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些姓氏,虽然被人们熟知,甚至为典籍所载,但其往往以讹传讹,隐去了庐山真面目。

成语典故“叶公好龙”广为人们熟知,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的爱好。《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有记载:“昔楚叶公好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于真?”

叶公好龙概述(叶公好龙是诋毁人编出来的)(1)

但其实,被中国人讽刺了千年的叶公本姓并不姓叶,他的真名叫沈诸梁,字子高,曾祖父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父亲是楚国大夫沈尹戌,沈尹戍在吴楚交战中曾屡立殊功。公元前524年,楚昭王封沈诸梁到叶邑(古邑名今河南叶县)为尹,相当于楚国叶县县令。

叶邑地处楚国北疆重镇方城之外,沈诸梁被封时只有24岁。据史料考据,沈诸梁在叶主政期间,采取与民休养、养兵息民、发展农业的政策,因而国力大为增加。他还组织了民众修筑东、西二陂,可灌溉农田数十万亩,是中国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 后来曾平定白公之乱,担任楚国宰相。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由于沈诸梁业绩良佳,因而受到楚国朝野及各地诸侯的敬重,后来他就以封邑为姓,自称叶公,子孙改姓叶。叶公是全世界叶姓华人的始祖,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叶地第一任行政长官。

叶公好龙概述(叶公好龙是诋毁人编出来的)(2)

据史料所载,公元前489年,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时,专程到叶地拜访叶公,希望能得到叶公的重用。孔子在叶邑期间,多次和叶公谈论为政之道。但因二人观点不一致,孔子的叶邑之行并未得到所期望的结果,于是他很快便离开叶邑。孔子的门人因此大为不满。后来,一些儒士借用叶公喜欢画龙的故事杜撰了《叶公好龙》的寓言,把叶公喻作伪君子,对叶公进行了丑化,由此可见,古代的一些儒生还是很记仇的。

叶公好龙概述(叶公好龙是诋毁人编出来的)(3)

公元前479年,叶公已近耄耋之年。当时,身居吴楚边境的重臣白公胜在楚国都城发动叛乱,杀死了令尹子西、司马子期,并劫持惠王欲自立。叶公闻讯后,不顾年迈,毅然出兵平叛,立下定国之功。叶公以一生的行动,表达了对百姓的爱及对国家的忠,赢得了世人的敬慕。

叶公好龙概述(叶公好龙是诋毁人编出来的)(4)

喜欢就加个关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