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寸”部的一个汉字“將”。“將”在现代汉语简化为“将”,“将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因此,是重点汉字,其详情如下:

將(将)。读音有五个:

(一)jiàng。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将,帅也。从寸,酱省声。”形声字。本义是将帅;将领。

关于将的造字原理,需要多说两句:

说文解字第587课(说文解字第580课将)(1)

(将的字形演变)

最早期的“将”,左边的“爿”,是“牀”,即几案,右边是“肉”,下边是一只手,是会意字,会意一只手去扶持桌几上的肉(因为肉是斜着的状态)。因此“将”的原始本义是“扶持、扶助”。

关于许慎所说本义“将帅”,我们可以综合理解为“将”的引申义,因为几案上的肉,可以会意誓师祭神,即求神赐胜,祭祀之时,肉不正,席不正,神不享,势必用手扶正,而誓师之人,当然是将帅,“将”字从“寸”,“寸”从“又”,“又”即手。“寸”指的是法度,原因如段玉裁所说:“必有法度而后可以主之、先之。故从寸。”

许慎所说将帅之义的“将”读去声。《孙子·谋攻》:“夫将者,国之辅也。”将帅,是国君的辅佐。

说文解字第587课(说文解字第580课将)(2)

(将帅)

本义之外,“将”还有其他用法:

(1)统率;率领。《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寡君听说您率领军队经过敝邑,谨来犒赏您的随从。

(2)威武。《方言》卷十二:“将,威也。”钱绎笺疏:“将所以统军旅,有威武之义。

(3)能手;能人。比如:乒坛老将。

说文解字第587课(说文解字第580课将)(3)

(乒坛老将)

(二)jiāng。这个读音出自《广韵》。是现代汉语“将”字最常用的读音。用法复杂,需要认真理解:

(1)扶持;扶助。《释名·释言语》:“将,救护之也。”《广雅·释言》:“将,扶也。”《玉篇·寸部》:“将,助也。”我们上面说了,这其实是将的本义。《诗·周南·樛木》:“乐只君子,福履将之。”郑玄笺:“将,犹扶助也。”一位快乐的君子,能够用善心或善行去扶助他人。

(2)护持;护卫。《书·酒诰》:“德将无醉。”孔传:“以德自将,无令至醉。”用德护持自己,不要喝醉。

(3)养息。《广雅·释诂一》:“将,养也。”王念孙《广雅疏证》:“今俗语犹云将养,或云将息矣。”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说文解字第587课(说文解字第580课将)(4)

(李清照·声声慢)

(4)顺从;随从。《庄子·庚桑楚》:“备物以将形。”陆德明释文:“将,顺也。”备足造化的事物而顺应成形。备足造化的事物而顺应成形。杜甫《新婚别》:“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这里面的“将”,也用此义。

(5)行进;前进。《广雅·释诂一》:“将,行也。”《诗·郑风·丰》:“悔予不将兮。”毛传:“将,行也。”悔不该没有和你同去。

(6)推进。《诗·小雅·无将大车》:“无将大车。”郑玄笺:“将,犹扶进也。”不要推那辆沉重的车。

(7)送行。《尔雅·释言》:“将,送也。”邢昺疏:“皆谓送行也。”《诗·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将之。”毛传:“将,送也。”这位姑娘要出嫁,百辆车子来送行。现代接新娘的车也有长长的车队,这个风俗有可能来自《诗经》记载。

说文解字第587课(说文解字第580课将)(5)

(送行)

(8)行;施行。《广韵·阳韵》:“将,行也。”《书·胤征》:“今予以尔有众,奉将天罚。”孔传:“将,行也。奉王命行王诛。”施行上天的惩罚。

(9)遵奉;秉承。《列子·杨朱》:“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智虑;智虑之所将者,礼义。”人之所以比飞禽走兽高贵,在于人有理智和思虑;理智和思虑所遵奉的,是礼义。

(10)传达;表达。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四回:“一纸私函将意去。”

