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籽籽同心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自2017年具体承担少数民族预科生教育培养任务以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使命感,坚决贯彻“服从于党的民族工作、服务于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把准预科教育“养成”使命、致力时代新人“塑造”目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核心主线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培养使命紧紧相连;始终秉持教育精心、管理精细、服务精确和帮扶精准的“四精”工作原则,教育引导多民族学子不断强化对“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的思想与行动自觉,在启智润心、励行塑品中培养了一大批政治素质过硬、道德品质优良、文化基础扎实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卓越预科学子,探索形成了有益可鉴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模式,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湖北民族大学五四精神?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湖北民族大学五四精神
“石榴花开”,籽籽同心。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自2017年具体承担少数民族预科生教育培养任务以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使命感,坚决贯彻“服从于党的民族工作、服务于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把准预科教育“养成”使命、致力时代新人“塑造”目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核心主线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培养使命紧紧相连;始终秉持教育精心、管理精细、服务精确和帮扶精准的“四精”工作原则,教育引导多民族学子不断强化对“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的思想与行动自觉,在启智润心、励行塑品中培养了一大批政治素质过硬、道德品质优良、文化基础扎实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卓越预科学子,探索形成了有益可鉴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模式。
一、教育精心:系统推进思想价值引领,铸就“红色”信仰之魂
学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和学生朋辈榜样示范“主引擎”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着重宣贯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凝聚“多元一体”价值追求,在日常教育中侧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根植“爱我中华”家国情怀,在榜样塑造中着力讲好身边的励志故事。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有针对性地开设《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等思政课程,利用课堂育人主渠道,构筑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模式,系统开展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形势与政策》课程有针对性的增加了民族团结进步等内容,以专题形式开展理论宣贯。实践部分由任课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宿舍、走出校园,走进革命圣地与红色遗址,在实践探访中加强学生的“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和“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课程讲授内容包括中国民族与民族关系、各民族平等团结与共同繁荣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系列专题,引导多民族学子了解中国共产党民族事业的方针政策及其国情根源,进一步深入领悟中华复兴伟业的民族大义。
充分发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积极拓展“第二课堂”思政协同育人功能,系统推进“石榴花开”主题思想教育活动。以“逐梦起航、养成塑型”为主线,历年来坚持举办少数民族预科班开班仪式与结业典礼,精心谋划并上好民族学生“开学第一课”与“结业启程课”,以“仪式化”为“责任感”赋能,引领学生立大志、树大德、担大任;以“理想信念、使命担当”为宗旨,组织开展各类形式丰富、立意深刻的思政领航与党班团建设活动,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汇聚民族预科学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磅礴力量;以“民族团结、追求卓越”为核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度开展各类政策宣讲、法规宣教和价值宣扬等理论宣贯活动,组织实施“同心中国行”民族预科班思想动态交流会,引导预科学子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根本意识,筑牢多民族学生团结奋进、融合发展的坚实阵地。
