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吕乐手下的“御用收租佬”,为吕乐敛财的同时,自己也赚得盆满钵满,横行于黑白两道之间。

吕乐跑路后,他仍在香港继续发财,在70年代,便拥有数千万乃至上亿的身家。晚年却落魄得妻离子散,最终在病痛的折磨中去世。

他就是吕乐的“御用收租佬”,“沙皮狗”。

香港吕乐探长后代 东联社坐馆沙皮狗(1)

1940年,“沙皮狗”出生于香港,真名冯九。冯九的父母是典型的社会人,以经营赌档为生。赌档往往都是龙蛇混杂之地,冯九在这种地方长大,也因此从小就沾染了不少社会人的习惯,认定捞偏门来发家致富的道理。

50年代末,书没读多少的冯九辍学从商,与两位亲兄弟“猪油仔”和“羊咩冬”一起开起了麻将馆,冯九又在朋友的介绍下,加入了东联社。

香港吕乐探长后代 东联社坐馆沙皮狗(2)

由于冯九为人机敏聪慧,脑子转速飞快,不仅善于与人结交,处理社会关系更是手到擒来,很快冯九就在东联社里脱颖而出,成为社团堂主。

随后冯九三兄弟在阴差阳错之下,与大自己20岁的吕乐相识,位高权重的吕乐对冯九这位年轻人颇为赏识,拉拢冯九等人,逐步将自己所谓的“生意”交给他们打理,由于兄弟三人深谙此道,从此一飞冲天,成了吕乐的“御用收租佬”。

香港吕乐探长后代 东联社坐馆沙皮狗(3)

1962年,吕乐晋升为“总华探长”在江湖上只手遮天,坊间称其为“四大探长”之首,冯九有吕乐做靠山,在黑白两道间横行无忌。

事实上“华探长”的职位在官职里是很低的,但实际上的权力却很高。

那时候香港仍在港英的治理下,高官自然不会用华人,而英籍的高官说的是英文,当地人说的是粤语,语言不通十分不便,因此在与普通百姓接触的基层官员就需要用华人,而这帮基层官员的头,就是“华探长”。

香港吕乐探长后代 东联社坐馆沙皮狗(4)

又正值二战结束没多久,黑帮社团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各行各业皆能见到黑帮的身影。原本白道对黑道就犹如猫抓老鼠一般,可毕竟黑道不是老鼠,白道也不是猫。

黑帮老大拿出一部分不法收入给白道探长,白道探长尝到了甜头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没有来走关系的黑道肯定就要接受白道探长的制裁。

久而久之,黑帮拿钱给探长换取自己的风平浪静,就成了一种风气,这些钱是按月上交的,坊间称为“租金”。

香港吕乐探长后代 东联社坐馆沙皮狗(5)

但作为“总华探长”的吕乐有顶头上司盯着,不能明目张胆地出面收钱,况且平日里自己事情也多,哪还能分身来收租,因此就需要亲信来为自己收租。

这时候就体现出冯九三兄弟“收租佬”这个角色的重要性了,冯九与大哥“猪油仔”收取港九地区所有烟档赌档的保护费,每家每个月450块,单单烟档就有两百多家,赌档更是多到不计其数。

这些档口里的“大户”则另外算,比如电影《跛豪》的原型人物吴锡豪被捕后就曾说过,他旗下的每个粉档每月上交1200元,除此之外每月还会额外交三四万给吕乐。

香港吕乐探长后代 东联社坐馆沙皮狗(6)

吕乐横行整个60年代,“五亿探长”的名头绝非浪得虚名,而前来收租的冯九自然跟着风光无限,江湖就有传言“吕乐在、冯九大”。

多年以后冯九的亲信陈华山就曾透露,当年的阿sir都会收到两份工资,一份是原本职位的工资,另一份则是冯九来发的工资,逢年过节还有另外的准备。

发完工资后,剩余的钱吕乐拿七成,冯九拿3成。即便是3成,冯九也能富甲一方。

香港吕乐探长后代 东联社坐馆沙皮狗(7)

作为“发工资”的人,冯九虽不是白道中人,在白道里的地位却很高,而他在黑道中,那更是为所欲为。

那时有钱有势的冯九,顺理成章地成为东联社坐馆,又靠着吕乐这层关系,在最为繁华的油尖旺地区一家独大。

“沙皮狗”这个绰号自然是没人敢再当面叫,毕竟太过粗俗。

许多在江湖上呼风唤雨的大佬见了他都得亲切地叫一声“冯哥”、“九哥”,点头哈腰、递烟敬酒,甚至冯九出入歌舞厅都可以免单。

香港吕乐探长后代 东联社坐馆沙皮狗(8)

而冯九此时最大的爱好就是购买物业,他买下著名的重庆大厦里头许多单位。重庆大厦的6楼就是他平时收款算账的办公室,地下还有个地库,那是处理收来的这些钱的地方,这儿俨然就是他的大本营。

当然,冯九所得的一切,都建立在吕乐坐在“总华探长”的位置上,吕乐一走,他还能覆雨翻云不成?

