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
“姜昆爱徒周炜亲征讨伐老郭,天津德云社能否顺利开业?”“姜昆组团向德云社发战书,春晚一较高下?”
关于郭德纲和姜昆的是非恩怨,早已经是相声圈,甚至是娱乐圈的一个永恒话题。
那事实上,郭德纲和姜昆又为何结仇?他们又是否真如外界传闻一般势同水火,不可调解?
其实姜昆作为主流相声界的佼佼者,对郭德纲这种体制外的“草根”艺人多少是有些看不上的。
他们能产生交集,乃至引发矛盾更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局势。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小品界百花齐放,导致相声界日渐衰落。发展到二十一世纪初,相声几乎泯然众人。
在相声界“青黄不接”的时候,郭德纲横空出世。
郭德纲
起初他只是一个小艺人,在底层摸爬滚打了十数年,却一直等不到露头的机会。
随着新媒体和视频网站的兴起,让郭德纲看到了“出名”的希望。
他想:既然观众早就不喜欢那老一套的词调,他就给大家来个“新鲜的。”
老活加新话,新的舞台模式让观众“耳目一新”。
再加上郭德纲抓住了网络平台的推广能力,很快,他就“一炮而红”,拥有了一大批粉丝和听众。
到了2005年左右的时候,郭德纲俨然已是相声界的“新起之秀”。且独树一帜,风头无两。
而郭德纲和姜昆的“正面交锋”就是在2006年。
姜昆
都说同行是冤家。但起初很多相声演员对郭德纲的“出名”并不排斥,甚至是欢喜的。
马季觉得郭德纲让更多观众喜欢相声,继而给相声界带来了不少关注,这是好事儿。
杨少华也认为郭德纲是相声界的“大功臣”。
可有人喜欢,自然也会有人不喜欢。至少很多正统“老一辈”的相声演员,就很看不上郭德纲那些“太接地气”的段子,例如姜昆。
姜昆和郭德纲的“草根”出身不一样,他师从马季,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是相声界响当当的人物。
他还是春晚的常客,当时姜昆的相声和赵本山的小品并称春晚的两大热点。
换句话说,如今红极一时的郭德纲,就是当时炙手可热的姜昆。
姜昆不喜欢郭德纲的作品,也是有底气的。
他有《如此照相》,《虎口脱险》等优秀作品,是那个时代相声艺术最高峰的代表。
姜昆和郭德纲
所以在他看来,相声表演不仅要有包袱,还要有内涵,甚至要带有教化和引导的意思。
他是这样做的,他们那一代的人也都是这样做的。
所以他们也就习惯就这种标准要求相声圈的“后辈们”,以至于后来郭德纲的出现就显得“异类”了一些。
可姜昆是个优秀的表演者,却不同时兼备卓越的创作能力,至少比不上梁左。
1993年,姜昆的创作作者梁左离开相声界,转行去做了情景喜剧。没了梁左,姜昆的舞台效果大打折扣。
随着姜昆的相声水平一落千丈,身边质疑的声音也渐渐多了起来。
姜昆自然焦急,他想要改变相声界的颓势,却只能任由“日薄西山”。
就在整个相声界一蹶不振的时候,郭德纲如同一匹“黑马”杀出重围,让相声再一次“活跃”在大众面前。
姜昆如同负重的行人一般松了口气,他从心底是感激这个年轻人的“出现”的。
只是没过多久,姜昆就发觉郭德纲的表演和他传统中的认知并不相同,他是另类的,偏离的。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俗”。
郭德纲和姜昆等人
可偏偏喜爱德云社的观众越来越多,这让姜昆陷入困惑。他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离经叛道”的作品能够得到叫好。
