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在中国(杨凌)召开的数字农业大会上,以“5G时代下的数字农业”为主题,知名院士专家、行业领军企业等嘉宾围绕“凝聚数字资源、引领智慧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推动三产融合”等广泛交流。上海华中农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骆超作为特邀嘉宾,做了主题发言。

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新型智慧农业杨凌落地)(1)

杨凌作为高科技农业示范区, 敢为人先、先行先试才是他们永远的特色。在第二十六届杨凌农高会上,华中农投人短时间做出十亩的人工智能棚,“华中农投”用这一方式向大会展示出他们是真的种菜卖菜,并且是用智能的方式来做:365天连续出菜、按照订单生产、蔬菜尚未生产出来就已被预订采购。用活生生的数字农业事例,研讨数字农业发展应用,成为杨凌数字农业大会的鲜明特色和案例成果。

区块链技术对于现代农业,是最适用的工具。华中农投创始人骆超认为,用“ 看得见、摸得着、抓的住”,九个字概括了运用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在现代农业的切实应用。

5G时代数字农业的特征,就是农产品生产全过程消费者看得见、摸的着,出了问题,能找到责任人。区块链的追溯,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追溯,追溯产品价格的形成。最重要的是可以追溯全部交易过程。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形成生产者和消费者共识机制。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心付款,甚至可以预付款,在5G时代实现订单农业。“杨凌的招商局局长到上海参观我们的智能棚,感到震撼!”骆超介绍说,他们没想到一个民企,能够智能农业做得这么好,他第二个震撼的是我们菜还没种,已经卖完了。招商局长说这是困扰着杨凌很多的农企和政府的问题。华中农超的订单农业是一套智能化的 智慧化的方式,全是一套算法。

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新型智慧农业杨凌落地)(2)

对于来自上海的华中农投,骆超认为,“现代农业新六产解决方案及实践”与杨凌对接,是最佳选择。华中农投365天连续出菜、不使用农药化肥。参观者们惊叹说华中农投创造了杨凌速度,也创造了中国智能农业的速度。对智能农业的多方位设想,实实在在种菜,让华中农投实现了智慧农业破茧成蝶的梦想。

未来谁的综合算力最强,掌握的数据最多,谁就是农业领先者。把中国的农业变成智能农业,从而上升到新型智慧农业,是中国农业解决问题的有效的途径。骆超认为,随着中国5G时代的到来,智能农业的新机会出现。今天中国农业需要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追溯、人工智能这五大技术的综合。(一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