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天坛,映衬着蓝天白云,真是美不胜收,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游时恩寺的感悟?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游时恩寺的感悟(爱此青碧天坛看树小记)

游时恩寺的感悟

秋天的天坛,映衬着蓝天白云,真是美不胜收。

丹陛桥连接着圜丘坛、皇穹宇、祈年殿三个美丽的圆形建筑,就像一艘美丽的巨大画船,静静停泊在葳蕤茂盛的青碧波浪之间。金风徐来,绿涛浮动,柏香荡漾,鹊鸟欢鸣。在这秋日难得的绿海碧涛簇拥下,红墙蓝瓦的祈年殿仿佛高高矗起的锦绣云桅,引人无限遐想。恍惚间,这古老画船仿佛正在北京中轴线上悠然启航,满载着大地的丰收祝福,满载着人间的甜蜜愿景,满载着岁月的诗情画意……

尽管季节已经走入清秋,香山的红叶已经燃起满山热情,长安街两侧的银杏树也已经披上了金黄色的纱衣,但是天坛公园的树木却依旧是郁郁葱葱,满园青碧——因为这里的树种主要是柏树、松树等等常青植物,所以仍能保持醉人心脾的秋日苍翠。

其实只要走进天坛来就会发现,天坛的秋天当然还有各种其他亮丽色彩。我是从公园北门进园的。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大门两侧一团团紫云朵一样的三角梅,还有足球般大的朵朵五彩菊花。这些绚烂的色彩点缀在天坛沉郁的青碧中间,恍如绿色海洋深处的斑斓游鱼,曼舞婆娑,摇曳多姿,为天坛的秋色添上一缕缕多彩的想象。2022年的国庆,天坛北门摆出的硕大花架前面,有一块醒目的标牌,写着“幸福生活”四个大字。标牌后面,是两个用植物装点成的孩子雕塑,纯真满脸,动感十足,让人一见就喜欢。

确实,花架上这些彩色的花朵,就如同我们五彩缤纷、安宁醇和的幸福生活。只是这些彩色需要就近观赏,数量上远远比不过那些青碧色。倘若从远处看,从高处看,天坛给人印象最深的色彩,还是那一片片庄重肃穆的青绿和苍碧。这里的植物大交响之中,柏树是占C位的主角,青碧的柏涛是绝对的主旋律。据统计,整个天坛共有25公顷柏树林,占到总面积的1/8。苍苍老柏,静谧幽深,见识过无数的风雨阴晴,自有一份庄重淡定的雍容气度。

天坛的古树都是有户口的,树干上都贴挂着长方形的红色或绿色小牌。这些小牌就是它们的身份证。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就能清晰地查阅它们各自的户籍资料。其中,300年以上的是一级古树,挂红色标牌;300年以下、100年以上的是二级古树,挂绿色标牌。整个天坛公园算下来,仅仅是红、绿标牌的古树就有3562棵。注意,是3562棵啊。其中一级古树1147株(柏树1146棵、国槐1棵)、二级古树2415棵(柏树2391棵、国槐21棵、银杏2棵、油松1棵)。单纯述说这些阿拉伯数字还比较抽象,如果告诉你全北京1/3的古树都在这里,你就能感受到这是一个多么壮观的阵容了。一代代栽培,一代代守护,一代代传承,留下让人自豪又让人感动的一代代荫凉,一代代奇迹,一代代绿色记忆啊。

600多岁的天坛,分为外坛和内坛。2702株古树分布在内坛,860棵古树分布在外坛。从外坛坛墙的一个圆形的月亮门(名叫“成贞门”)迈进去,入眼的首先是一棵迎客柏。这老柏树向西侧斜斜伸开五米长的葳蕤枝叶,像极了一个热情张开的绿色手臂,热情招呼着四面八方的友好客人。这老柏的树龄已经是620岁了。620年的阳光雨露,凝成这份暖融融的青碧温情,让人会心一笑,胸中立刻就荡起和煦春风。

从迎客柏往前不远,就遇到一棵树中的“诗人”。这位“树诗人”身高11米,周长91厘米,名叫问天柏。这棵树的树干不太粗,疲惫的枝叶已经有些许干枯了。神奇的是一圈稀疏的苍绿中间挺出一根干枯的老枝,颇似战国诗人屈原的一个天然造型。一手指天,一手环地,仰面而叹,临风嘶唤,仿佛都能听到那悲凉的感喟:“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这棵问天柏,也已经有520岁了。