香港吕乐探长后代 东联社坐馆沙皮狗(9)

1968年,吕乐意识到自己极可能被查,于是提前退休,又在1974年时,廉政公署成立的前夕逃离香港。

吕乐退休后对冯九影响是有但是不大,毕竟冯九此时已是有钱有势,他继续自己的投资事业,除了买房子,还开了数家夜总会,如知名的“东云阁”“新碧瑶”等。

70年代初,彼时的“澳门黑枭”街市伟还只是名不经传的小混混,由于纠纷砍伤冯九的一名马仔。

香港吕乐探长后代 东联社坐馆沙皮狗(10)

冯九大怒,随即为小弟出头,上门找“街市伟”老大,14K的“黑无常”要人,“黑无常”即便是称霸砵兰街也不敢惹到冯九,但又不想交人,于是让“街市伟”连夜逃离香港。

日后,在香港毫不起眼的“街市伟”,跑到菲律宾混得风生水起,又到澳门跟了赌王,就连后来的“澳葡教父”崩牙驹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

1974年,廉政公署成立,吕乐逃离,随后在一个个污点证人的指证下,冯九与哥哥“猪油仔”作为吕乐的“收租佬”自然是逃离不了法律的制裁。

香港吕乐探长后代 东联社坐馆沙皮狗(11)

可“猪油仔”为人忠义,一人抗下了所有罪,冯九无罪释放。

这也就是为何《跛豪》、《雷洛传》等电影里只播出了“猪油仔”这个人物,而没有“沙皮狗”这号人。

逃过一劫的冯九自知大势已去,逐步脱离江湖。他把东联社交给了得意门生莫世就打理,日后这个莫世就不仅成为东联社坐馆,还是“演唱会之父”,张歌神的经纪人。

香港吕乐探长后代 东联社坐馆沙皮狗(12)

而冯九自己则将重心放在了投资房产,正值香港楼市势头好,据说冯九手头就拥有价值数千万上亿的房产,要知道,当时有十万块就已经能买上一套房子了。

冯九再一次到达巅峰,但很快,也许是报应到来,他的人生开始走下坡路。

1978年,冯九的妻子与他离婚,冯九那是一个大出血,给了妻子一次性赡养费800万,每月还得给每个孩子3500块的赡养费,要知道,他有7个孩子!

随后大洋彼岸的吕乐正心急如焚,他认为自己在香港的产业被人贪墨,于是派了儿子吕实出面处理。

香港吕乐探长后代 东联社坐馆沙皮狗(13)

吕实以来就跟冯九有了纠纷,但是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吕实可是不务正业的主,他不止找上了冯九,还找了和合图的“傻佬泰”。

“傻佬泰”一直都是给吕乐收麻将馆租金的人,吕乐跑了麻将馆就由“傻佬泰”自己承包。

吕实一来就要求“傻佬泰”涨租金,涨完租金后交给吕乐的钱还比以前少,自己扣掉了大部分。从而导致吕乐对“傻佬泰”穷追猛打20年。

香港吕乐探长后代 东联社坐馆沙皮狗(14)

换句话说,吕乐口中别人黑了他的钱,但他自己这些钱还不是贪墨得来的,这又怎么算。

1988年,冯九继续往房产方向发展,带着儿子冯锦光投资了深圳的香蜜湖,继而又投资了其他项目。

起初的盈利还不错,可后来不知道是经营不善,还是儿子勾结外人对着冯九耍手段,亏得一塌糊涂,冯锦光还多次与父亲冯九对簿公堂。

作为旁观者,不得不再吐槽一句“上梁不正下梁歪”。

90年代初,澳门赌厅开启了“包厅制”与“叠马制度”,冯九看准风口带着巨额资金来到澳门发展。

可昔日被他逼得背井离乡的“街市伟”此时可是赌王眼前的红人,日后叱咤澳门的“崩牙驹”都得叫他一声“哥”,冯九想来开赌厅捞金,哪里开得成。

香港吕乐探长后代 东联社坐馆沙皮狗(15)

也许是妻离子散心有不甘,导致的心性大变,自小在赌桌边长大的冯九对于赌没有沉迷,可这次到了澳门却是一把把的梭哈,将自己手头的物业一把一把地输掉。

1997年,曾经放下豪言称“拳打新义安,脚踢14K”的东联社坐馆莫世就,在“大B哥”吴志雄的酒吧里被“湾仔之虎”的弟弟“鸡糠”重创,东联社从此一蹶不振,冯九也跟着销声匿迹。

香港吕乐探长后代 东联社坐馆沙皮狗(16)

2007年,冯九中风入院,多年后又有人看见冯九坐着轮椅出行,据说是长期的病痛使他站不起来。

2017年,冯九病逝,享年七十七岁。殡仪馆外一个纸做的“冯九大厦”格外醒目,估计是冯九生前的亲朋好友知道他喜欢买房。

香港吕乐探长后代 东联社坐馆沙皮狗(17)

殡仪馆内各路社团大佬齐出治丧,如新义安的“大总管”林江,和胜和“造王者”国华,和义堂坐馆“玉泉”,14K“双花红棍”陈惠敏,和安乐超级元老“老鬼权”等等。

冯九的几房妻子儿女也都到场,可对于冯九的过往皆闭口不谈。

香港吕乐探长后代 东联社坐馆沙皮狗(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