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鱼友大家好,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饲养、繁育实践知识,敬请大家关注。让我们一起轻松养水,快乐养鱼!

经常会有一些鱼友来询问养鱼老道,各种观赏鱼的繁殖问题,比如说:

我的孔雀鱼肚子都这么大了,是已经怀孕了吗,为什么它还不生呢,你看,还需要几天?

我的迷你鹦鹉鱼已经饲养两三个月了,鱼缸里也放置了陶罐,为什么它们还没有任何的动静?

我的七彩神仙鱼这窝失败了,什么时候它们才能繁殖下一窝呢?

新生的观赏鱼应该怎么养(在观赏鱼的繁殖中)(1)

我不是观赏鱼,也不能和观赏鱼配对生小鱼

等等吧,诸如上述的问题,实在是太多太多,给人的感觉就是:

只要能直接生小鱼的,我就该一眼看出来它们何时能生?

只要是应该配对繁殖、而没有生产的观赏鱼,那就应该把养鱼老道扔进鱼缸里,去和它们配对就好了,可能这样它们就会生的更快?

可惜的是,我并不知道各位鱼友们的饲养手法、水质的新老、饲养密度、以及投喂量,等等太多的细节问题。

观赏鱼生不生,只有它自己的认知和基因遗传,不要去人为干扰太多

不知道各位鱼友有没有发现?

我所饲养的大部分观赏鱼,比如说蝶尾金鱼、迷你鹦鹉鱼以及目前的钻石藩王,它们很多出现的繁殖情况,都是在偶然间所得,并不是我特意要去如何如何的。

新生的观赏鱼应该怎么养(在观赏鱼的繁殖中)(2)

或者我们也可以这么说,越是我们没有期盼,偶然所得的小鱼或者鱼卵,它们的成活率反而越大,其实一句话就结了:因为时机成熟了。

是观赏鱼自己认为时机成熟了,而不是我们在那里认为时机成熟了。

是观赏鱼在生孩子,不是我们在生孩子,这个事情我们先要把它搞懂了,好不好啊?

就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还有提到,钻石藩王一开始就产了几粒卵,之后停止了大约一周的时间,然后才再次产卵,这就已经很明显的说明问题了,不还是一个时机是否成熟的问题吗?

看好水质、做好投喂工作,剩下来的问题交给观赏鱼自己,不要整天折腾了

这个问题,我曾经反反复复说过多次,我们不要在观赏鱼的繁殖问题上,总是想要去杀鸡取卵,除非是我们为了得到小鱼,而把母鱼淘汰掉,比如在鱼店里捡漏的大肚子孔雀母鱼。

新生的观赏鱼应该怎么养(在观赏鱼的繁殖中)(3)

其他的任何情况,一定是老老实实的、按部就班的正常换水、投喂即可,保证观赏鱼的营养充足、水质良好、水温适合、环境稳定,自然而然的、到了一定的时候,它们就会达到性成熟,就会自行走向了配对或者繁殖。

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道理?

我们所做的工作,不是使用新水刺激,不是整天在那里东倒腾、西折腾,越是频繁的折腾,鱼缸的水质和观赏鱼的心情越不稳定,它们又怎能安心地繁殖呢?

不到观赏鱼的性成熟年龄,连个打斗配对的心思都没有,放置产卵桶或者孵卵物也没有什么作用的

我们再打个比方,比如金鱼,如果不是到了生育的年龄,小鱼苗比较小的话,我们去过早放置孵卵物,一些较大的雄鱼就会发情,追着雌鱼到处跑,最后可能直接会导致雌鱼的死亡。

新生的观赏鱼应该怎么养(在观赏鱼的繁殖中)(4)

再比如一些需要放置陶罐的迷你鹦鹉鱼、红肚凤凰之类的,小鱼苗还很小,根本不懂得谈情说爱之类的东西,我们过早的放置陶罐,鱼缸里的饲养密度又不大,它们永远会整天躲在陶罐里,根本不出来,看到主人就害怕,变得越来越神经质。

孔雀鱼就更不用说了,只要是没有到达它们认同的预产期,新水刺激上去就死,再不就是一片白卵和死胎,小鱼苗即使生出来也不会起水,甚至于连身体都打不开,这样的鱼苗怎么可能活下来?这就是先天性营养不良或者早产。

还有钻石藩王等中大型慈鲷科观赏鱼,过早的繁殖花盆或者石块等产卵物,它们可能会打的天翻地覆,受伤严重,我们最后还得去治病。

斗鱼也是,雌鱼不到时候,如果把它们冒然合缸,在放置点漂浮水草一刺激,雄鱼一旦开始构筑泡巢,雌鱼可能会被雄鱼直接给咬死,那也就是分分钟的事……

新生的观赏鱼应该怎么养(在观赏鱼的繁殖中)(5)

上述的这些问题,都是可以直接导致死鱼的,比较严重的,可能一缸鱼都会患病,我们到底在那里急什么呢?

过高密度的饲养模式,没有一个比较适宜的繁殖空间和场所,观赏鱼根本也不会产卵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观赏鱼的饲养密度太大,即使它们到了应该生育的年龄,为了后代考虑,它们也不可能去繁殖。

特别是一些护幼性强烈的慈鲷科观赏鱼,为什么它们要不断开战?

除了争夺配偶以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为自己的后代留下来足够的生存空间,在较高密度的饲养环境下,它们没有占据到自己认为合理的地盘,根本不可能繁殖。

新生的观赏鱼应该怎么养(在观赏鱼的繁殖中)(6)

这些所有的一切情况,我们都可以用最简单的思维模式去思考,用最简单的观察力去查看,然后自己去自行分析决定。

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合适的空间、没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储备,我们就盲目生孩子去了?

为什么二胎政策放开到如此地步,反而新生儿的出生率不断下降呢?

那是因为我们总把自己看得太聪明,把观赏鱼想象的太傻,好像它们就没有任何的智商,其实呢?在后代如何繁衍、种族如何延续的问题上,观赏鱼比起现在的我们,反而要聪明得多。

只是我们总按照人类至上的思维去看待观赏鱼罢了,我们自己在条件不允许的前提下,都不敢生,何况观赏鱼乎?

新生的观赏鱼应该怎么养(在观赏鱼的繁殖中)(7)

或许,在观赏鱼和其他任何生灵的眼里,可怜的人类才是一群傻子,连个二胎都不敢生,看人家,一窝就是成百上千,在地球上生活了上亿年,照样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而我们还在这里皇上不急太监急的,永远不知道尊重观赏鱼自己的选择,怎么可能很好的去搞好它们的繁殖问题呢?

好好的喂食、换水,安心地饲养它们,到了它们性成熟的年龄,适度的予以辅助,一切顺其自然,功到自然成。

还有最后一点就是,关于慈鲷科观赏鱼,大鱼吃小鱼的问题,也是由于各种因素的不稳定所造成的,不会再有其他的原因,自己去寻找吧。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