离开这位“树诗人”,往前走不远,就是皇穹顶的外墙了,也就是著名的回音壁。这回音壁的外侧有一棵九龙柏,据说是天坛的“流量”树——所有到天坛的游人,都会来这棵树前合个影,都要到这树前打个卡,这棵树被评为北京市的十大最美树王之一,树龄已经有600岁了。附会在这柏树身上,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其树高三丈有余,树干呈上下纵纹,像是九条怪龙缠绕在一起,扭曲盘旋而上。这棵九龙柏的树冠葱郁蓬勃,树型完整圆满,符合我们心中对古树的所有想象,确实不愧“最美”的称号。

沿着皇穹顶外墙往南边漫步,沿途都是郁郁葱葱的古柏。在长廊北侧、北神厨东侧,有一棵莲花柏格外引人注目:其树干矮矮胖胖,近两米粗,树瘤纵裂成莲花台的形状,只有中间抽出一枝青碧,观音一样飘然端立在流年深处。这树是金代末年所种,已经800多岁了,比天坛的岁数都大,算得上是这里的老寿星了。

在祈年殿西南侧的甬路旁边,我还遇到一棵近乎歪倒的老柏树,它仿佛支撑着要起身招手,又好像是准备要安然入睡。这树叫卧龙柏,树根处用泥土围绕了一个小圆,圆中还点缀了一小片绿色植物,恍如这卧龙盘起来的一小截绿尾巴。摸摸这卧龙柏的树皮,好像还能够感受到历史的体温,倾听到时代的呼吸。我知道无数个精彩的风雨细节,都凝聚在它那沉默的年轮里边呢。

当然,这卧龙可是睡不着的。喜鹊喳喳,乌鸦呱呱,还有可爱的小松鼠、小刺猬在周围探头探脑,为它带来童话般的活泼和快乐。据说天坛柏林中的野生鸟类有199种,祥和安然的满园青碧为小动物们提供了美好的生态乐园。一片片阳光从柏叶缝隙中漏下来,仿佛淘气娃娃的小手,在流年的海洋里淘气地拍击着、嬉闹着。想一想这些柏树的古老年龄,怎能不为这份生趣和活力而肃然感叹!在天坛,我还遇见了螺旋柏、柏抱槐等等各种不同的名树。它们各有不同的形状,各有不同的故事,却都有着一份相同的坚韧和蓬勃。

不知不觉漫步到南宰牲亭和南神厨北侧,一位热心的志愿者指给我看一棵大树的树杪,上面高高挑出几根秃枝,形态构图却生趣盎然,极像一匹向着西南飞跃的小鹿。这棵不大为人注意的无名古树编号是110131A04963,在它周围还生长着56株古柏,它们一起形成一个天然的古柏小群。那匹追风的小鹿引领着的这片苍苍老柏,据说是天坛古树保护的小区试点。从这试点继续往北徐行,就遇到一片青青的油松树林。接着出现的就是笔直插天的几排白杨,另外还有榆树、槐树、核桃树……这些树木没有古树编号,年纪应该都还不大。一大片年轻的树木们并肩站立,俨然异军突起,蔚然青春气象。如此一派虎虎生气,更加让我欣喜和欢慰。要知道,天坛不只有那些古香古色的建筑,不只有那些资历渊深的老树,更有这些年轻的青碧和蓬勃。这些年轻的树是现实的丰富纹理,是历史的生动见证,是明天的美好想象,是希望的绿色目光啊。

天坛南门内竖立着两块石碑,东侧是世界文化遗产标志,西侧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抚碑沉思,绕碑徘徊,不由得浮想联翩,万千感慨。这些绿色的树也是我们的会呼吸的文化遗产、会光合作用的宝贵文物啊。它们掀起的青波碧浪,荡漾在肃穆壮丽的丹陛桥周围。那一阵阵绿色的历史回声,流转在时光的褶皱里,荡漾在年轮的记忆中。爱此青碧,醉此青碧,护此青碧,珍惜这六万多棵树撑起来的青碧气象吧。树龄参差,树种各异,而一样多情的根,却都深深扎在这片充满生机的沃土之上啊。(高 昌)

来源: 中国文化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