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露

中国戏曲是以演员舞台表演为中心的艺术,因此无论是什么题材,一定要有看点、有嚼头,才能拨动激发观众的审美激情。新创庐剧《忍冬花开》以青春阵容,向观众展示了合肥市庐剧院的青年艺术家们对戏曲艺术的传承和推进,使有着二百多年历史的庐剧涌动着勃勃青春气息。

庐剧原名“倒七戏”,巢湖柘皋镇的一块戒石碑佐证着它的历史,同时,巢湖周边当年是新四军抗战的疆场,《忍冬花开》剧本取材于新四军“姐妹花”任冬与任寒的真实故事,她们牺牲时的年龄刚二十出头。

现代庐剧电视剧(喜看庐)(1)

1943年春天,日军夜袭巢湖银屏山新四军四师驻地。在突围中妹妹任寒一脚踏空,滚下了山坡,姐姐任冬找到了任寒后,两人追赶部队。柳大爷搭救了她们,将姐妹俩带到山洞躲藏,发现了山洞里藏有川军133师未带走的十几箱弹药……

新四军突围成功,日军扑了空,便丧心病狂地开始了“火炼蛇”行动,对老百姓下手,妄图切断老百姓与新四军的联系。看着对面山上“火炼蛇”挺进,任冬任寒心如火焚,往事浮上脑海,她们这对双胞胎姐妹原是金陵女子学院的学生,南京沦陷后她们随着家人逃到滁州奶奶家避难。谁知几日后,日军又轰炸滁州,爷爷家的房子不幸被炸,一家七口全部罹难,两姐妹因为在小溪边洗衣服才幸免。为了给家人报仇血恨,两姐妹参加了新四军,成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九团战地剧团中的女兵。国仇家恨,历历在目,为了掩护群众,姐妹俩决定用歌声将敌人引到山洞来,玉石俱焚。她们分头唱着山歌跑向东西方向,引起敌人注意,将敌人引进山洞,引爆了洞中的弹药,壮烈牺牲,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震撼人心的青春壮歌。

现代庐剧电视剧(喜看庐)(2)

得知她们牺牲的消息,新四军第四支队政委张恺帆在银屏山栽下了两棵忍冬花,并赋诗一首纪念她们:

《北渡巢湖》

帆影湖光夕照寒,

三军挥泪别巢南。

寄声父老须珍重,

共把离愁化火山。

庐剧《忍冬花开》的编剧李雪鸪、导演陈胜超、作曲夏晓弦是80后90后青年,先后在文旅部“千人计划”培训,对题材的审视、把握和开掘有着独特的青春眼光。在他们心中,这段史实不仅具有红色题材的先进性意义,还有对青春对生死的选择和思考。在短短的篇幅中,编剧构置了“生与死”的重奏,让主人公的“生死观”绽放出光芒。当部队撤退夜行军时妹妹忍寒一脚踏空摔到山坡下,姐姐任冬着急地满山寻找:

“任寒啊,孪生姐妹命相连,

生死与共肩并肩。

你在何方?快答一声!

姐姐我心急火燎如油煎!”

在柳大爷的帮助下,姐妹生死相逢了。任寒乐观地拿出戴在身上的“巢湖民歌”记录手稿,梦想着如何填新词,使之成为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武器……柳大爷把她们藏在山洞里,并约定第二天送她们出山找部队,但是当她们发现日军采取“火炼蛇行动”要去袭击老百姓时,她们预感到自己经历过的南京大屠杀和老家化火海的悲剧要发生,为了保护群众,她们下了决心:“我们的歌声就是武器,我们的剧场就是战场”,选择了以歌声诱导日军,引爆弹药,玉石俱焚!她们不是不爱惜生命,经历过家毁人亡的大悲痛的她们对生死有另一种解读,她们擦干泪,悲愤而坚定地唱道:

“这国恨家仇怎能忘,

血债要用血来偿!

打败日本侵略者,

千里投军志如钢。

新四军,共产党,

带领我们打豺狼。

姐妹花同心跟党走,

流血牺牲不彷徨。

我以我血荐轩辕,

换来百姓歌声扬。

这是何等的献身精神啊!编剧带有当代青年的“我的生命我做主”的视角,找出了先烈牺牲的心理依据,使该剧摆脱了同类题材空洞说教,闪烁着青春灵动,很能打动当代青年观众。

现代庐剧电视剧(喜看庐)(3)

《忍冬花开》的导演手法既尊重传统也别具一格。全剧没有任何布景,导演在空无一物的舞台上用中国戏曲的“虚拟”手法极大地调动演员表演能力,调动观众的想象力,无限拓展了舞台空间。黑夜、山路、山洞、弹药库、“火炼蛇行动”、诱敌、爆炸等等时空实物和情节表达,全靠演员的唱做念打来体现。最叫绝的是这出戏的高潮部分,导演独具匠心地把此一空间(日军“火炼蛇行动”)和另一空间(山洞前任冬任寒发现对面山上日军火把如火炼蛇行进)两个空间叠加处理,犹如电影电视的“蒙太奇手法”在舞台上展现,既拉紧了舞台节奏,又突出了事态的严峻性,烘托出姐妹花在生死关头的抉择的力度,迅速将戏推向高潮,震撼人心。

地方戏的灵魂是音乐。《忍冬花开》的作曲夏晓弦严格地遵循着“既传统又出新”的创作原则,将庐剧音乐的魅力注入到该剧中。在姐妹花的“核心唱段”中,用合唱导入回忆家毁人亡的往事,再用传统地道的庐剧“端公调”凄寒地诉说那深藏心底的痛苦,一字一句催人泪下。当唱到

“爷爷奶奶、伯父大娘、

堂兄堂嫂、腹中婴儿、

一家七口、血肉横飞、

无一生还在世上!”

用“数板”“快板”一气呵成,发挥了庐剧悲腔裂人心肺的悲剧力量。该剧音乐还贴近人物地使用了“巢湖民歌”这一音乐元素,特别是姐妹花唱着巢湖民歌“山歌喂好似喂山涧喂水”诱敌时,作曲创造了庐剧新的“摇板”加入到民歌的反复吟唱中,最后推向高潮段落,憾人心弦。

现代庐剧电视剧(喜看庐)(4)

庐剧《忍冬花开》的“致青春”,不仅体现在在主创团队上,还体现在表演团队由90后00后青年演员组成,无论是姐妹花的扮演者牛静和藤亚,还是其他角色和龙套,都在戏中有不菲的表现力。站在新的百年的起点上,合肥庐剧院创演合肥故事,青年人演绎红色青春,既是庐剧的传承,也是红色基因的发扬光大,既是对建党100周年的献礼,也是创造庐剧美好未来的青春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