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两个女人互斗两败(两个女人撕逼的)(1)

该如何来形容《女斗》这部风格夸张的“动作喜剧”呢?

它既不是把打斗当作一种单纯的表演来娱乐观众,也不是要通过矛盾表现人物来感动观众。《女斗》本质上就是一场美式脱口秀,一切内容都是为了讽刺。讽刺的可以是社会现状和人性问题,在这里,有一个最重要的具体的指向,那便是战争(美国反恐战争)。

“女斗”就是战争的缩影,一种戏剧化的再现。

“女斗”的参与者是一对因某种原因彼此疏远的大学同学维诺妮卡和艾许莉。当她们重逢之际,也即是第一场打斗发生的时候,维诺妮卡是一位拥有财富地位家庭的职业太太(花瓶妻),而艾许莉则是一个还在为理想与事业打拼的不得志同性恋画家。

电影中两个女人互斗两败(两个女人撕逼的)(2)

一个传统实际,一个开放理想,她们是不同道之人,各走各道,其实也可以相安无事。但她们彼此都鄙视对方的选择与特性,而当前阶段状态的不同(成功与否),又让观念的差异变成了是非之争。一个意外的独处机会,便让她们打了起来。

第一架,维诺妮卡完败。她陷入昏迷,醒来发现她已失去了家庭财富变得一无所有。同时,艾许莉则变身为受欢迎的艺术家,与当初不可同日而语了。不仅如此,艾许莉还把维诺妮卡当作自己创造的素材。维诺妮卡要复仇。于是她们打了第二架。

电影中两个女人互斗两败(两个女人撕逼的)(3)

电影中两个女人互斗两败(两个女人撕逼的)(4)

第二架,轮到艾许莉尝苦果了。她也和维诺妮卡一样一躺两年醒来发现自己一无所有。她也要复仇。但当她找到维诺妮卡的时候,这个仇好像也复不起来。维诺妮卡的状况也并不比艾许莉好,而且她现在远离竞争性强诱惑多的都市而居,身边只有老阿姨以及儿子的影像陪伴,心态好像也平和了。两人的遭遇也相同,应该可以互相谅解了吧。

遗憾的是,结果并不是这样。艾许莉不小心弄坏了维诺妮卡儿子的重要遗物(存有儿子录像的摄像机),两人又干上了。无论是维诺妮卡还是艾许莉,遭遇变故之后都没有真正反省自己,表面的平和只是自身力量削弱之后的表现,而非有了新认知之后的改变。意外造成的损失显然无法通过新的“战斗”来弥补,但在两人的认知中,只有打击对方、把对方干趴下成为“胜者”才能获得安慰。

电影中两个女人互斗两败(两个女人撕逼的)(5)

以上关于“女斗”的描述也就是对战争的解读。面对差异,狭隘与自私让双方无法互相尊重,自以为是以己为尊,进而互相攻讦,造成摩擦并藉由一些事端扩展为大冲突。冲突难免造成更多的伤害与破坏,损失还是要从对方身上找回,“复仇”也好,“正义”也好,这样的名号都是双方可以共用的,战斗将继续下去,直到一方被彻底打败消灭……

另外,维诺妮卡和艾许莉都信奉“强者理论”,强势者天然拥有控制与指挥权,可以无所顾忌。面对战场归来的黑人青年所说尊重是互相的,维诺妮卡表示手里有枪的就会得到尊重。就好像她之前与仆人(青年的母亲)之间,仆人必须尊重她,而她对仆人则一点不必在乎。艾许莉方面则体现在她与助手(甚至伴侣)的互动与角色交换上,没有尊重理解,只有对异己的攻击与压制,以及由此而来的变态的满足感。

电影中两个女人互斗两败(两个女人撕逼的)(6)

战争当然也不只是意识形态上口舌之争,其中包含着巨大的利益。维诺妮卡和艾许莉一度的成功与财富都是拜战争所赐。维诺妮卡的丈夫是负责战场垃圾处理的承包商,只是个小角色,便对战争欢欣鼓舞了,何况那些真正的大鳄。艾许莉的画被人接受追捧,也是因为战争的影响。

发战争财的人安坐后方,被战争伤害的大都是无辜者。影片中征兵的年龄被降到十六岁,更多更年轻的人被当作炮灰送上战场,杀人或被杀。其中还包括像维诺妮卡的儿子那样的理想主义者,他以为战争能够带来和平,但其实只是在为军火商为国防工业卖命,白白牺牲无甚影响。

战争其实也是现代人贪婪自私无知的一种扩大化的更激烈的表现。要消除战争,还得从改造自己出发。影片中,维诺妮卡的疯阿姨,离群索居,放弃竞争,拥抱自然,似乎是一种出路,当然这其实更像是一种讽刺。人类好像逃不出自我毁灭的命运。

电影中两个女人互斗两败(两个女人撕逼的)(7)

(以上是对影片关于战争的解读,不代表本人观点与立场。)

最后,如果你对“女斗”本身很感兴趣,推荐一部由堤幸彦导演的日本电影《两居室》(2LDK)。由野波麻帆和小池荣子扮演的两位主角,个性生活方式不同,同业同门互相竞争,又都有各自的压力,同居一屋,猜忌使坏,日渐摩擦直至矛盾大爆发,上演了一出花哨暴力的女性疯狂大激斗。

电影中两个女人互斗两败(两个女人撕逼的)(8)

电影中两个女人互斗两败(两个女人撕逼的)(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