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是清朝沈复所做的一部自传散文体小说。六记:“一曰闺房记乐,二曰闲情记趣,三曰坎坷记愁,四曰浪游记快,五曰中山记历,六曰养生记道。” 小说记述了沈复生活中的乐与愁,尤其是他和妻子芸娘之间的夫妻情谊感人至深。

就算以今人的眼光来看,这位沈复都可以算是个“宠妻狂魔”。

沈复十三岁时和母亲回娘家,见到了芸娘,惊叹于她的“才思清雅秀丽”,便满心是她,不能释怀,求母亲道:“如若给我选择妻子,非淑珍姐姐我宁可不娶。” 如此二人缔结婚约。

浮生六记的婚姻观(浮生六记宠老婆宠到满世界都知道的也只有他了吧)(1)

第二次见面时,沈复眼中的芸娘“身形秀美,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两只眼睛顾盼神飞。” “但她那种缠绵娇美的仪态,令人为之心动不已。”

芸娘担心沈复出城送亲吃不上饭,悄悄给他留了清粥小菜却被人撞见,传为笑谈。至此在结婚前芸娘都避开沈复,怕被人笑话。沈复心下了然,每次再去芸娘家里也由着她躲着自己。

这段描述里全是日常琐事,但是婚前的心动和小儿女之态全然展现,沈复的娇宠偏袒之心袒露无疑。

到乾隆庚子年(1780)正月二十二日,二人终于成婚。新婚当夜,沈复与芸娘并肩而坐,捉着她的手一起吃宵夜,见她身形瘦弱,还要吃斋,便又哄着她开戒。

婚后沈复有事晚归,芸娘一边看书一边等他。他回到灯残人静的房中,见“芸回眸看我,莞尔一笑,只觉得一缕情丝动人魂魄。”

可惜新婚燕尔才你侬我侬了不过一个月,沈复便要去杭州读书。这件事情本来在婚前便已经和芸娘商议好了,俩人依依惜别。但沈复这边在学馆里待了三个月却感觉像待了十年,加上芸娘写来的信中“多半是勉励之言,其余又皆是客套之语”,他感觉很不开心,想老婆想得“梦魂颠倒”。好在先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就放沈复回家了。

沈复回家见着芸娘之后“神魄恍惚之间化为了烟雾”,此后记载的都是和芸娘的甜蜜夫妻生活。

浮生六记的婚姻观(浮生六记宠老婆宠到满世界都知道的也只有他了吧)(2)

“七夕”拜祭织女,沈复镌刻了印文为“愿生生世世为夫妇”的两方印章,沈复拿朱文,芸娘拿白文,作书信往来之用;中秋时节,恰逢二人病愈,沈复带芸娘去沧浪亭宴饮散心,还嘱咐下人守好大门不要让闲人进来;沈复芸娘和朋友一起出行,芸娘打趣王二姑,沈复在一旁给老婆帮腔,等等。这些一件件一桩桩的生活小事,皆透着沈复对芸娘的爱意。

夫妻二人相处难免也会有不同的地方,但是沈复愿意迁就芸娘。刚嫁过来的芸娘不太爱说话,沈复便“尝试调动她的兴致,就像用细草撩拨蟋蟀一样耐心,她才渐渐话多了起来。”

沈复“生性爽直,不拘小节。而芸仿佛迂腐儒生,拘泥多礼。”沈复对芸娘多礼表示不满,认为“礼多必诈”,芸娘耐心劝服之后,沈复接受了和芸娘“相敬如宾”的相处方式,并且从此看到反目成仇的夫妻还觉得不可思议。

饮食习惯也是夫妻不和的一项,但是沈复在芸娘的“建议”下(原文“强行塞进了我嘴里”),去尝了尝从来不沾的卤瓜,竟然从此爱上这个曾经厌弃的食物,还觉得老婆吃卤瓜吃得很别致。沈复自己也觉得不理解,怎么原来不喜欢吃的东西突然就喜欢上了?芸娘说,“情之所钟,即便丑陋也不会嫌弃。” 除了爱屋及乌,还有什么能解释沈复对芸娘的包容与迁就呢?

沈复家是士大夫的大家族,夫妻之间情深甚笃,但是小夫妻也难免会牵扯到大家庭的复杂关系。芸娘因为一些误会和公婆关系出现了问题。沈复并未有觉得做为中间的“夹心饼干”有什么受气的地方,斡旋不成便带着芸娘离家暂住到了朋友家里的“萧爽楼”。在“萧爽楼”的日子,他们和一帮朋友聚会,对句,画画,出游,竟是人生中又一段美好的时光。而芸娘表现出来的机智和才情,让沈复赞叹不已并为自家老婆骄傲。

浮生六记的婚姻观(浮生六记宠老婆宠到满世界都知道的也只有他了吧)(3)

可叹的是芸娘在和沈复成婚二十三年后病逝,沈复在《浮生六记》中不时流露出对于不能和芸娘白头偕老的遗憾。此后每当他看到一处美景或者寻到一处适合隐居的地方,便感叹那个愿意与他一起“布衣菜饭,一生欢喜”的人已经香消玉殒。

“芸娘”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因为她的温婉,柔顺,才情,但是塑造“芸娘”的文学形象的是沈复,正是因为沈复眼中的“芸娘”是可爱的所以我们才在《浮生六记》中看到了一个如此可爱的女人。沈复描述的日常生活中,有乐有愁,但是没有怨言,而是以真心面对生活与爱人,将平淡日子过成诗的意趣。芸娘做的熏香,芸娘做的荷花茶,芸娘做的梅花盒等等,每一件他都记在心中,感叹她的慧心和巧手。

浮生六记的婚姻观(浮生六记宠老婆宠到满世界都知道的也只有他了吧)(4)

芸娘固然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女人,但是沈复也不愧为“宠妻狂魔”,因为他的偏爱,因为他不愿“事如春梦了无痕”,将这些夫妻生活中相处的点滴记录下来,我们才能看到一对如此立体生动有爱的夫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