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巾、马、也、走、巴这5个

01

“巾”部的使用在左侧和下侧居多,笔画不改变,形态根据所在位置不同略有改变。

常用偏旁部首讲解(常用50个偏旁部首书写指南)(1)

:在左侧使用时左竖可轻微向左倾斜,竖钩横画与左竖同一位置起笔,向右上方倾斜,竖钩的竖画与左竖平行,略微内收,钩画整体位于长竖的中间部分;长竖为垂露竖,挺拔有力。整体瘦长,上紧下松。

:在下侧使用时为了配合上方字部使整体和谐,所以巾部纵向压扁,显得更敦厚、壮实一些。左右两竖基本保持竖直,底部齐平;横画加长,轻微上斜,基本平正;钩画向左上出钩,指向横画起笔处;中竖为悬针竖,压缩变短,为了给上面的字部留有位置,上方写出起笔位置即可。

常用偏旁部首讲解(常用50个偏旁部首书写指南)(2)

我们来看两个具体的字:

常用偏旁部首讲解(常用50个偏旁部首书写指南)(3)

02

“马”部的使用在左侧和下侧居多,笔画虽然不改变,但是形态会根据所处位置进行一定的变化。

:在左侧使用时整体横向压缩变瘦长,这一点大家一定很熟悉了。横折中横短竖长;竖折折钩横画缩短,右端收紧,横画基本处于整部的中间位置,整体右侧保持基本齐平,为右边的字部留下位置;横画变提,提画不宜太长,超出横画左侧起笔,顿笔,由重到轻向右上书写。

常用偏旁部首讲解(常用50个偏旁部首书写指南)(4)

非常典型的上下均分结构

:在下侧使用时,英俊的“马”就变成了“胖马”,整体被压扁了,竖向笔画压缩,看着特别的敦厚。第一笔横折横长竖短,收笔处位于第二横的中间位置;竖折折钩左竖短,横长,竖钩向里收紧,钩画指向左上方。长横左侧伸展,右侧不能碰到右边的笔画。

常用偏旁部首讲解(常用50个偏旁部首书写指南)(5)

还是看两个常用字:

常用偏旁部首讲解(常用50个偏旁部首书写指南)(6)

03

“也”部多用于右侧使用,跟所有左右结构的字部一样,在左右结构中使用时横向压缩变窄。横折钩斜度增大,向右上倾斜,顿笔转折向里收紧,向左上方出钩;竖画是整个字部最高的笔画,于左右笔画的中间位置,下端与钩画底端基本保持齐平;竖弯钩起笔略低,与横折钩转折处同一高度起笔,转折处圆转,横画不宜过长,勾画向上出钩。整体瘦长,左侧横画收住避让左边字部,不可放开书写。

常用偏旁部首讲解(常用50个偏旁部首书写指南)(7)

常用偏旁部首讲解(常用50个偏旁部首书写指南)(8)

也很多与其他偏旁共同组成一个汉字

04

“走”部作为偏旁时叫做走字底,大家要注意,跟走之底可是不一样的哦。走字底属于半包围结构中的左下包围结构,与作为独体字相比笔画不变,形态位置略作调整。结合图例来看,笔画集中在左侧,只有捺画向右下伸展出去;除捺画外整体左放右收,第二横和撇画向左放出,右侧收住保持齐平,为右上的其他字部留出书写空间;注意横画等距,且撇画与横画之间也留有一定的位置,没有连接在一起。

常用偏旁部首讲解(常用50个偏旁部首书写指南)(9)

我们看两个例字:

常用偏旁部首讲解(常用50个偏旁部首书写指南)(10)

05

“巴”部的使用在右、下两侧最多,笔画并没有改变。

:在右侧使用时横向笔画变短,变瘦变窄。横折的横画角度增大,向右上方倾斜,顿笔转折,竖画略微向里收紧;短竖平分左右两侧的空间,与右侧竖画平行,略微向左倾斜;竖弯钩转折处圆润流畅,横画底部略平,横画向右书写超出上方转折处,向上出钩。

常用偏旁部首讲解(常用50个偏旁部首书写指南)(11)

:在下侧使用时整体形态就变得可爱敦厚了些,横折中横长竖短,横画基本平正,竖画略微向内收紧;短竖平分左右两侧的空间;竖弯钩的竖画变短,整体竖短横长,转折处圆润流畅,底部略平,末端向上出钩。还要再提醒一点,此处横画的长度不是一个固定值,要根据上侧字部的形态进行具体调整。

常用偏旁部首讲解(常用50个偏旁部首书写指南)(12)

最后,依然来看两个例字,其实总体上的变化并不明显,但压扁倒是真的。

常用偏旁部首讲解(常用50个偏旁部首书写指南)(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