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C爸妈

01

最近CC在学轮滑,周末去姥姥家也要带。

小表弟看到姐姐脚踩风火轮,颤颤巍巍的样子,更是觉得新鲜,一直跟在姐姐左右。

我们一直提醒,不能离姐姐太近哦。姐姐站不稳,可能会砸到你。

就在CC停下来歇脚的功夫,我们也都停止了护驾,小表弟突然就走上前来、双手张开准备要推CC一把。

CC本就站不太稳,正调动全身的平衡细胞在与脚底下那双鞋子较劲。

看小表弟作势要推,吓得花容失色,大喊“别推我!”

围观的我跟C爸也是一惊,下意识的脱口而出:哎呦,别推!

得,就这几个字。

小表弟哇一声哭了起来。

那委屈的样子,好像被推的是他一样。

还好周围没人,不然还以为我们一家三口在欺负小表弟。

哈哈,开玩笑啦!

还好周围没人,不然小表弟可能又要挨批评了。

孩子其实心里知道谁对他好(做错事的那个孩子)(1)

最近小表弟常因此挨批评,因为他似乎总是没理、犯错的一方。

或者抢姐姐玩具,或者偏要吃超份额的冰淇淋。

但明明是他犯错,或者他要求不合理,被制止的时候,他还先哭起来了。就像很多妈妈留言的类似问题:宝宝最近常常做错事,还不能批评,因为还不等你开口, 他先哭上了!

嗯,跟这个阶段的小表弟简直一毛一样。

02

这让我想起2岁时的CC,下楼去公园玩,看上了别人正在玩的秋千,上前就想把人家拽下来,自然被我眼疾手快的制止了,但这一阻止像是捅了马蜂窝,她不仅没有停止,反而不依不饶的偏要把人家抓下来,我只好抱离现场“教育”。

因为处理老油条CC我已相当老练,如今新兵蛋子小表弟,更是手到擒来。而且总的来说,小表弟的性情比CC要温和多了!

我先一把抱起,因为眼瞅着,他就恼羞成怒的准备真的推一把了。

来,大姨抱抱,先抱抱。没有教育,没有批评,只这样抱着,还在我怀里挣扎着偏要再去推姐姐一把呢!

我稍微抱得远了一些,开始施展战术:

弟弟是不是吓一跳?觉得很委屈,因为大家不让你碰姐姐。(共情)

弟弟哭的更厉害,没搭理我,依然在我怀里挣扎着偏要再去推姐姐一把!

那跟大姨说说,你为什么要推姐姐呢?你看她站都站不稳,一碰就倒啦,你想要姐姐摔倒吗?(共情 引导说出想法)

不摔。

对,我也不想让姐姐摔倒,那我们不推了好不好?(引导正确做法)

推、推。

为什么一定要推?

不走、不走。

哦,所以弟弟是看姐姐滑不动了,想要帮忙对吗?

嗯。

啊,我们弟弟好棒呢,还想着帮助姐姐,不过推姐姐就倒啦,我们站这给姐姐加油好不!(引导正确做法)

好。

明白了原因的我,还是忍不住感叹,幸好没有武断的下结论,不然小表弟又要受委屈了。

孩子其实心里知道谁对他好(做错事的那个孩子)(2)

习惯认知和固定思维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特别可怕,因为我们总是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

我们认为,那个推人的、抢玩具的、主动发起攻击的孩子就是在做错事。

做错事的孩子就应该被批评。只有批评他,严肃的制止他,他才能停止不当的行为,或者有所悔改。

所以我们下意识的去安慰被伤害的孩子,指责做坏事的孩子。

但结果,他并不会因为你的批评而悔改,反而会因为你的批评和指责更加恼羞成怒,心有不甘。

难道不是他犯错伤害了别人吗?难道不是他应该承认错误吗?他为什么还这么愤怒?

因为大部分“犯了错”的孩子,在看到父母第一反应之时,都知道自己错了或者自己当下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而此时他心里的戒备的那根弦就绷上了,他全身进入的是备战状态。

而如果你的态度正好是反对、指责、责备,那么孩子就感觉不到自己是安全的,依恋关系也被破坏了,出于自我保护,他的第一反应便是反击(可能是哭闹,也可能是诉诸暴力)。

我们常说,想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先解决他的情绪。

只有孩子在情绪上被接纳,心里上有安全感的时候,才会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

所以,在孩子备战状态时,我们只有通过共情去跟孩子连接,让他感觉到你的柔软,知道你不是敌人,他才会愿意放下盾牌,跟你和解。

否则他大哭大闹想要证明的,早已不是是非本身,而是你是否依然爱他。

当孩子之间因为冲突、或者不管是什么原因的情绪崩溃时,比起判断对错更重要的是,让两方孩子都有的安全感。

那个做错事的孩子,同样需要共情,需要被安慰,而不是一味被指责。

孩子其实心里知道谁对他好(做错事的那个孩子)(3)

03

另外,关于犯错这件事,我还想唠叨两句。

大部分“犯了错”的孩子,在父母的第一反应之下,都知道自己错了。但这里面涉及到两种错误。

一种是大人与孩子达成共识的错误。

比如不遵守规定和秩序:抢玩具、打人、插队,诸如此类。再比如违反与父母的协商:说好了看两集电视,偏要再看一集,说好了一天一颗糖吃完还要。

这种双方达成一致的错误,大多数属于试探底线,不必一味的迁就,该坚持的要坚持,但是态度也不用必须强硬,依然需要共情,你只平静的坚持你坚持的,给娃重复规则和约定。如果拒不执行,那就自行承担相应后果。

就像前面我写的,CC偏要抢别人正在玩的器械例子:

明白你能体会他的心情之后,大部分的孩子是可以接受规则的,承认错误,并且愿意改正或道歉的。

孩子其实心里知道谁对他好(做错事的那个孩子)(4)

另一种是大人单方面以为的错误。

比教明显的是小表弟的例子:小表弟推人,大人以为他是干坏事,其实他是好心推姐姐往前走,如果这被冤枉了,孩子得多委屈?

类似的还有手部敏感期的打人抓人、物权敏感期的不分享,执拗期的认死理儿。其实都是每个孩子发育都会经历的必然阶段,不能因此贴标签觉得是孩子错了。

具体敏感期参考这篇,我就不展开了《误会宝宝的这些调皮行为,原来都是因为敏感期!》

不太明显的,是规则或约定不明确,大人凭自己的判断做决定的。

比如冰淇淋、糖或动画片。

很多妈妈都说不能吃太多糖(冰淇淋),但什么是多什么是少,全凭心情,也不跟孩子说明理由。

心情好(或懒得管时)三、五个也尽情吃;心情不好(有精力管时)只一个,吃完绝对别再想着第二个!

那如果此时娃一味的要求再吃一个再吃一个,大人眼里就是错的,但是孩子不是这么认为啊,那些都是让他感到快乐的东西,追求快乐,爸爸妈妈怎么就不给好脸色的批评教育呢?

更何况,昨天还让吃3个,今儿就不让吃了,能不火大吗?!

所以,一切处理孩子情绪的技巧,出发点都是尊重他、理解他、爱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