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豹》之前,这几年大热的漫威电影世界一直没有一个真正的黑人主角,局长和猎鹰只是群戏里的配角。

而《黑豹》上映之后,起码让黑人题材大片,走进大众视野。影片的成功与否暂且不论,不过,《黑豹》的大热,一定程度上,离不开影片黑人演员为主的阵容配置,黑人话题的关注,也主要受黑人观众喜爱。

同时,黑人电影的大热,也让我们的电影冷知识王特特,想起曾经一个非常热门的类型,就是70年代的“黑人剥削片”(Blaxploitation Film)。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

此剥削非彼剥削,这里的“剥削”源于“剥削电影”(Exploitation film), “剥削”一词是指电影行销,表示促销、广告之意。

剥削电影往往需要某种可供剥削的事物,如大明星、特效、性爱、暴力、爱情等。剥削电影大都仰赖煽色腥的广告宣传,以及露骨、夸大其词的议题描绘,却无视于电影自身的内在品质,往往被广泛认为是品质低劣的产物。即使如此,剥削电影有时也能吸引世人关注、和膜拜追随。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

鲁迪·雷·摩尔主演的黑人剥削片之一,充分发挥了他的肢体语言

它们的故事多以黑人贫民区为舞台,主要以纽约、费城、洛杉矶或底特律等城市为主,放眼当代。

围绕黑人边缘处境,兼具大量暴力与色情,毒品、娼妓,爆炸式的发型,凯迪拉克或林肯轿车、腐败的白人警察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黑人音乐也是必备要素。

主人公往往是一个坚强而勇敢的黑人主角,他反抗白人对他的压迫,实现了伟大的成就。

有时候,黑人英雄会从他可怜的环境中长大,变得富有和有影响力,有时他会帮助他的兄弟姐妹,报复一个腐败的种族主义制度。无论包装成什么样,,影片难得的是把黑人主人公置于故事的核心,打破了当时以白人为中心的不成文的规范。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3)

跟李小龙合作过《龙争虎斗》的动作高手吉米·凯利主演的《黑武士》

黑人剥削片的类型范畴也很宽泛,从黑帮片到恐怖片,西部片或喜剧,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类型。现在回过头来看,它们都为70年代的美国城市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记录。

在“黑人剥削片”出现前,尤其是在1960年之前,大多数美国电影的黑人角色(非裔美国人)屈指可数。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4)

海蒂·麦克丹尼尔斯凭《乱世佳人》的女奴角色,赢得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60年代,通过温文尔雅的黑人男星西德尼·波蒂埃主演的几部电影发生了巨大改观——《野百合》《炎热的夜晚》《猜猜谁来吃晚餐》《再生缘》《我爱吾师》《挣脱锁链》,这些影片或多或少有反映种族歧视的问题。其中《野百合》还为他赢得了第36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5)

《猜猜谁来吃晚餐》里的西德尼·波蒂埃

老爷子刚刚过了91岁生日,是现在在世最老的奥斯卡影帝了。

除他之外,那时的主流电影,尤其是动作片,黑人往往是象征性的团队成员,或只是把原本白人角色改成黑人的所谓平衡。

1971年的《斯维特拜克之歌》被认为是第一部黑人剥削片,这部影片本身没什么好聊的,豆瓣也仅有5分多,但是,却非常有开创意义。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6)

在1971年之前,还从来没有一部黑人为主角的电影,能够表达过他们想要抵抗白人统治社会的意愿。

《夏福特》的出现,算是宣告这个时代的结束。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7)

主人公是纽约侦探约翰·夏福特,他英勇强悍,受命办理哈林区角头老大女儿的绑架案,却也因此和所有黑帮为敌。

在这部电影中,白人都是花言巧语的白痴,而黑人们都很酷。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8)

