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阅读市场和读者,已不再满足于引人入胜的内容,一本书的“颜值”、装帧设计、选材都是影响其终端销量的因素。在玩心大发的时代,在“纸质书将死”的时代,书不仅要美要内涵,更要翻出花样,让人尽情玩味。在多年的“世界最美图书”评选中,中国设计师们就屡获佳绩。我们选取了国内外近期出版的几本颇有设计感的书,看看它们的正确打开方式。

小红书一张纸就可以做的书(那些可以撕可以吃可以吐可以玩玩玩不停的书)(1)

能“吃”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集

鲍勃·迪伦诗歌集 (1961-2012)

作者:【美】鲍勃·迪伦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鲍勃·迪伦爆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历时一年,从翻译、装帧到出版、营销,在这个春天的末尾,带来了一箱能吃的诺奖作品集。

《暴雨将至》 、《地下乡愁蓝调》、 《像一块滚石》、 《敲着天堂的大门》 、《慢车开来》、 《帝国滑稽剧》、 《红色天空下》、《爱与偷》,共八册,收录了鲍勃·迪伦出道以来31张经典畅销专辑合计369首歌词,还有部分近年来的新作品。全集邀请了国内15位诗人、乐评人联手翻译,通过他们的诠释将歌手的诗情诗兴来一场猛烈的聚合。

小红书一张纸就可以做的书(那些可以撕可以吃可以吐可以玩玩玩不停的书)(2)

小红书一张纸就可以做的书(那些可以撕可以吃可以吐可以玩玩玩不停的书)(3)

小红书一张纸就可以做的书(那些可以撕可以吃可以吐可以玩玩玩不停的书)(4)

出版社的初心是以非常“鲍勃·迪伦”的方式来制作这套中译本,经过反复推敲,最终选取了带有美国流行文化象征意义的薯片袋,希望袋子里的一首首诗歌就像随处可见的薯片一样,进入人们的日常。突破性的设计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有网友拍手叫好,认为薯片袋有“叫人咀嚼文字”、“享受轻松美好生活”的期许,也有人觉得这是将鲍勃作品从听觉、视觉延宕到“味觉”的想象空间,好好地“玩味”了诺奖作品。不过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这种创意装帧有过度包装之嫌,玩大了噱头,但无益于读者阅读。不过,就像所有歌曲都有它自己的听众一样,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读者,你可以风起书卷漫天游,你也可以撕开袋子,来发一番嘎嘣脆的诗歌之旅。

小红书一张纸就可以做的书(那些可以撕可以吃可以吐可以玩玩玩不停的书)(5)

“吐”出你的灵感

《呕吐袋之歌》

作者:【澳】尼克·凯夫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

如果说奥尔罕·帕慕克一件件岁月小物缔造了出了“纯真博物馆”,那澳大利亚摇滚歌星、音乐鬼才尼克·凯夫则用飞机上的呕吐袋还原了“本真的灵感”。

2014年,凯夫在北美巡演,每换一地,他就用呕吐袋在飞行途中记录下自己对音乐、对人生、对生死、对童年、对幻觉和对爱人的情感和想象。为了还原歌手在纸上写作的真实感,出版社特邀曾八次荣获“最美图书奖”的设计师周伟伟来设计,整书包括封面和内文的上方书口均裁切为锯齿状,全书外覆呕吐袋包装,封面、内文注释都用了自然的手写体。设计师还原呕吐袋丝网印刷效果,读者也可在袋子上自行创作,“吐”出自己的灵感。

中文版邀请了国内著名摇滚乐队歌手、P.K.14乐队主唱杨海崧翻译,他在VICE的采访中提出:“我们一般翻国外的音乐家写的书,其实都是过去的书,很老的书,而且都是那种很怀旧的,像回忆录的感觉,很少有一本书是当下的……如果你要代表尼克·凯夫,那么现在的尼克·凯夫就是这本书来代表。”对热爱歌手的读者来说,也是难得的一种“共时”的共鸣。

小红书一张纸就可以做的书(那些可以撕可以吃可以吐可以玩玩玩不停的书)(6)

