文体活动需求。
①文化设施
近期目标:近期落实新增用地,新增区级文化设施建筑面积25.7万平方米。如安托山博物馆群、沙头规划文化用地、深圳金融文化中心、国际演艺中心等。其中安托山博物馆群,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沙头规划文化用地,占地1.04公顷,按容积率3.0取值,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深圳金融文化中心,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国际演艺中心,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规划近期通过现状设施挖潜、城市更新落实等途径,规划街道级与社区级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到20.8万平方米,达到“一社区一文化活动室,一街道一文化活动中心”的结构标准。
远期目标:街道级文化设施的远期标准参照相关规范标准。规划文化活动室用房面积指标远期达到“80平方米/千人”以上,总规模达到19.2万平方米。
②体育设施
近期目标:近期通过落实新增用地,合计增加体育设施建筑面积27.3万平方米。如安托山规划体育用地、梅林规划体育用地等。其中安托山规划体育用地面积1.8公顷,梅林规划体育用地面积1.6公顷,按平均容积率2.0取值,新增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华强北、福保、福田、梅林、沙头五个街道落实区级体育设施,每处2万平方米,合计面积10万平方米;落实每处更新单元提供5%的非独立占地体育场地,面积10.5万平方米。充分挖掘社区级体育场地、中小学体育场地和公园体育场地,增加社区级体育设施。
远期目标:体育设施的远期标准参照相关规范标准。
(六)小型环卫设施
构建垃圾分类、零污转运、资源化利用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系统完善、布局合理、多功能复合的小型环卫设施体系,提升城市环境卫生整体水平,创建文明、舒适、优美、整洁、卫生的城市环境。
①小型垃圾转运站
近期目标:规划小型垃圾转运站箱位数近期达到125箱。
远期目标:规划小型垃圾转运站箱位数远期达到89箱,推动垃圾减量化。基于福田区垃圾分类与减量化的总体趋势,针对现状垃圾转运站的运转和余量情况,增加现状垃圾转运站的日处理能力,同时利用低负荷垃圾转运站进行垃圾回收处理,促进垃圾的有效分类和回收利用,推动福田区垃圾减量化。
②再生资源回收站
近期目标:规划再生资源回收站数量近期达到79座。
远期目标:规划再生资源回收站数量远期达到80座。
③公共厕所
近期目标:规划公共厕所数量近期达到236座。
远期目标:规划公共厕所数量远期达到241座。
④环卫工人休息室
近期目标:规划环卫工人休息室数量近期达到194处。
远期目标:规划环卫工人休息室数量远期达到199处。
(七)小型消防设施
以“全面覆盖、整合力量、防消一体”为原则,着力引导“小而密”的小型消防站发挥防火巡查、消防宣传、灭火救援等职能作用,有力筑牢火灾防控第一道防线。
近期目标:规划小型消防站数量近期达到65处,重点填补服务不便区域。
远期目标:规划小型消防站数量远期达到79处,每处小型消防站辖区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以内。
(八)小型通信设施
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升级,提升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确保通信机房设施适应通信业务增长和5G通信技术发展的要求。
近期目标:规划片区汇聚机房数量近期达到119个,重点填补服务不便区域。
远期目标:规划片区汇聚机房数量远期达到119个,重点优化规划布局,提高设施标准。
(九)社区快递设施
打通社区快递末端设施服务,构建“社区快递公共服务站 智能快件箱”末端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服务站自取、智能快件箱投递、上门投递等多元快递配送服务,打造便民生活服务圈。
近期目标:规划社区快递公共服务站规模近期达到2.9万平方米,重点补足设施缺口。
远期目标:规划社区快递公共服务站规模远期达到3万平方米,重点优化规划布局,提高设施品质。
首善之区率先创建公共服务设施“福田标准”。
历时近5年,对标国际城区建立“福田标准”
新鲜出炉的《福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标准与规划指引(2021-2035)》针对深圳中心城区福田区的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民生设施短缺、布局不合理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现状摸底、需求预测、缺口评估等工作。该工作任务繁重,仅现状设施摸底就涵括与居民生活有关的方方面面,如医疗、社康、文体、幼儿园、养老服务、环卫、义务教育等各个方面,同时还要结合福田区的国际城区的发展定位来进行需求预测,并进行多方法人口预测,并参考各行业的标准,来确立福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标准和结构标准。
