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看了个烧木炭视频,有条友在评论区留言表示想学习木炭烧制方法。

本人因多年前曾有一段木炭烧制经历,现作回忆,将方法表述如下:

一,炭窑的场地选择

如果你是在山里专职烧制木炭,那么,场地的选择很重要,应注意这几点:

1.查看山势,宜选址在沟涧“归槽”的偏近且较平坦之处,以便于日后砍柴擂木之方便。

2.筑窑的土质选择,以黄土及红土为佳,泥土里可含有少量细岩石。忌黑土等腐质有机杂物。

3.窑形的构建,窑的正面顺应峡谷风向为上选,可有效提升燃烧速度,反之,则气流不畅,延缓烧制进程,造成木炭质量低下(易碎、含焦油量偏轻)。

削平所要建窑的坑面,一般窑形有“三角形”、“椭圆形”等。注意避免窑壁周边无松乱泥土和岩缝。

4.挖坑及产量估算,以三角形窑一千斤量产为例:一般按“木色”的好、差掺半、窑筑背之后内空高点1.5米计算,内空长度大约2.5米、宽2米左右。

木炭怎样烧制全过程(原木炭的土法烧制工艺)(1)

5.窑的外形。开挖窑坑时应注意,窑侧薄弱的一面打桩围木加固。

木炭怎样烧制全过程(原木炭的土法烧制工艺)(2)

6.窑的烟窗:烟窗位置必须在窑的对称中线后壁处,在后壁底部平直掘进(略低于底平)约2尺、宽8寸的上小下大漏斗状空间,空间大小以能抱手蹲进人为佳。注意,向上挖时可考虑在不破坏上壁结构情况下,用特制工具,离坑壁1尺下掘,上口部大小以能握拳探入转动为度。与下部掘通后,修整好烟窗(漏斗)内壁,力求光滑匀正。进烟口搭建:底部留一个长8寸,高3.5寸的长方形口子,口子两头用结实坚硬石块作边,上部搁一粗长条石(俗称过桥石),完成后,用稀泥、石块粘合好窑壁创面,再用大量柴火将烟窗粘合处焚烧至干结。然后清除干净窑底,再在烟窗出口部插入相应大小木头,以防筑窑背时掉进泥土。

二、柴木的装坑方法

1.​先在坑底前正中处,向前略斜打下一根约两尺长锄把大木棍,以便于开挖火塘找位。

2.柴木的长短,以坑的最中心略偏后处为凸顶柴,装填时做到柴头朝上且尽量直立,靠边柴应高于坑沿一尺左右,向中心逐渐加长,使坑柴成龟背状隆起。不周正之处可填塞木屑、木头整形。整形后用篾或藤条将柴木箍紧,以防走形。

三、筑窑背

这是最重要的步骤!先在坑沿四周贴柴处密密插上稻草或茅草,挑选优质泥土层层筑之。筑窑工具的制作可就地取材,截取碗口大小、长约两尺左右的木头,并将另一头砍尖成尖锥样。在木头长面正中处凿一刀把粗孔洞,并楔入五尺左右木柄。

筑窑步骤:先由基部一圈圈倒满厚约八寸左右泥土,用脚踩实,再以木榔头横面拍实,再用横截面击打、拍实、尖、如此重复,夯实至泥土绵软成粑粑状为度。同时可将先前窗里的木塞拨出。

窑背筑好后,在火塘的顶背约二尺处打一小孔贯穿到柴木为止,此孔名为”提火眼“,它的作用是在点火阶段能加快引燃窑内柴木的速度,待其由混浊状白烟变为青烟时,应及时封孔。注意,刚筑好的窑背一定要在上面铺上柴木并点火烧到锻结。

四,火塘的开挖

在窑的正前端略低于窑底平一尺五寸左右,向内掘洞至先前打下的木桩为止,并将内空稍扩大,铲平内壁,外口略小,以粗条不搭建成方口状,以利于烧火。

五,点火

一般来说,上面的步骤完成后,就可以给窑点火了。先找一些干柴火在火塘里引燃。这时我们就可以看见那烟窗开始冒出浑浊的白烟了。这时应及时制作一个卷筒(扯火罩)立在烟窗上。点火过程需要几个小时,当你用手在离烟筒口二尺处试探,感到很烫手时,说明此时窒内柴火已被引燃,这时可停止点火,让其自行燃烧。燃烧过程中烟窗底部可能有积水,需要用拖把下探将水吸出,否则水浸”津石门”会致窑息火。

六,封窑

根据窑的大小,一般要自行燃烧二至三天不等,注意查看烟筒口部的烟色,当口部的烟呈青灰象灯蕊状,筒壁粘满烟油气泡且取下烟筒立马变得硬脆时,可考虑封窑了。封窑方法是用一块大于烟口的扁石压住烟口,用细灰土覆盖至无烟出。此时应检查窑周围有漏烟现象,如有,则加以解决。

封窑时间应三至五天,以手探窑背不烫为度。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