迷之烧脑神书

《S.忒修斯之船》(简体中文典藏复刻版)

作者:【美】J.J.艾布拉姆斯 道格·道斯特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2016年外国文学中文译本圈出现了一本现象级“天书”,一本和全世界读者一起玩的一本书——《S.忒修斯之船》许多媒体用“颠覆人们多年来的常规阅读方式和思维方式”来形容这本1949年出版的神秘小说。

神一样的书背后总有神一样的“圈套”,它的缔造者,美国大导演、编剧、演员、原声作曲家J.J.艾布拉姆斯,在《迷失》、《碟中谍3》、《星际迷航》、《亦凡追踪》、《星际迷航:暗黑无界》和《星球大战7》之外,运用自己丰富的科幻、悬疑元素的花样,他和读者玩起了阅读游戏。在2011年一次旅行中他邂逅了一本陌生读者留下的书,扉页上写着“看完就留给下一个读者”,未知的原作者激发了艾布拉姆斯,他便和作家道格·道斯特一起“脑洞大开”,书脊上印着石察卡的名字,而这个谜一样的作者也是书中的人物之一,他写了一个已经失忆的名叫“S”的男人被拐到陌生船上的冒险历程。而“套中套”则是全书页留白处有一男一女的手写字迹,讲述了这二人寻觅神秘石察卡的探险历程。书内发黄的页面、咖啡渍、水渍、污垢都带着岁月流过的气息,明信片、纸巾、罗盘等23种不同材质的物件都是寻觅真相时男女主角留下的证据……读者就带着这些可触的素材,埋头于这本456页、故意做旧的精装书里。

同时,它也是一本挑战纸本书制作的华丽冒险,烫金白黑、铆钉装订、压文压凹、专色印刷……总计有20余种书籍装帧的复杂工序,可谓匠心独运。

小红书一张纸就可以做的书(那些可以撕可以吃可以吐可以玩玩玩不停的书)(7)

小红书一张纸就可以做的书(那些可以撕可以吃可以吐可以玩玩玩不停的书)(8)

小红书一张纸就可以做的书(那些可以撕可以吃可以吐可以玩玩玩不停的书)(9)

网络上流传着各种阅读此书的方法,还有一系列的评测,人们可能在烧脑的同时已经傻傻分不清楚自己是在走迷宫还是看电影,但多半都已经忘了自己是在读一本小说。它带给人“超体验”,无疑是一本“前无古人”的魔性神书。

小红书一张纸就可以做的书(那些可以撕可以吃可以吐可以玩玩玩不停的书)(10)

生活就是扯不断的意思

《意思意思》

作者:btr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上海本土作家btr在春天继续着他对都市日常生活的迷恋,新出的《意思意思》便是集合了他在个人微信平台发布的每日迷思。他又写又画,每天一个笑话和几笔随手的涂鸦,里面不乏玩味他的文字游戏,冷幽默夹带萌萌哒,恶趣味杂糅呵呵哒,“一日一日之生,即是一日一日之死”,在生活无声的一个个细节中,让每一天的逝去都变成一次颅内的小高潮。生命里能实现的、兑现的梦想、期待,能付诸语言、图像的趣味、情绪,都是一种“意思”,一种微弱而始终能触及心底的颤动。它是献给日常的一份小心意,更可以是送给亲朋好友、亲密爱人的欢欣之礼。

小红书一张纸就可以做的书(那些可以撕可以吃可以吐可以玩玩玩不停的书)(11)

小红书一张纸就可以做的书(那些可以撕可以吃可以吐可以玩玩玩不停的书)(12)

从2016年《迷你》的设计开始,btr大概就迷恋上了盒子,而且有越做越小的趋势。《意思意思》这次选用了鲜亮的珊瑚色,雀跃活泼,做成了可手撕、类似日历的形式,拉出前一页才能看到后一页,每篇内容都是即兴、随机的。阅读体验就像每次在电玩城玩游戏结束后吐出来的积分券一样,拿它“兑换”的就是每天的小确幸、小确丧,让你翻白眼、大笑,心想:“还有这种操作?”甚至哽咽哑然……生活就像那拉不完的拉页一样,有着扯不断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