(11)赠送;进献。《尔雅·释言》:“将,资也。”《周礼·春官·大史》:“及将币之日,执书以诏王。”郑玄注:“将,送也。”到诸侯向王进献玉那天,拿着礼书以告教王行礼事。

(12)逝去;过去。《荀子·赋篇》:“圣人共手,时几将矣。”杨倞注:“将,去也,言战国之时,世事已去,不可复治也。”圣人拱手,时光逝去不复回。

(13)排成行列。《诗·小雅·楚茨》:“尔肴既将,莫怨具庆。”毛传:“将,行也。”好酒好菜排成行,上天赐福莫烦恼。

(14)持;取;拿。李白《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说文解字第587课(说文解字第580课将)(6)

(将进酒)

(15)方言。兽类生仔。《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解决生产资金不足的困难》:“钱放着也没有用,又不能将羔。”将羔,就是生下小仔。

(16)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比如:当头炮一将;卧 槽马将军。也引申为给对方出难题。如“他提的问题将了我一军,把我难住了。”

说文解字第587课(说文解字第580课将)(7)

(卧槽马将军)

(17)谓;以为。孙经世《经传释词补》:“将,犹谓也。”韦应物《示全真元常》:“无将一会易,岁月坐推迁。”

(18)相当于“是”。与“非”相对。《左传·哀公十四年》:“非不利也,将除害也。”不是要对国君不利,是要除掉有害的人。

(19)想要;打算。《广雅·释诂一》:“将,欲也。”《左传·隐公元年》:“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太叔修理城郭,储备粮草,补充武器装备,充实步兵车兵,想要袭击郑国都城。

(20)用作副词。用法有八:

[1]相当于“将要”;“快要”。《论语·述而》:“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等。

[2]相当于“方”;“始”。《汉书·儿宽传》:“将建大元本瑞,登告贷宗。”颜师古注引苏林曰:“将,甫始之辞也。”开始这次祭礼确定太初年的(白麟、宝鼎)祥瑞,登上泰山向天神报告吉祥。

[3]相当于“必”;“必定”;“就会”。《左传·闵公元年》:“难不已,将自毙。”祸难不止,就会自取灭亡,您就等着吧!

[4]相当于“当”;“应该”。《左传·襄公三十年》:“王子相楚国,将善是封殖,而虐之,祸国也。”王子辅助楚国的政事,应该培养好人,现在反倒对他们暴虐,这是危害国家。

[5]表示疑问,相当于“尚”;“还”。《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皮已经不存在,毛还能依附在哪里?

[6]表示数量,相当于“惟独”;“只”。《世说新语·规箴》:“将恐今之视古,亦犹后之视今也。”只怕我们今天看古人,也像后代的人看我们今天一样啊。

[7]表示性态。相当于“乃”;“就”;“这才”。《左传·宣公六年》:“使疾其民,以盈其贯,将可殪也。”让他危害他自己的百姓,以使他恶贯满盈,到时候大概就可以歼灭了。

[8]表示数量差不多,相当于“将近”。《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现在的滕国,假如把疆土截长补短也有将近方圆五十里吧。

(21)用作介词。用法有四:

[1]在;于。《荀子·非相》:“故士不揣长,不揳大,不权轻重,亦将志乎尔。”所以对于士人,不是去测量个子的高矮,不是去测量身材的大小,不是去称量身体的轻重,而只要看他的志向就可以了。

[2]以;用。《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苏秦最初用连横之策游说秦惠文王。

[3]把。鲁迅《呐喊·自序》:“将手提的大皮夹放在破桌上。”

[4]与;同。《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支道林在白马寺里,与太常冯怀一起谈论。

(22)用作连词。用法有六:

[1]和。李白《月下独酌》:“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就是月和影。

说文解字第587课(说文解字第580课将)(8)

(月下独酌)

[2]表示转折。相当于“而”。《孟子·滕文公上》:“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即使子民百姓怒目而视,而一年到头的辛勤劳动,仍不足以赡养自己的父母。

[3]又;且。如:将信将疑。《诗·小雅·谷风》:“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当年又惊又怕时,只有我帮你分担忧虑。

[4]抑;或。《玉篇·寸部》:“将,或也。”《孟子·告子上》:“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你是顺着杞柳的本性来做成杯盘呢?或者伤害它的本性来做成杯盘?

