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呱呱
嗨,我是吴呱呱。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些写短篇小说的作家,总是能才思泉涌呢?”
底下答案众说纷纭,但有个高赞回答深得我心:“因为他们懂得“偷故事”。”
这让我想起最近一段时间在看的一本关于写短篇小说的书籍《短篇小说之所以短》,里面有个章节解答了我们对短篇小说作家灵感来源的疑问。
这本书是英国作家凡妮莎·格比编辑而成,作家伊丽莎白.贝恩斯等撰写的。
这本书结合了多位英美作家以及多位创意写作教师联合创作的短篇小说写作书。
这本书特别有趣,从灵感、主题、结构、人物、情节、开头、结尾、场景和风格等角度,向读者进行讲解,通过拆解作家本人的作品,以及其他名家的作品,来探寻出短篇小说的创作经验和技巧。
不由得感慨,原来,短篇小说家是这样找灵感的。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短篇小说家是这样找到灵感的,想写出短篇小说故事,不如学会这几种方法,找灵感。
01 人物是短篇小说里最重要的一个灵感来源
无论是对于成熟的小说家,又或者是新手小说家,最重要的还是小说人物的塑造,可这个问题却也是令很多作家头痛的的大问题。
那么,我们该如何才能找到灵感塑造出非常完美的人物呢?
书中作者是这么做的:
灵感无处不在,想“看到”它们并意识到它们可能发挥的作用,你需要采用作家的视觉。
比如,当你每天出门上班,出门散步、与朋友出去逛街,或者在外面吃饭时,虽然是在上班路上,虽然是在散步,虽然是在逛街,虽然是在吃饭,但目的却是为了在茫茫人海里,观察周围陌生人的动态,找到符合自己小说的人物。
但是,在观察的过程中,也要顺便问自己几个问题:谁?什么?如何?为什么?什么时候?
比如,某一天(什么时候)我和朋友在餐厅前等位吃饭(如何),此时,我身旁有一对夫妻在聊天(谁),他们在聊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我就可以偷偷听他们在聊什么,就恍然大悟原来夫妻也会在等位的时候,聊人生大事(为什么)。
02从身边那些有趣的东西入手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平时看推文,或者是看广告,又或者是报纸的小标题,都会很快被吸引住,从中找到触发到自己的词汇,或者自己找触发到自己的词汇。
正如书中作者举的例子:周日、祖母的蜘蛛、路边的动物、不忠的、被盗。
找到触发自己的词汇后,开始不间断的自由写5分钟,不能用其他词语代替,也不能用回避任何想法,包括所有负面的想法,都不能回避,写出来。
03学会“偷故事”作家T·S·艾略特曾说:“平庸的作家借故事;伟大的作家偷故事。”
深以为是。
其实,无论是小说作家,还是写新媒体文章的作者,所有写作素材里的故事素材都是从别人那么来的,从我们的朋友、家人、同事、报纸、在路上无意间听到的对话、神话传说、书本、影视剧来的。
但偷和借是有区别的,偷的话就是把你从别人那里得到的东西,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对原故事进行加工,直到最后形成连原作者都无法辨别的成品,据为己有。
而借的话,就要物归原主。
也许,你会好奇这么做会不会成为洗稿或者抄袭,其实不然。
书中,作者是这么解释的:“我“偷”故事的动机从来不是为了剥夺属于别人的想法,而是为了去了解故事中到底是什么强烈激发了我的联想。正是后者,才让我无法控制地去“偷窃”故事。”
而那些可以“偷”的故事一般分为三类:陌生人的故事;我们出生之前发生的家庭历史故事;新闻故事。
这3类故事有两个非常关键的点:
第一点,是我们没有以任何方式参与在故事中。
意思是,你所“偷”的故事和你没有半点关系。
第二点,是这些故事中的某些部分不会脱离我们而存在,即使我们需要花上大量的时间,去寻找叙述方式呈现这些故事。
意思是,所有“偷”来的故事要能落地,不能浮夸,要现实中能挖掘到的真实故事,否则你写出来,无法让读者的信服。
所以呀,无论写什么体裁的,除了科幻以外的写作,一定不要忘记结合实际情况,不能脱离现实。
我有个很好的朋友说,所有的成功都有迹可循。
确实如此,无论是多么厉害的小说家,都有自己的写作法则。
愿你我都能在这本写作书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方法。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原创首发,侵权必究。
我是吴呱呱,自由撰稿人,十点读书签约作者,多平台原创作者,我在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而努力着。如果你喜欢我,可以关注我,和我一起为遇到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