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妈妈领着2岁多的小女孩来门诊看病:最近我女儿舌头上不知道出什么问题?一阵一阵“脱皮”,看看都成“花舌头”,想笑可又笑不出来。
朋友告诉我说是“地图舌”,又不挡吃、不挡喝的,根本不用管。
还有朋友说地图舌是“上火”,吃点“下火”的什么菊花、薄荷;也可能是“缺锌”,得乘早补补。
呵,这民间的方法和“料”可真够多的。谁说的对?“地图舌”是病?不是病?
但凡有孩子的家长早在“圈内”就展开了并没有什么结论的讨论,怎么是没有结论呢?因为谁也不知道谁说的准确,想找无所不能的“百度”寻求答案,呵,里面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家长们真的不知道听谁的,干脆就当是“孩子舌尖上地图”——由它去吧。
没过多久,舌尖上的地图又回来了,家长开始惴惴不安起来,特别当孩子吃了有味道的食物后,像“捅了马蜂窝”,立刻就会因疼而哭闹和好有一段时间不吃东西。
其实,这种经历不少家长也有过,很正常,因为地图舌在儿童中毕竟占有15%的比例,地图舌到底是不是一种疾病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今天我们就根据教科书及儿科学界的权威专家对小儿地图舌进一步的了解:
要想了解地图舌,先让我们了解人们天天“要用”的舌(俗称舌头)究竟有什么作用?
宝宝得了“地图舌”是病?不是病?
一、正常的舌长什么样的?舌头有什么作用呢?家长会说,问这么小儿科的问题:吃饭、说话呗!可一问为什么?未必大家都知道。其实,舌的学问大有讲究:
舌的组成:舌外观柔润呈淡红色,表面有一层淡白色、薄薄的舌苔;舌的位置在口腔中央的底部,舌有三部分组成即舌根、舌体和舌尖。
孩子正常舌头
1、舌表面黏膜:覆盖有许多粗细不等的微小凸起称舌乳头,由丝状乳头和菌状乳头组成。
丝状乳头:是一层遍布在舌体表面的、像丝绒一般的乳头样黏膜;有助于咀嚼、吞咽和发音。
菌状乳头:数目虽然较少,可却分散在丝状乳头之间,菌状乳头主要位于舌尖和舌侧缘,色泽较红,呈圆形的突起,上皮较薄,表层无角化,血管丰富呈红色。菌状乳头的上皮内有“味蕾”(位觉感受器),具有味觉感受作用,舌能感觉冷热刺激及酸甜苦辣;《舌尖上的中国》就是大体就是说美食是靠舌头的“味蕾”感觉的。当多个菌状乳头增生、肿胀、充血时,舌表面似草莓状,称草莓舌,是“猩红热”的典型特征。
当菌状乳头、丝状乳头均出现萎缩,致使舌乳头消失呈光滑的片状、平如镜面时,称光滑舌或镜面舌。
2、舌肌:由骨骼肌组成,骨骼肌具有运动功能,因此具有灵活性的特点,舌在口腔内的活动就显得非常灵活;比如能做出伸舌及卷舌、外展和内收活动。因此舌能参与咀嚼、吞咽食物,同时在语言中枢的协调下,帮助发音说话。
3、舌下面的黏膜:薄而光滑,舌下中央部位有一层粘膜皱壁连接于口腔底部称舌系带,也是参与固定和言语功能。
总而言之:舌具有帮助咀嚼食物和吞咽、味觉及说话发音的作用,因此是人体组织非常重要的器官。
舌头是吃饭、说话的
二、地图舌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婴幼儿会引起地图舌?地图舌:
舌黏膜的丝状乳头表面有许多透明上皮细胞,经常会自然角化和剥落,由于某些原因,丝状乳头会萎缩,舌的表面就会显示光秃秃没有乳头状黏膜,使舌背呈地图样表现。也就是说,地图舌是一种发生在舌黏膜浅层上的一种慢性的、边缘剥脱性的口腔舌黏膜疾病。由于它的病损表现在舌面的不同部位,并可变换大小和形状,具有游走性的特点,所以又称游走性舌炎。
地图舌:舌的丝状乳头剥脱呈圆形红斑
地图舌多发于儿童,尤其是6个月~3岁的婴幼儿,为什么呢?
