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倭寇作乱,在沿海一带烧杀抢掠。俞大猷、戚继光领兵抗倭,给倭寇以沉重打击。在抗倭战争中,戚继光功绩最为卓著。戚继光杀倭有四绝,相互配合,所向披靡,打得倭寇不敢再犯。

三大战役和抗倭援朝哪个早(一绝断倭刀二绝刺倭寇三绝命难逃)(1)

第一绝:戚氏军刀。此刀是戚继光专门针对倭刀制造的武器。明朝军队所用的刀在与倭寇交战时,经常被倭刀砍断。戚继光吸收倭刀长处,对中国军刀进行改良,带有明显的日本风格,刀刃弧度加大,刀刃宽度缩小,刀尖带有一个小小的弧度,刀刃中间起一条镐线,刀背也有一条栋线,刀尖保留和刀身基本相同的厚度,刀背有采用削栋,减轻刀刃整体重量但是不减少刀刃的强度。此刀问世,倭刀顿失威风,在此刀之下,倭刀十之九断!

三大战役和抗倭援朝哪个早(一绝断倭刀二绝刺倭寇三绝命难逃)(2)

第二绝:狼筅。戚继光对付倭寇给戚家军所配备的武器之一,粗有二尺,长有一丈五六尺。明军与倭寇交战时,因惧怕倭刀而张皇失措,戚继光在长而多节的毛竹顶端装上铁枪头,两旁枝刺用火熨烫的有直有勾,再灌入桐油,敷上毒药。战斗时,倭刀虽锋利,却砍不断软枝,竹节层层,能挡住长枪刺入。狼筅上的枝端茂盛,可以掩护持有者,冲阵时既能自保,又非常具有杀伤力,可谓攻受兼备,被称为“刺倭利器”。

第三绝:虎蹲炮。戚家军装备的火炮,因为其射击之状如猛虎蹲坐故名。明军重视火器的使用,军中有“神机营”。与倭寇作战时,戚继光发现鸟铳与佛朗机有缺憾,鸟铳杀伤力太弱,佛朗机非常笨重。于是戚继光发明了“虎蹲炮”,比鸟铳杀伤力大,比佛朗机轻便带。虎蹲炮一响,倭寇小命难逃。

第四绝:鸳鸯阵。以上三绝,都要以鸳鸯阵为基础才能发挥具大作用。此阵以12人为一队,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3人,最前为队长,其后二人执长牌、藤牌掩护后队前进。第二梯队2人,执狼筅,刺杀敌人掩护盾牌手推进和后面长枪手进击。第三梯队4人,左右各2人,手执长枪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第四梯队2人,手持“镗钯”负责警戒、支援。如敌人迂回攻击,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第五梯队为1名伙夫,负责后勤保障。“鸳鸯阵”有效利用兵器的长短优势,充分发挥各种兵器的效能,阵形变化灵活,可一阵变为两阵、三阵,即为“两才阵”、“三才阵”。戚继光率领“戚家军”熟练“鸳鸯阵”,与倭寇作战中每战皆捷,令倭寇望阵裂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