《夏福特》的成功,又衍生出几部续集《怒豹》《非洲怒豹》等(萨缪尔杰克逊后来主演过一部翻拍,听说马上又要翻拍了),也让大量黑人剥削片跟风而至,在1972年和1975年之间达到高峰。尽管疏远了白人观众群体,却受到影评人和平权组织的关注。

另一部黑人剥削片《超飞》这部片在技术上并不成熟,甚至还不如《夏福特》。它还经常被指责为道德败坏,因为它颂扬了毒贩子。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9)

这部片最伟大之处是它的音乐,柯蒂斯·梅菲尔德创作的配乐原声被奉为经典。也让这部影片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经过时间的洗礼,早已超出了它本身的价值。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0)

《超飞》

帕姆·格里尔是我超级喜欢的一位黑人女演员,她早年便是以黑人剥削片而闻名的,其主演的《大鸟笼》《科菲》和《骚狐狸》都是黑人剥削片的代表作。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1)

帕姆·格里尔

《大鸟笼》严格意义上是一部女子监狱电影,是女性反抗男权专政和剥削的暴力片,但里面也有黑人剥削片的部分。

故事讲述帕姆·格里尔扮演的角色误入由于白人男性统治的菲律宾女子集中营,营地中心是一个高大的木制极机器“大鸟笼”,女囚们要围绕着它做一些体力活。她们还时常被邪恶的典狱长和守卫虐待,她一直在尝试和她的狱友逃离监狱。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2)

《大鸟笼》中的帕姆·格里尔

昆汀受这部影片很大的影响,帕姆·格里尔的男友在片中的角色名就叫姜戈,有意思的是姜戈也是假扮卧底去白人管辖的女囚营营救女友。

安妮塔·福特双枪陷阵也很经典,影响过很多电影。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3)

《大鸟笼》

1973年的《科菲》仍由《大鸟笼》的导演杰克·希尔执导,格里尔主演,是黑人剥削片的一部重要的转型之作。昆汀的《杀死比尔》也受到这部片极大的影响,包括女主的人设及剑战都有部分参考。

影片讲述科菲的妹妹进入了毒品世界,姐姐渗透到皮条客和毒品贩子的世界,将他们一网打尽。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4)

《科菲》

当时,黑人剥削片的主角大都为黑人男性,他们对待女性角色的态度也是不屑一顾的,女性在这类电影中基本上都是性对象,尽管在这部影片中,仍有这样的成分存在。

不过帕姆·格里尔的角色抹去了被害者的姿态,以加害者(复仇)的姿态完成她的使命,摧毁非法毒品产业。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5)

《科菲》

《科菲》成为女性也可以主导的转折性作品,帕姆·格里尔也成为引人注目的主角。

由此带来了下一部电影《骚狐狸》的成功,这部电影一方面是黑人剥削片,一方面又是女权电影。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6)

它表面上是一部复仇片,实则还是透过女主角狐狸·布朗的狡猾与暴力,来对抗白人男性的统治和压迫。

狐狸·布朗成为非常酷的女中豪杰,她把枪藏在头发的情节也成为经典段落。在美剧《美国恐怖故事:旅馆》中还致敬了这一情节。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7)

《骚狐狸》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8)

《美恐:旅馆》

昆汀后来那部《杰基·布朗》(也译作《危险关系》)就是一部向黑人剥削片致敬的作品,创作灵感就源于《骚狐狸》,主演就是帕姆·格里尔,你甚至可以把它当作是《骚狐狸》的续集。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9)

《危险关系》

另外,由女性主演的黑人剥削片,都会突出时尚和古怪的黑人女装和饰品,那时相当的拉风。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1)

这次的《黑豹》同样有注重黑人女性角色的发挥,她们在能力上并不逊于男性,甚至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决定性作用。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2)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3)

《黑豹》

另外,这一时期的黑人剥削片都会涉毒,它们没有去美化,却凸显了这种无所不在的主题,还隐晦地表达了当局在将毒品推向美国黑人贫民区的别有用心。

尽管现在看起来,这些黑人剥削片的剧情都很简单,甚至打斗场面的拙劣和故事情节的简陋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风格。但是,随着时间的洗礼,有一波影片已被影迷奉为邪典之作。