从2016年7月着手福田区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发展及布局规划研究,到推出公共服务设施的“福田标准”,历时近5年!福田区政府物业管理中心不畏艰辛、勇挑重担,分两个阶段挑战新难度,第一阶段,对福田区10个街道92个社区1007处公共服务设施点进行调研摸底;第二阶段,在建立台账、识别短板的基础上,围绕医疗卫生、养老服务、教育、文化体育、社区快递服务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九类设施,对标新加坡等国际一流中心城区,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弹性的“福田标准(2021年—2035年)”,确立“近期刚性,远期弹性”的动态指标体系,近期刚性指标保障基本需求,远期提升人均指标匹配一流国际城区的服务水平;明确设施缺口,统筹设施布局,结合需求缺口与实际情况确定“近期补缺—远期提效”两步走实施方案,对各阶段配建设施类别、供给规模、空间布局进行统筹规划,引导设施有序落地。
撬动民生“大幸福”,建立公共民生服务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公共服务设施“福田标准(2021-2035)”引领行业之先,实施智慧化全周期管理来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擦亮“首善之区幸福福田”品牌,撬动民生“大幸福”。
“福田标准”规划制定公共服务设施“一张图”,实行动态管理。福田区同时开发了“公共服务设施动态管理平台管理系统”,将各类设施现状、缺口、配建规划等信息叠加在一张底图上进行综合管理,整合新建项目、设施现状、人口、需求等实时数据,实现公共服务设施使用和需求定期评估、设施规划决策更新,提升设施供需匹配度。
同时福田区授权福田区政府物业管理中心,根据《深圳市福田区政府物业资产管理办法》,对公共民生服务设施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具体统一管理,设置有公共服务设施的指标规划审核、方案设计及施工图纸审核、建设施工监督管理、物业接收、统筹调配及授权管理、使用绩效监督管理等职能,贯穿公共服务设施多元供给、规划建设、管理使用、绩效评价等,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管理的高标准、前瞻性及高效率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体系。
接地气、填空白、补短板,“福田标准”率先为全市作出典范
“福田标准”接地气,着力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由于各类设施普遍存在较大缺口、建设规模未达到应有的规范标准、设施布局不合理等难点痛点,公共服务设施“福田标准(2021-2035)”旨在尽快补全民生必配的“社区级公共基础设施”短板,为全市作出典范。
“福田标准”高标准、多维度统筹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结合未来福田区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的相关政策及规划布局的总体思路,率先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旨在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衡布局,突出公共服务设施重心下移,加强街道级和社区级设施建设,打造方便快捷的生活圈。
“福田标准”贴近时代,积极匹配公共服务设施发展趋势,满足互联网与快递服务设施发展、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发展等需求,率先将社区快递服务设施、小型消防站、残疾人康复室等纳入公共服务设施。针对人们医疗、养老、文体等美好生活的更高需求,合理提高相应设施规模,如将基层医疗标注调整为“社康站400平方米、社区级社康1400平方米、区域级社康(社区医院)3000平方米”,养老设施标准调整为“社区级设施为1000平方米,区域级设施为2000平方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福田标准”新增社区体育活动室,填补了社区只有体育场地没有体育活动用房的空白,保障了社区居民多元化全天候的体育活动需求。
在制定“福田标准”时,特别注重精细化和人性化管理,力争实现服务人群全覆盖。首先,兼顾产业人口与居住人口的需求,增加功能性社康、产业区体育活动场地,增加社区体育活动室;其次,设施人性化,除规模指标之外,结合实际调研增加了对规划布局及建筑设计的指引,对功能设置提出要求。如小型消防站,在《深圳市小型消防站建设工作方案》功能配置基础上增加了宿舍100平方米,单车位规模指标从物管办法的250平方米提升到350平方米,为消防值班人员提供休息保障的房间,并增加工作人员训练场地。又如社区快递服务设施,实地调研发现,随着快递业务量快速扩大,“最后一公里”配送难,参考《快递营业场所设计基本要求》《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9年局部修订稿)等,“福田标准”配建了社区快递公共服务站,在5分钟步行可达范围以社区人口服务规模1-2万人设置该类设施,并规划有业务接待区、快件暂存区、快件操作区等功能。
更难得的是,除了教育设施,其他设施均采用管理人口口径,突破户籍人口限制,实现服务人群全覆盖。
审读:喻方华 蒋祝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