身为相声主流界的姜昆觉得他该捍卫些什么,但在那之前他想要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所以他在广州演讲时,就忍不住公开表示:不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喜欢郭德纲。
姜昆的发声,无异于整个相声主流派的一声质问。
那时的郭德纲还很“年轻气盛”,对于这种“挑衅”自然是不甘示弱的。
于是他将所有的回应都反馈到舞台上。
姜昆
在说济公传的时候,旁边太监说了句:“你道德有问题。”
郭德纲很是硬气地回了句:“这是哪个太监说的。”
不仅如此,郭德纲还在微博上发表了小诗:楚河两岸硝烟障,从来暗箭起同行。
太监、暗箭、同行……要说这里没有暗指,大多数人是不信的,至于代指谁,更是一目了然。
总之几番回合之后,郭德纲和姜昆算是彻底“结了梁子”。
而两个人的“小打小闹”随着2008年的两会提案而进入白热化阶段。
早在2006年的时候,姜昆就曾联合相声界的很多同行,公开发起抵制倡议书,一场“反三俗”运动浩荡而起。
“三俗”也即:庸俗、低俗、媚俗。至于被炮轰的对象,自然是郭德纲一流。
郭德纲拜侯耀文为师
所谓雅俗不过是各个流派的不同主张罢了,即便互相攻击,也更多是业内的一种“切磋”,本质无伤大雅。
直到姜昆在2008年的两会上提交了一个提案。
这份提案主要针对当时相声圈和娱乐圈各种“三俗”现象,姜昆主张“反三俗”和彻底取缔小剧场。
可以说,这个提案内容条条“正中”德云社,大有将德云社“置于死地”的意味。
这下整个德云社都坐不住了,郭德纲当时就命令德云社的成员们集体声讨姜昆。
于是自2008年3月起,何云伟和高峰等人先后在微博上发文讽刺姜昆,无数德云社成员留言支持,纷纷开始战队。
郭德纲
姜昆和以郭德纲为首的德云社众人的恩怨,算是正式拉开了帷幕,也被彻底搬到了大众的视野。
随着事件不断发酵,姜昆在媒体面前坚决否认自己的针对对象是德云社。
在他看来,德云社的所作所为只是他们的“自导自演”,完全是把他当做假想敌。
很多媒体也是断章取义,捕风捉影,想要借此无故制造矛盾罢了。
正面战场上,双方都不愿意承认存有龌龊。但对于相声演员来说,舞台才是他们的“主战场”。
姜昆说郭德纲的表演是三俗,郭德纲就直接抨击姜昆业务能力不行,根本不会讲相声。
姜昆批评郭德纲欺师灭祖,徒弟打记者,道德品质有问题。郭德纲就直接在台上内涵姜昆的女儿。
两个人你来我往,摩擦始终不断。
郭德纲和于谦上春晚
大众最倾向引导矛盾焦点,自媒体的快速发展更是将无数小事或者本就不存在的事疯狂杜撰放大。
郭德纲和姜昆的矛盾逐渐脱离了两个人本身,被无限扩张到两个流派,两个群体上去。
可实际上,他们的矛盾并没有媒体报道的那般“不死不休”。
其实姜昆对郭德纲的批评始终都停留在业务方面。
他说:“郭德纲充其量是一个相声演员,但有人把他弄成‘揭老底战斗队’我不高兴,又有人把他捧成‘新的侯宝林’我也不赞同”。
可见,姜昆不满的更多是外界和某些极致听众加注到郭德纲头上的“高帽子”。
不喜欢郭德纲在网络上的各种高调和因此引发的一些“乱象”,在姜昆看来,这不符合一个演艺人的“低调内敛”。
姜昆
姜昆的助理也表示:他们本质并没有矛盾,最大的分歧就是相声界糟粕的取舍问题。
事实证明,他们的矛盾也的确仅限于此。
郭德纲和姜昆作为两个相声时代的代表人物,有争执无可厚非,可非要说他们有多大的仇怨,也不见得。
2021年,中国曲协曲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姜昆作为中国曲协主席,针对近来的演艺圈和饭圈乱象展开讨论。
姜昆更是重提“反三俗倡议”,希望正确引领艺人和观众。
