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东涌镇暴雨情况(广州南沙体育馆)(1)

9月16日,“山竹”来临,广州南沙体育馆内,三位农民工正聚在一起嗑瓜子聊天

广州南沙东涌镇暴雨情况(广州南沙体育馆)(2)

广州市南沙体育馆内,农民工临时避难

广州南沙东涌镇暴雨情况(广州南沙体育馆)(3)

9月16日,广州市南沙体育馆内,千余名农民工临时避难 新京报记者 周小琪 摄

南沙区位于广州市最南端,也是全广州受“山竹”影响最早、最严重的区域。9月15日起,占地17531平米的南沙体育馆,成了千余名农民工的临时避难所。

今日13时许,南沙已出现11级大风。几名农民工负着手,面带愁容,站在玻璃门边。门外风雨正盛,树弯得直不起身来,折断的枝干和零散的树叶落满一地,又被风卷起。雨点大而密集,斜打在玻璃门上,沙沙作响。

场馆内不让抽烟,烟民们只好聚集到男厕所,烟一阵阵地往里飘。

进门是少儿馆,风能贯进来,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靠墙半躺着玩手机。他们身后的墙上挂满了孩子们的画,画上的向日葵和玫瑰骄傲地开着。

场馆内,篮球场的位置密密麻麻铺着几百张凉席,几乎无处下脚。此外,最拥挤的地方是饮水机和充电处。人们拿着杯装泡面、水壶,挤在五台饮水机前,等着补充能量。充电处也站满了人,数十个充电宝、手机和数据线缠绕在一起。

手机成了人们普遍的消遣,除了王小云。王小云认真地绣着十字绣,上面写着“家和万事兴”五个大字,四周嵌了粉的、蓝的、黄的牡丹花。

今年4月,年近30的王小云和老公坐了三个多小时的高铁,从贵州老家来广东打工,干的是墙面挂网的活儿。这是她头一次碰上台风,也是头一回来体育馆避难。昨天傍晚刚下班,公司的大巴就把她和同事拉了过来,她没来得及收拾行李,只带了这幅十字绣。晚上睡觉时,只能用方便面纸箱勉强垫一垫。

同样来自贵州的建筑工田世强已经在广东生活了十几年,有着丰富的“避难”经验。一听说“山竹”要来时,他就卷好了铺盖,时刻准备着。“住这里总比住板房好,公司也提供了食物,不用担心”。

50岁的瓦工黄荣和两个朋友磕着瓜子,他们仨人年龄相仿,都是江苏泰州人,去年一起来广东,“攒钱给孩子买房”。在江苏,台风司空见惯,但这次山竹来袭,他们都觉得“有点可怕”。

但这也是他们难得的休息机会。一年到头,只要不碰上极端天气,他们几乎没有假期。昨天下午,他们仨背着凉席、被窝,路上买了一大包白瓜子,直接从几公里外的工地走了过来。晚上,仨人的孩子都打来了电话,叮嘱他们注意安全。提到孩子,他们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停工几天,少挣几百块,也觉得开心”。

新京报特派广州记者 周小琪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