[5]则。《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专则速及,侈将以其力毙。”专横就会很快及于祸患,奢侈则会由于力量强大而死。

[6]表示假设。如果;假若。《史记·齐太公世家》:“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您如果只想治理齐国,有高傒和我也就够了。

(23)用作代词。用法有二:

[1]相当于“此”;“这”。《左传·昭公十二年》:“且夫《易》,不可以占险,将何事也?且可饰乎?”而且《易》不能用来预测冒险的事情,这打算做什么呢?而且能不能在下位而恭敬呢?

[2]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么”。《左传·昭公三年》:“将得已乎?”怎么得了呀?

(24)用作助词。用法有六:

[1]发语词。《荀子·性恶》:“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也。”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他们作恶只是由于丧失了本性的缘故。

说文解字第587课(说文解字第580课将)(9)

(荀子像)

[2]相当于“岂”。《国语·楚语下》:“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韦昭注:“民岂能上天乎?”如果不是这样,人民就能升天吗?

[3]相当于“其”。《左传·僖公五年》:“神所冯(凭)依,将在德矣。”神明所凭依的,就在于德行了。

[4]相当于“殆”;“大概”。《汉书·张冯汲郑传赞》:“彼将有激云尔。”冯唐欲理魏尚而大概对文帝用了激将法。

[5]相当于“得”。《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求逞志而弃信,志将逞乎?”但求满足意志而丢弃信用,意志会得到满足吗?

[6]语气助词。用在动词后,以助语气。《红楼梦》第二十一回:“凤姐听了,登时忙将起来。”

(25)相当于“为”。《论语·子罕》:“固天纵之将圣。”这本是上天想让他成为圣人。

(26)大;壮。《尔雅·释诂上》:“将,大也。”《诗·小雅·北山》:“嘉我未老,鲜我方将。”国君忙不迭赞我宝刀未老,啧啧称赞我正当年轻力壮。

(27)长久。《广雅·释诂二》:“将,长也。”《诗·商颂·烈祖》:“以假我享,我受命溥将。”来到宗庙祭祖上,我受天命自长久。

(28)侧;旁边。《诗·大雅·皇矣》:“居岐之阳,在渭之将。”占据岐山南边地方,就在那渭水之旁。

(29)分割。《尔雅·释言》:“将,齐也。”《诗·小雅·楚茨》:“或剥或亨,或肆或将。”有人宰割又有人烹煮,有人分盛有人捧献上。

(30)通“臧”。善;美(详见“臧”本字)。

(31)通“牂”。母羊。

此外,“将”还是姓氏。《通志·氏族略五》:“将氏,平声,石(勒)赵常山太守将容,见《姓苑》。”

(三)qiāng。读音出自《集韵》。请;愿。《广雅·释言》:“将,请也。”《诗·卫风·氓》:“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毛传:“将,愿也。”郑玄笺:“将,请也。”《诗经·氓》这里的这个“将”读音一直有争论,但只有读这个音时,它才有“请;愿”的意思,才符合诗意。《集韵》所标注的“千羊切”就是正确读音。

说文解字第587课(说文解字第580课将)(10)

(《氓》诗意)

(四)yáng。读音出自《集韵》。杂名;含杂质的玉。《集韵·阳韵》:“将,杂名。”《周礼·考工记·玉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伯用将。”郑玄注:“全,纯玉也……龙、瓒、将,皆杂名也。”贾公彦疏:“杂名者,谓玉之杂名,此亦含杂色。”

(五)jiǎng。同“奖”。《集韵·养韵》:“奖,劝也。助也。或作将。”

“将”的小篆写法如图:

说文解字第587课(说文解字第580课将)(11)

(将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580,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