不得不说,这个提倡和号召是合事宜且有现实意义的,但更多媒体想到的是十几年前,针对郭德纲的那场“反三俗运动”。
郭德纲和于谦
媒体疯狂脑补着新一轮的“冲突”。可事实上,早在2012年11月,姜昆成功担任中国曲协主席之后,他就再未公开批评过郭德纲。
至于网络上流传的各种文章和视频,但凡细究就会发现只是媒体的捕风捉影,以讹传讹。
郭德纲也不再是怼天怼地怼同行,他所到之处,见到同行展现的都是满满的“善意”。
马志明、田立禾、魏文亮等前辈被他热情吹捧,德云社和其他后辈也都得到他“春风细雨”般的指点和包容。
媒体自以为是一场难以言和的“世纪矛盾”,其实双方早就私下达成了“默契”。
姜昆接受采访
曲协刚刚发布倡议书,郭德纲紧跟着转发曲协的倡议书。
一改以往的不理不睬,暗中讽刺,态度很是积极。甚至在探班于谦的时候,还和在场的北京曲协主席拥抱示好。
他对主流相声界早就没了从前的“一腔愤慨”。
而姜昆同样也没有对郭德纲“穷追猛打”,他不仅出席了于谦《依旧美丽》的彩排现场。
还在面对记者采访的时候,很是大方的予以点评,其中更是公开点名表扬德云社。
姜昆称赞他们的作品展现了相声的强大生命力,更满足了不同阶层民众的文化需求,很值得大力提倡。
图中为姜昆
有很多人不理解他们的“冰释前嫌”,姜昆的话却将答案表述得明明白白。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大家的目的是一致的,只是手段有所不同。
可见,双方都已经在彼此的立场上达成了一个“和解”,各退一步的同时也能更好的“各进一步”。
也有人惋惜郭德纲的“退让”,觉得当年那年无所畏惧的“屠龙少年”最终变成了“龙”的一员。
但事实上,这样的结果才是利益的最大化。
郭德纲参加会议
郭德纲从前孤身一人,无所畏惧。但如今他身后有妻子孩子,还有一大摊子家业和上百个徒弟,他早就不是一个人了。
他想:或许时间真的会改变一个人,而拥有的越多,顾忌也会随着变得越来越多,他应该学会“妥协”了。
于是很多人发现,郭德纲很少在台上讽刺同行了。对于其他同行的挑衅,他也不像从前那样“锱铢必报”,“反唇以讥”。
自2016年和曹云金的那场“大战”之后,郭德纲就再没有公开和同行战斗过。
他是真的打算“放马南山,不理俗世”了。
郭德纲出席侯耀文葬礼
到了2018年,一直陪伴郭德纲,也陪伴观众的表演必备项目《大实话》也被取消了。
郭德纲不再唱《大实话》,这也就意味着他那些讽刺挖苦同行的“坚持”被彻底放下,过去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在郭德纲看来,他这前半生“树敌太多”,如今更想要追求一份平静。他从前极度“鄙夷痛恨”相声主流界,如今却又忍不住想要靠近且渴望并接纳认可。
他像是一个退隐江湖的“侠士”,如今开始希冀庙堂的安稳太平。
图左为姜昆
而“身居庙堂”的姜昆则放弃了所谓的捍卫正道,心心念念着的,则是可以顺利退休,安享晚年。
没有了剑拔弩张,相声界的气氛史无前例的和谐,就如同三月春风拂过,格外地沁人心脾。
虽然依旧会有人感到遗憾,但双赢的局面终究要好过两败俱伤。
之后的日子里,姜昆依旧作为主流相声界的代表,指导着整个业界。而郭德纲则继续带领着德云社走向更大的平台。
甚至在不远的将来,德云社会加入曲协也未可知。
郭德纲和姜昆
届时说不定郭德纲能与姜昆同台而坐,对整个相声界的发展“指点江山”。想来也会是相声界的历史性时刻。
这场由郭德纲和姜昆引发的“战斗”,波及了整个相声圈,浩浩荡荡了十数年,最后却“止戈兴仁”。
多年以后,这段恩怨情仇也会成为一代人的“时代眼泪”,平添不少“意难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