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6月6日,国家文物局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在线上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将于6月11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将举办6300余项活动)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6月6日,国家文物局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在线上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将于6月11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围绕活动主题,组织开展相关活动6300余项,其中线下活动4400余项、线上活动1900余项。

会上,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陆琼表示,活动内容包括兰州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主题论坛、文物科技创新论坛等系列活动。

陆琼称,国家文物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将在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上签订共建敦煌研究院的协议,双方还将在甘肃省博物馆推出“木本水源——黄河流域史前文明展”,甄选全国200余件文物展品,呈现真实、立体、发展的黄河文明远古活态历史,用文物注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展览也将举办系列线上展示及直播活动。

同时,遗产日将围绕主题,突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宣传展现文物保护利用十年成就,用客观数据与工作亮点,总结十年来文物系统持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取得的重要成绩。遗产日期间,国家文物局还将通报表扬文物系统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公布第四届“寻找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推介名单。

甘肃省文物局局长程亮提到,作为主场城市,兰州围绕主题、采取线上传播与现场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将策划推出30多项活动,包括文物鉴定、丝路要津历史知识讲座、“古建探秘”、非遗展演、历史文化及红色故事讲堂、“民族脊梁——甘肃抗战人物展”流动展览等文化惠民活动,积极扩大全民参与度。

此外,甘肃省150多家文博单位将组织开展展览展示、文博知识讲座论坛、博物馆研学、各类互动体验、文艺演出、非遗展演、文化科技创新等活动490余项。

据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介绍,在本次第二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上,围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的考古与文化遗产价值认知、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文物病害评估与保护修复、文化遗产风险监测与防控、文化遗产传承与利用等13个相关项目,各负责人及骨干代表将作学术报告,展示汇报项目实施以来取得的主要科研进展,促进各项目组之间的学术交流与互鉴,激发文物科技创新活力。

据悉,除兰州主会场活动外,6月11日当天,全省150多家文博单位将组织开展各类展览、文博知识讲座论坛、博物馆研学、各类互动体验、文艺演出、非遗展演、文化科技创新等活动490余项,其中线上展览、网络讲解、文博云直播等线上活动200余项;突出喜迎党的二十大相关主题活动数量160余项;“让文物活起来”特色主题活动数量120余项。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