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品鉴大会# 这几天看了美国作家杜兰特的《世界文明史:拿破仑时代》,撩撩这位来自科西嘉岛的法国战神。说起拿破仑,始终是法国历史上一个绕不开的重量级人物。他白手起家,有数学天赋,擅长几何推理,炮兵专业出身,今天法国的外交、律法、银行、学校等诸多领域,还能找到他的旧日荣光。

拿破仑出生在法国最大岛屿,位于地中海的科西嘉岛。岛屿距离法国本土170公里,标准的小地方出身。1789年,震惊世界的法国大革命爆发,旧有体制的王权被撕个粉碎,天赋人权的自由思想,开始从法国蔓延到欧洲其它国家。包括奥地利、英国、撒丁王国、普鲁士、俄罗斯的掌权贵族,被法国的革命吓破了胆。

法国最辉煌是拿破仑时代(世界文明史拿破仑时代)(1)


要知道,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以及《社会契约论》写就的时候,当时欧洲可都是封建王权,大革命一来,法国波旁王朝的国王、王后、公主、贵族们就被连根拔起,通通送上了断头台。你说,换成谁,这能不急眼拼命吗?

此后,以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的亚历山大一世、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的弗朗茨二世、普鲁士帝国的腓特烈.威廉三世,组成的“三皇同盟”加上英国的乔治三世,联合撒丁王国、西班牙帝国、荷兰、比利时开始轮番围剿法国大革命。从1793年到1815年,22年的时间里,反法同盟共组织了七次,期间虽然荷兰、比利时、西班牙、撒丁王国偶尔缺席,但反法核心一直在俄、普、奥、英四国的王族中,轮流坐庄。

法国最辉煌是拿破仑时代(世界文明史拿破仑时代)(2)


当时,法国境内共有2800万人,明争暗斗的划分为保王党、自有贵族、资产阶级三方势力。而法方的主要对手,俄国占大头,拥有3500万人,奥地利其次2000万,英国1200万,普鲁士900万。不算撒丁、西班牙、荷兰这些吃瓜的,反法同盟的总人口是法国的2.7倍。此时的法国进入了大革命的第四个年头,四面树敌,自己人又窝里斗,新政权的危险,丝毫不亚于几年前的叙利亚。

拿破仑的出现说力挽狂澜一点不为过。这哥们崭露头角的土伦战役,就打的英国龙虾兵好多年都不敢上岸,只有靠着四处给俄、普、奥煽风点火,维持着日不落帝国的体面。从1793年起,拿破仑先后指挥了土伦战役、乌尔姆会战、奥斯特里茨大会战,大小五十多场,除了俄法战争、莱比锡战役,以及滑铁卢终局之战以外,这哥们几乎全胜。获胜原因,拿破仑的个人因素功不可没。

法国最辉煌是拿破仑时代(世界文明史拿破仑时代)(3)


先说组织能力,拿破仑实行军事独裁,在法国实施总体战策略。整个国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战时兵营,先军路线,所有人优先服务战争。法国的战争潜力被拿破仑发挥到了极致。法军长期保持80万常备规模,面对奥地利的40万、英国25万、普鲁士20万、俄罗斯的百万大军,虽然人数少,但却丝毫不弱,反而经常出现法军以少胜多,打得对方割地求饶。

再说战术素养,拿破仑的战术,兵贵神速从不墨守成规,通常是一侧部署机动优势军团突击,再上骑、炮、步兵的多兵种配合,非常灵活,往往一出手就打得对手措手不及。法军灵活的机动战术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得到极大体现。早期的法军,火枪装备差,采用纵队战术,减少对战宽度增加纵深,因为拉长纵深可以有效减少对方火枪的密集杀伤。再加上法军擅长白刃战,近战搏斗,法军更占优势,英国的龙虾兵从来都怕与法军正面拼刺刀。

法国最辉煌是拿破仑时代(世界文明史拿破仑时代)(4)


其次,善用大炮方阵,当时的大炮还是个新鲜玩意,属于战场上的高科技武器。炮兵集中火力猛轰敌阵,配合骑兵快速迂回至敌人暴露的侧翼,火枪兵在侧面撂倒横队。对方混乱之际,骑兵配合步兵冲锋,逼迫敌人结成方阵,如果敌人结成方阵,就用大炮一顿猛轰,步兵再上去捡漏。如果敌人不聚拢,就派出重骑兵猛冲。这样的战法,没有超一流的指挥和单兵素养,根本顶不住。拿破仑是巴黎炮兵学校的正规科班,数学天赋的计算能力给他如虎添翼。第一次反法同盟时,拿破仑还没有当上“一把手”,巴黎发生了保王党叛乱,当时城内的革命军队只有寥寥数千人,保王党的叛乱军队足足是他们的十倍。但即便这样,他居然破天荒的从破仓库里拉出大炮进行巷战炮轰,这可能算是最早的城市炮战了吧。保王党哪见过这阵势,很快就被这哥们,风卷残云,镇住了场子。

早期的拿破仑非常善于用人。不同于其它贵族,拿破仑是底层出身,用人不问出处,唯才是举,手下从革命初期,成长起来的猛将多不胜数。在1804年加冕称帝以后,光封的元帅就有26人之多。贝尔蒂埃元帅,善于参谋,通晓侦查手段,再复杂的军队调度也能运用自如。滑铁卢战役时如果贝尔蒂埃没死,结局或许会改变。马塞纳元帅,善于攻城,管理占领区也得心应手。拉纳元帅,作战勇猛,善任前锋。达武元帅,军纪严明,善于决断。苏尔特元帅,善于组织征调,是个理想的战术家。

法国最辉煌是拿破仑时代(世界文明史拿破仑时代)(5)


最后,再重点说下,这哥们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第六次反法同盟结束以后,拿破仑被流放厄尔巴岛,无兵无将,就敢在刚越狱之后,徒步走到巴黎。一路上,依靠个人魅力,随便讲了几句话,就能让民众和军队接二连三的倒戈,重新掌回王权。这样的个人魅力放眼世界,恐怕也很难找出第二个人。虽然此后“百日王朝”只维持3个月,就遭遇滑铁卢兵败。究其失败的原因,琢磨应该有四个,一是战争打了20多年,大伙儿打累了。二是第七次反法同盟时,法军的人数少,机动兵力不够。三是法军的精兵已经在历次战争中消耗殆尽,补充的新兵蛋子素养跟不上。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拿破仑放出去作为机动力量的两个骑兵军被蠢货格鲁希给耽误了。等到威灵顿的龙虾兵和布吕歇尔的普鲁士军团围住拿破仑的大本营,一切都已回天无力。

战后,英国人或许是为了给拿破仑添堵抹黑,到处宣扬他的身高只有1.58米。人送外号“侏儒小矮子”。其实,综合内廷侍卫长和圣赫勒拿岛尸检医生的多方记录,拿破仑的身高是1.68米。有历史学家统计,18世纪,法国人的平均身高是1.66-1.67米,拿破仑据此还略高,当然如果非要和龙骑兵1.9米的身高比较,那就只能呵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