这与地图舌的发病诱因有直接关系:地图舌原因至今并不十分明确,很多专家共识:可能与孩子遗传、免疫、营养、胃肠道功能等有关;还可能与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情绪波动等有关:
1、遗传因素:经过相关统计分析,父母如果有地图舌的相关发病史,那么孩子患有地图舌的几率就会比较高;许多病例说明了地图舌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与遗传有正相关性。
地图舌与遗传相关
2、免疫因素:是引起地图舌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孩子出生体质较差,营养不良、贫血,因此免疫力一贯低下,经常会引起各种感染、过敏性疾病,而引起“地图舌”出现。
孩子从小免疫功能低下
3、胃肠道功能紊乱及寄生虫:孩子出生后,由于体质弱,食欲差,有时总也喂不进东西或挑食、爱吃零食;经常肠胃功能紊乱比如呕吐、腹泻或便秘,胃肠道有寄生虫,就会常常伴有地图舌出现。
4、维生素族缺乏及贫血:经调查,地图舌孩子常常伴有维生素B缺乏的表现,比如食欲不振、易疲乏无力、指甲床苍白,反复口腔溃疡和湿疹。
缺铁性贫血与地图舌
温馨小贴士一:卫生部“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的国家级专家张思莱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的鲍秀兰教授认为:地图舌原因不十分明确,可能与遗传、肠道寄生虫或胃肠功能紊乱有关;也有可能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情绪波动有关。有些文章说地图舌是宝宝“缺锌”、“上火”导致的,这没有具体的科学依据。所以建议宝妈们不要看到孩子出现地图舌就立即“补锌”及“下火”。
三、地图舌的典型表现及特征是什么?伴随症状有哪些?需要治疗吗?地图舌的粘膜病变一般无自觉症状,当舌面剥离范围较大时,可在进食辛辣刺激或烫的食物后出现不适或轻微疼痛,有些合并有裂纹舌的孩子还可见舌背上有较深而弯曲的沟:
1、地图舌的典型表现及特征有:舌面剥离的位置:婴幼儿的图舌往往好发于舌尖、舌中央和舌缘两侧。
出现圆形红斑及黄白色凸起:剥脱的“图形”多呈圆形的、椭圆形的红斑,可以单个发或者多个发,可扩大或融合成片,融合后似“地图的边界”,周边有白黄色稍微凸起的弧形边缘,中间是火红色的丝状乳头剥脱区,但菌状乳头无改变。
病变位置呈游走性不定:地图往往呈具有游走性剥脱,容易很快改变“地图”形态和位置。 口腔轻微疼痛不适:地图舌没有明显的症状,可能有时会有轻微的不适,尤其是对酸辣比较敏感。
典型地图舌:游走性剥脱、变换位置
2、孩子地图舌的伴随症状:鹅口疮:孩子得了地图舌较重时,会出现口腔感染,比如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鹅口疮,口腔内有白色附着物,不容易拭去。也有个别引起口腔溃疡。
鹅口疮
维生素B缺乏及缺乏性贫血:如孩子有较长时间的食欲不振、易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口腔溃疡或反复出现湿疹。
B族维生素缺乏
胃肠道功能紊乱:恶心、呕吐、腹泻及便秘。如果有肠道寄生虫会有磨牙、腹痛等。
3、地图舌治疗及护理:
据有关资料显示,地图舌是婴幼儿口腔常见病,大多数地图舌口腔粘膜只有轻微的不适症状,剥脱处的粘膜随着年龄增长,是可以自行修复的,具有自限性的特点,所以家长无需太过于担心,一旦发现“地图舌”,可以先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如果地图舌面积大,且有伴随症状时,是需要治疗的。
▷ 口腔治疗及护理:应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坚持每天早晨及喂奶(饭)后“刷牙、漱口”,地图舌应用婴幼儿专用软毛刷从舌背向外轻轻刷1~2次,将剥脱的上皮组织清除干净,再用0.5%的碳酸氢钠溶液漱口。鹅口疮及口腔溃疡,应在医生的医嘱下应用药物控制感染。
无毛牙刷清洁口腔
▷ 忌口治疗:地图舌表面是口腔问题,其实我们应标本兼治。此时不要给孩子进食酸、辣刺激及过热的食物,以免引起口腔疼痛加重及口腔溃疡,甚至加重地图舌。
远离辛辣食品
还应忌吃有食品添加剂、调味剂、高盐的食品;不吃冷饮食品、香料、香精、着色剂、增稠剂、乳化剂、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以免加重肠胃负担。
▷ 伴随症状的处理:如果孩子有胃肠道紊乱,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有没有脱水现象:比如尿少、哭时泪少、皮肤弹性减少,这时应去医院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补液,并配合医生检查大便常规及找虫卵后驱虫治疗。
如果孩子缺铁性贫血,此时更应及时补充铁剂纠正贫血,因为贫血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危害较大。如果孩子出现维生素B族缺乏的表现,也要及时补充治疗。
四、婴幼儿地图舌的预防及注意事项有哪些?1、合理膳食营养:孩子从六个月以后开始添加辅食,注意孩子辅食原则: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逐渐增加。注意各种谷类、肉、蔬菜、水果应合理搭配。从小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习惯,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
2、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应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生活起居要规律,适当做户外活动及运动,不断增强身体素质。
3、保持口腔清洁:从小养成饭前饭后漱口、涮牙的卫生习惯,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天天刷牙、漱口
4、平时不要给孩子进食酸、辣刺激及过热的食物:以免引起口腔疼痛加重及口腔溃疡,甚至加重地图舌。
温馨小贴士二:如果孩子有了地图舌,清洁口腔是第一位的,每天早上和晚上一定要刷牙,用婴儿用无牙刷将口腔及舌面、白斑清洗干净,然后多用生理盐水漱口水漱口,能够保持孩子口腔清洁不出问题。综上所述:婴幼儿地图舌是孩子口腔常见的疾病,发病诱因并不明确,大多数地图舌是轻型的,随着年龄增长可以自愈;但是如果地图舌面积不断增大,或有伴随其他系统疾病如口腔感染(鹅口疮、溃疡)、胃肠功能紊乱、营养性贫血及维生素缺乏,这时候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并发症。另外,地图舌关键是预防和口腔清洁护理,要合理膳食营养,保持口腔清洁卫生,从小养成刷牙、漱口的生活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