007电影在当时是最有敏锐直觉的,早在1973年的《007之生死关头》(罗杰·摩尔的第一部007电影),电影公司就已经开始向“黑人剥削片”靠拢。这一集是对黑人剥削片的参考,尽管黑人角色仍是配角和反派,却至少得到了主流电影的承认和回应。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4)

《007之生死关头》

事后看来,《生死关头》在007系列里也许是最过时,也是争议颇多的一部,但很多人都忽略了它的社会影响。如果考虑到这一点,《生死关头》是划时代的。

另外,《生死关头》对《黑豹》的漫画有很大影响。

很多朋友都知道,黑豹早在1966年的漫画《神奇四侠》(第52期)就有出场,但直到1973年起,当时负责漫画《丛林行动》的编辑唐·麦克格雷戈(Don McGregor)在第六期起推出《怒豹》,再度把黑豹这个角色拿出来。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5)

漫画《怒豹》

唐·麦克格雷戈在做《怒豹》时,就有参考《生死关头》的部分情节。电影中,一个恶棍上演了一场伏都教巫术风格的巫术,后来被证明启发到漫画书《丛林行动》(第10期)《怒豹》里僵尸复活的情节。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6)

《生死关头》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7)

漫画《怒豹》

在电影版《黑豹》中,每一任黑豹在接受挑战后,会用心形草重生,和《生死关头》也很相像。

不过非洲加勒比的亡灵巫术祭祀,在一些僵尸片中都能见到,比如韦斯·克莱文执导的《蛇与彩虹》。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8)

《黑豹》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9)

《蛇与彩虹》

麦格雷戈还提到《生死关头》中,大先生计划用鲨鱼杀死007的计划,也影响到漫画《怒豹》里斯雷夫人计划谋杀黑豹的创意。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30)

漫画《怒豹》

《丛林行动》一直连载到第二十四期,终因销量不佳而腰斩,之后再次重启《黑豹》个人刊。

瓦坎达对于高科技世界的伪装,也很像《生死关头》中藏匿于地下(007通过酒吧的桌子进入)的黑魔党的秘密社团。

罗杰·摩尔时代的007电影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几乎部部反映70年代的能源危机。

电影《黑豹》中坏人一直想要争夺的“振金”,以及它能带来的全球效应,正是能源危机的表现。此外,妹妹给哥哥展示各种高科技装备,某种程度也是对于007电影中Q博士的借用,只不过Q并未出现在《生死关头》这一集中。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31)

《黑豹》

007电影能在1973年就触碰到黑人剥削片的领域,可见电影公司的先见之明。也难怪,之前有风声(黑客资料)探出黑人影星伊德里斯·艾尔巴将会是未来的继任邦德的候选人。当然,这个消息随着事件的浮出水面,已经有所变化了。

不过,70年代的黑人剥削片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销声匿迹了。很多演过黑人剥削片的演员则开始演出一些主流电影,黑人剥削片的主题、风格也被纳入到主流电影中,被吸纳了。

除了昆汀那部《危险关系》,在电影进入新千年之后,还是有迷影情结的导演会回炉重造,致敬一把。如《卧底兄弟》(2000)和《黑色炸药》(2009)。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32)

《黑色炸药》

话说回来,如果不是当初黑人剥削片为黑人发声,即使是斯派克·李和约翰·辛格尔顿也从或多或少被影响到,黑人电影的进步还要再等很多年。

《黑豹》同《生死关头》一样,显然是迎合时代的产物,历史意义肯定对大于电影本身的意义,但它绝不会拥有像斯派克·李和约翰·辛格尔顿的电影那样的文化意义。

要知道,斯派克·李从来都没获得过奥斯卡的提名,而《黑豹》却是有可能的。

六部必看电影黑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