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诵同一事物的诗可能不止一首,比如唐朝诗人就曾写过两篇登鹳雀楼和两篇庐山瀑布诗,这四首诗水平都是不错的,但为什么只有两首名扬天下、尽人皆知,而另两首却默默无闻?

读完本文肯定就会恍然大悟,会明白好诗和“千古绝唱”的区别。

一.两首同题诗《登鹳雀楼》

先来看看唐朝诗人畅当的五言诗《登鹳雀楼》:

迥临飞鸟上,

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

河流入断山。

关于登鹳雀楼的古诗的故事(唐朝诗人写的两首登鹳雀楼)(1)

这首诗水平如何?说句良心话,此诗写景状物真的很不错。前两句说鹳雀楼比鸟飞的高度还要高,比尘世间高楼大厦高出许多。后两句气势很足,广阔的天地围着无垠的原野,滔滔黄河水向重峦叠嶂间的两山流去,多么壮观!

此诗既然写景状物很优秀,颇有气势,为什么没有像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样广为流传?

关于登鹳雀楼的古诗的故事(唐朝诗人写的两首登鹳雀楼)(2)

因为此诗句句不离鹳雀楼,意显脉浅,言尽意止,引不起人们的联想,读完就结束了,没有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再看看王之涣的同名作《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关于登鹳雀楼的古诗的故事(唐朝诗人写的两首登鹳雀楼)(3)

在鹳雀楼上能看到山的尽头吗?能看到大海吗?当然看不到,但这些可以通过想象涌现到读者脑海中,从给留给人充足的想象空间。最妙的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一流水对,更上一层楼能看到什么更壮观的景象呢?作者没说,让读者去想象,从而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更妙的是此句富有理趣。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把这两首同名诗放在一起看,前诗意尽而后诗想象力无穷,优劣顿现。前诗可以称之为一首好诗,而只有后者才能称之为“千古绝唱”。

关于登鹳雀楼的古诗的故事(唐朝诗人写的两首登鹳雀楼)(4)

二.两首庐山瀑布诗

诗仙李白曾写过一首流传甚广而好评如潮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关于登鹳雀楼的古诗的故事(唐朝诗人写的两首登鹳雀楼)(5)

同是唐朝诗人的徐凝也曾写过一首《庐山瀑布》:

虚空落泉千仞直,

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关于这两首诗,还引起一段公案,苏东坡游览庐山的时候曾经用一首诗《戏徐凝瀑布诗》评价了一番:

帝遣银河一派垂,

古来唯有谪仙词。

飞流溅沫知多少,

不与徐凝洗恶诗。

关于苏轼的此评历来褒贬不一,有深表赞同者,也有反对者,甚至有人认为苏轼过于刻薄。

关于登鹳雀楼的古诗的故事(唐朝诗人写的两首登鹳雀楼)(6)

实话实话,徐凝的诗比李白的确实要差很多,但也不至于像苏轼写得如此不堪,远称不上是“恶诗”。

那为什么李白的庐山瀑布诗广为流传,而徐凝的却默默无闻,反而因为苏轼的戏赠才为人所知?

细读几遍,徐凝这首《庐山瀑布》虽然很形象,但是句句不离瀑布,读诗时脑子里全是瀑布,就像在给庐山瀑布“拍照片”。读完也就结束了,没有留给读者充足的想象空间,所以此诗可以称之为好诗,但绝不是“千古绝唱”。

关于登鹳雀楼的古诗的故事(唐朝诗人写的两首登鹳雀楼)(7)

李白这首《望庐山瀑布》可以称为“千古绝唱”,前两句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磅礴大气、色彩鲜明的瀑布图,是带有“生气”的画作。

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更是化实为虚,既有想象、又有夸张,读此诗时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就不光是瀑布了,还有广阔的天河,从而留给人广阔的空间。

对比着读这两首诗,徐凝的诗虽形象逼真,但纯以“形胜”,纯属写实,读来有局促感,诗人把什么都告诉读者了,不需要读者再去想象了。李白的诗虽形似但更以“意胜”,引人遐想,留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这就是“好诗”和“千古绝唱”的区别吧!

关于登鹳雀楼的古诗的故事(唐朝诗人写的两首登鹳雀楼)(8)

通过对这两对同一题目和题材的诗进行解读,相信朋友们对什么是好诗,什么是“千古绝唱”;为什么有些诗默默无闻,有些诗广为流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总结一下,一首诗形象、生动可以称之为好诗,但要想称为“千古绝唱”,则还必须以“意胜”,“言有尽而意无穷”,必须引人遐想,从而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朋友们对本文所举的诗句,对本文观点有何看法?欢迎各抒己见,互相探讨。

关于登鹳雀楼的古诗的故事(唐朝诗人写的两首登鹳雀楼)(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