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支付宝推出了相互宝,所谓相互宝顾名思义就是加入互助计划后,如果发生了合同约定的疾病,相互宝赔付一定的金额,费用由加入的会员相互分摊,市面上水滴筹、轻松筹等平台也推出过类似产品,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支付宝里的相互宝怎么改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支付宝里的相互宝怎么改动(支付宝中的相互宝是怎么了)

支付宝里的相互宝怎么改动

2018年10月支付宝推出了相互宝,所谓相互宝顾名思义就是加入互助计划后,如果发生了合同约定的疾病,相互宝赔付一定的金额,费用由加入的会员相互分摊,市面上水滴筹、轻松筹等平台也推出过类似产品。

相互宝推出之后,依托支付宝庞大的用户基数,加入计划的会员人数一路走高,根据支付宝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9年1月,相互宝用户数量突破3000万;

2019年3月,用户数突破4000万;

2019年4月,用户数突破5000万;

截止2020年2月20日,用户数已经超过1亿,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互助社群,应该说相互宝是一款成功的产品,至少从数量来说是这么回事。

作为支付宝老用户,笔者于2019年1月份加入相互宝“大病互助计划”,4月份将母亲加入计划,5月份将自己的小孩加入计划,当时加入相互宝主要基于两点考虑:第一,支付宝是大平台,产品是有保障的,无需担心被套路的情况;第二,费用低,经已经加入的朋友介绍,每期分摊金额很小,加入之后最初每个月分摊金额基本在0.01-0.05元之间,确实如朋友介绍的那样。

然而,随着相互宝会员人数的不断增加,按正常逻辑分析,会员越多,分摊的金额应该越来越少,毕竟9位数的会员人数在那里,但现实并非如此,以我个人经历为例,由于每期分摊费用都是通过花呗支付,平时也没在意,最近由于肺炎疫情闲在家里没事,翻开花呗对账单,才意识到每个月都有20多块钱(家里3口人)的支出,才意识到相互宝分摊金额大幅增加的情况。个人分摊金额如下:

201901-201905,最低0元、最高0.13元;

201906-201908,最低0.33元、最高1.47元;

201909-201912,最低1.49元、最高3.06元;

202001-202002,最低3.13元、最高3.47元。

2019年度累计分摊87.22元(3人合计),2020年1-2月份累计分摊30.15元,预计2020全年单人分摊金额将超过100元,可能会达到19年的3倍以上。

(本人部分分摊金额信息)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相互宝分摊金额呈现直线上升趋势,由最初的1分钱,到当前的3多块,仅仅也就1年的时间,增幅达到300多倍,按照这样的趋势,后期分摊金额还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性。

(截取部分救助公示信息)

个人的一些想法:(1)加入相互宝的会员越多,分摊的总体金额应该呈现下降趋势,而现实每期分摊金额直线上升,我们是否可以猜测加入的会员已经“带病”?从支付宝中公示的救助信息来看,平均加入平台200-300天之间发病,部分甚至更短,只有100多天。(2)之前看到过类似的新闻报道,相互宝会员发生合同约定的疾病,会员提出申请赔付后,由线下相关审核人员上门提供审查服务,核实后进行救助,当然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会员,根本无法核实其真伪,这其中是否存在猫腻?不知道大家身边是否有类似的救助者。

(互助救助人数公示)

从支付宝公示互助人数来看:

2019年1月,互助成员仅有2人,分摊人数为2330万人;

2019年5月之前,每期互助成员最高仅有32人;

2019年6月开始,互助人数开始快速增长,9月份更是由632人一下子猛增至1581人,待分摊会员人数达到8575万人;自2019年10月开始,每月救助人数均超过3000人;

2020年1月,每期救助人数突破2000人,达到2025人,当月救助人数达到4304人;2月估计受到肺炎疫情影响,第二期救助人数大幅下降,预计随着肺炎疫情的逐步控制,后续救助人数将恢复增长态势。保守预计2020年每月救助人数将超过5000人以上。

看了上述数据,个人也很难理解这其中的缘由,可能是我国癌症发生率太高了吧。

当然我也相信,通过相互宝平台,很多困难会员生活将得到一定的改善,避免了因病致贫的困境。但对于相互宝分摊金额持续大幅增加的情况,大家有什么看法和想法?欢迎讨论交流。@头条金融 @头条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