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周刊#6月3日是中国的传统四大节日之一端午节,端午节处于每年阳气最盛的农历五月,根据古人的说法“端午节是阳气到达顶点的时候,这个时候是毒虫和病菌最活跃的时候”,因此端午节属于“恶日”,所以要举办很多的活动来驱邪避灾防病。

3到6月的节日(6月3日端午节记得)(1)

端午节在古时候堪称“全民卫生节”,大家会采摘艾蒿来悬挂驱虫,用中草药来煮水泡澡,佩戴香囊来避免蚊虫叮咬,以及用五色绳缠臂来寓意续命等。

端午节不仅是吃粽子和鸡蛋,还有很多的民俗活动和禁忌,其中这“1不喝,2不空,3不贪”,也是很有意思的民俗和禁忌,而且细想一下很有道理,也是为了寄希望家人能够身体安康少生病。

端午节的“1不喝”

3到6月的节日(6月3日端午节记得)(2)

“不怕七月半的鬼,就怕五月五的水”,这句话有两层含义:

1.端午节因为正处于阳气最盛的一天,这个时节也是麦子黄了准备收割的时节,如果端午节下雨可能会影响麦子的收获,这是农民对于端午下雨的忧虑。

2.端午节天气已经变得十分炎热,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喝生水,因为端午节是毒虫开始活跃的时候,没有煮开的生水很容易滋生细菌,还有就是端午节当天大家会吃粽子和鸡蛋,粽子和鸡蛋都不太好消化,如果这个时候喝生水很容易涨肚和引起肠胃不适,因此端午节开始以后就不要饮用生水了。

端午节的“1不喝”,就是奉劝大家到了天气炎热的夏季,一定要注意饮用水的安全,这个时候不要喝生水,以及对于冷饮也要控制,这样才能身体安康少生病。

端午节的“2不空”

端午节的起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因此端午节也有祭祀的含义,还有就是端午节按照民间传统是驱除和预防“五毒”侵扰的日子,因此端午节的很多活动跟驱邪避灾有关,所以也就有了“2不空”的讲究。

1.家里的门窗不能空:端午节这天家里的门窗上要悬挂艾蒿、菖蒲和桃树枝这些驱虫避灾的节日用品,利用这些有着特殊气味和寓意的物品,来防止毒虫的侵扰,门窗不空也是表示家里人丁兴旺,这样毒虫和病邪也不敢随意来侵扰。

3到6月的节日(6月3日端午节记得)(3)

端午节悬挂艾蒿和菖蒲这些中草药,其实也是很有科学道理的,因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因为这些中草药经过一个春天的生长,已经到了药性最强和味道最浓的时候,这个时候采摘悬挂在门窗上确实有驱虫和净化空气的作用,而且这些阴干的中草药留存起来可以熏蚊虫、熬水泡澡和艾炙等,所以有“家有三年艾,不用郎中来上门”的说法。

3到6月的节日(6月3日端午节记得)(4)

2.身上不要空:端午节是驱邪避灾的节日,因此民间传统要在身上绑上五色绳,以及佩戴香囊等来驱邪避灾,所以这天尤其是小孩身上要给缠上五色绳或佩戴香囊,这些物品都是取个能够身体安康免受病邪侵扰的寓意。

3到6月的节日(6月3日端午节记得)(5)

民间还有一个传统就是用雄黄酒在额头上画个“王字”,雄黄酒按照传统说法是可以驱除毒虫的,而老虎是“百兽之王”,在额头画“王字”也是让毒虫和病害不敢靠前的意思。

3到6月的节日(6月3日端午节记得)(6)

端午节的“3不贪”

1.不贪食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节令美食,不过粽子是用糯米包制而成的,糯米不太好消化,吃多了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所以端午节吃粽子要浅尝辄止。

3到6月的节日(6月3日端午节记得)(7)

2.不贪凉:端午节虽然已经到了仲夏时节,但是早晚天气还比较凉,这个时候切记不要吹“穿堂风”,以及贪吃冷饮和去室外的江河湖海游泳,毕竟还没有入伏,过于贪凉会给身体造成伤害。

3.不贪懒:端午节的早上不要贪睡不起,以及久坐不运动,因为按照老人的说法,端午节早上太阳没有升起的时候,室外的空气是最清新的,这个时候出门活动活动对身体是特别有好处的。

每年的端午节一大早,大家都能看到很多人上山采摘艾蒿或者晨练,这也是亲近自然和吸收新鲜空气的一种方法,端午节就不要睡懒觉了,活动起来感受一下这新鲜的室外空气。

端午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它的讲究和习俗在四大节日里最多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习俗和讲究,才使我们的传统节日能够传承千年而不衰落,所以一些过节的习俗还是讲究一些好,为家人博个安康少生病的好兆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