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8岁,尿频、尿急、尿痛伴发热超过3天,体温最高达38.5C。B超检查后,前列腺大小约5.3×4.4×4.3厘米,外形饱满,内可见强回声。正常男性外阴,尿道外口稍有红肿,未见明显异常分泌物及肿物。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饱满,压痛阳性。

患者出现典型的尿频、尿急、尿痛症状,且直肠指检阳性,可以初步诊断为急性前列腺炎。但是又如何确诊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呢?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由细菌引起的前列腺组织的急性炎症,可通过PSA、尿常规、血常规检查等进一步确诊。该患者的PSA(组项):总PSA: 42.18ng/mL↑,游离PSA: 11.69ng/mL↑,FPSA/PSA: 0.28静脉血常规 CRP:WBC: 20.50x10^9/L↑,RBC: 4.43x10^12/L,HGB: 132.00g/L,C-反应蛋白: 199.10mg/L↑。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可以确诊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怎样分辨前列腺炎是慢性还是急性(两种前列腺炎要如何诊断和鉴别)(1)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常常突然发病,有的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的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寒战、全身不适,有的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局部会出现腰骶部和会阴部的疼痛,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通常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膀胱炎。体格检查可以发现耻骨上压痛,有尿潴留的可以触及膨胀的膀胱,直肠指检可以发现前列腺肿大、压痛、外形不规则等,切记禁止进行前列腺按摩。尿常规分析和尿沉渣检查可以发现尿液浑浊,甚至出现大量絮状物的沉积,镜检结果有大量的白细胞。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白细胞数量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大于70%,甚至出现左。细菌学检查可发现尿或者血培养呈阳性。

但是前列腺部位存在多种可发生的急性疾病,又如何与其他疾病区别诊断,准确确诊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呢?需要注意的其他疾病有以下几种:

怎样分辨前列腺炎是慢性还是急性(两种前列腺炎要如何诊断和鉴别)(2)

第一,前列腺溢液。又称无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漏诊或慢性前列腺充血。大便时或排尿终末有乳白色分泌物自尿道流出,常合并精神症状。前列腺液及分泌液镜检查正常,下尿路分段细菌培养阴性。直肠指诊前列腺大小正常,质地软,无压痛。

第二,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病理诊断上可分为非嗜酸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和嗜酸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两种类型。可伴有发热尿频、尿急、尿痛、脓尿、会阴部疼痛不适等症状,但症状进展快,可迅速发生尿潴留。直肠指诊检查前列腺增大、有硬结、如癌肿固定,软硬不一,山峰样突起,有弹性。短期内硬结生长较快,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可发现肉芽肿性反应。应用激素、中药等试验性治疗,硬结能逐渐缩小

第三,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症状与慢性前列腺炎很难区别,通常有会阴痛,排尿症状及性功能障碍表现。前列腺液中有多量卵磷脂小体,白细胞增多,但涂片及细菌培养均无细菌生长。

第四,前列腺痛,即盆底肌群痉挛。具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白色分泌物、血尿等症状,伴有会阴、肛周、下腹部、腰骶部、腹股沟、耻骨、阴囊、阴茎等部位疼痛不适,这种疼痛与排尿无关,按摩治疗后症状能够有一定改善,但维持时间不长。直肠指诊检查,肛门和前列腺周围肌肉触痛或不适,而前列腺触诊正常。前列腺液镜检正常,前列腺液及尿液培养无细菌生长。膀胱镜检查可见轻度至中度的膀胱颈梗阻,膀胱呈梗阻性改变。尿动力学检查发现多数病人有膀胱颈部和前列腺部尿道痉挛性功能失常。

第五,前列腺肿瘤:晚期出现尿频、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并且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明显。直肠指诊形态出现变化,呈不规则增大。内部回声不均匀,局部回声或强回声,边缘不整齐。CT、MRI均显示前列腺内占位性病变并侵及外科包膜,前列腺穿刺活检可明确。

第六,前列腺结核。症状与慢性前列腺炎相似。有会阴部、腰骶部隐痛及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内分泌物等表现,但具有泌尿系结核及其它部位结核病灶的病史,其主要症状有血精、精液减少、射精痛、排尿困难,直肠指诊前列腺呈不规则结节状,附睾肿大变硬,输精管有串珠状硬结,前列腺液结核杆菌直接涂片阳性,用PCR技术诊断率更高。

怎样分辨前列腺炎是慢性还是急性(两种前列腺炎要如何诊断和鉴别)(3)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确诊后,治疗方式首先是抗生素治疗,同时关注生命体征及血液指标变化。如果患者症状明显,且体温较高,可静脉注射抗生素,一周后继续口服抗生素,推荐使用广谱抗生素、三代头孢菌素等。如果患者的症状不明显,可口服药物治疗,疗程至少为一个月。抗生素要选择能够进入前列腺内并且能够快速治疗的药物,以防治疗不及时变成慢性前列腺炎。如果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已形成前列腺囊肿,应及时经直肠或会阴部行切开引流术。

患者在治疗后,应注意饮食,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多饮水,禁忌饮酒和食用刺激性的食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前列腺炎的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