充分发挥学生朋辈榜样示范“主引擎”作用。落实本科高年级“下班党员”联系预科学生制度,招募优秀少数民族学生干部担任“朋辈辅导员”和“帮扶联系人”,着力在思想交流、生活帮扶和深度辅导等方面结对互促,让预科学子在学习上更有经验可循,在目标上更有导向可依,锻造“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学习精神,引导多民族学子聚在一起、学在一起、爱在一起。举办“石榴花开·籽籽同心”少数民族预科班表彰会,设立“思想引领”“团结奋进”“勤奋好学”“文体之星”“创新实践”和“自立自强”6类优秀学子表彰奖项,首批为18位典型代表进行荣誉授予,将“身边的星星”具象化,以榜样示范领航青春正能量,让榜样领航蔚然成风,帮助学生树立“向榜样看齐、与理工共进”的信念与决心。
二、管理精细:明确加强制度规范管理,夯实成才发展之基
学院着力构建涵蕴“理工特色”、兼备“人文底蕴”、运行“规范有序”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管理体制,从日常管理、学业管理和园区管理三个方面,将严管、细爱与厚教相结合,帮助刚步入大学象牙塔的预科学子形成了规范意识、明确了奋斗目标、找到了前行方向,为其更好成长成才、不断追求卓越提供了丰沃土壤。
建章立制架柱梁,立足顶层设计规范日常管理。制定出台《武汉理工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管理办法(试行)》,落实《少数民族预科班班级工作记录册》《少数民族预科班班主任工作记录册》,从学生管理、班级管理和班主任队伍建设三个层次分别构建完善规章制度;每年坚持更新充实《少数民族预科班教育管理年度成果汇编》,健全与规范了民族预科学生“特色不特殊、差别不区别、关爱不溺爱”的管理方式,使预科培养更加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纪可从。
量体裁衣施教育,依托因材施教规范学业管理。结合学生学业水平、特色差异和兴趣方向,执行英语分班授课制度,保障最好听课效果;实施课堂考勤学风督查,开展“无手机课堂行动”,还学生一片学习的“干净沃土”;发挥学科特点与办学优势,依托三大行业特色和深厚校史底蕴,设立自然科学、文史哲学、音乐美术等多学科“求知班”,开通学分制个性化选课渠道,问学生之所需、促文理之互融,开展系列科学意识与人文熏陶养成行动,为每位学生的热爱与向往提供学习机会。
美美与共促融合,着眼文体兼修规范园区管理。秉持“多民族整合居住、同一民族分散居住”的原则,积极推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坚持每学期开展“寝室·变变变”居家环境大升级活动,营造“聚阳生焰,拢指成拳”的融合精进寝室文化氛围。立足宿舍、拓展操场、辐射校园,坚持“体魄与品格并重”的育人理念,注重在预科学生中养成经常性体育锻炼习惯,制定“两早一晚”实施办法,以操场为半径,画出最圆“阳光生活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三、精确服务:积极搭建成长塑型平台,绘就青春华彩篇章
学院坚持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结合各民族学生、各地域学生、各群体学生的差异化特点,为学生构筑了素质拓展、实践锻炼和志愿服务等系列多样化、个性化风采展示与成长发展平台,力求真正做到“成就学生的每一个选择”,助推其成人成材成功,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聚焦“健康观”教育,构筑“沉浸式”素质拓展平台。围绕民族预科学生兴趣特点与专长,广泛组织各类文化、艺术、体育和寝室建设类素质拓展活动,打造了包含“美美与共”寝室文化设计大赛、“新生逐力”篮球赛与足球赛、“接续奋进”竞速接力短跑比赛、“爱在武理”多民族文化艺术节等在内的系列“多彩预科·阳光工程”少数民族预科生素质拓展行动,扎实推进多民族学生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引导各民族学子在“沉浸式”的展风体验中更加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聚焦“家国观”教育,构筑“俯身式”实践锻炼平台。创新民族学生“实践育人”新模式,持续推动“第三课堂”课程化、体系化和规范化建设,积极搭建“社会服务、民族体验、国情调研”三类实践平台,开展“国情、社情、校情”三项专题调研和校史馆、艺术馆溯源活动,组织参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和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旧址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导预科学子立足学校、俯下身子,回望家乡看中国、放眼中国看世界,在“山河相拥”中种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种子。
聚焦“和谐观”教育,构筑“互助式”志愿服务平台。依托多民族义务消防队阵地载体,致力于民族文化与消防知识传播,完成校园消防巡逻百余次,发现与处理险情数起,探索出校地安全文化宣传与多民族融合的志愿服务新模式。积极开展“我为盲人讲电影”和自闭症儿童守护专项行动,广泛参加“武汉马拉松”、武汉“军运会”和校园新冠疫情防控等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下,多民族学生携手参与其中,融汇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互助前行。
四、精准帮扶:完善资助关怀保障体系,营造温暖校园环境
“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在充分了解不同民族预科学生家庭情况、成长环境、个性特点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秉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学院在严管厚教的基础上更突出“细爱”,提供靶向性精准资助服务,为民族预科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提供全方位、多领域的关怀保障。
保障与发展结合,持续推进资助育人。按照“细致认定、细心帮扶、细腻育人”的标准,围绕“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资助体系,应奖则奖、应助尽助。面向建档立卡学生,实现一人一策、专项帮扶;面向家庭经济特困学生,实现国家助学金与助学贷款资助全覆盖。坚持将“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广泛开展以感恩自强为主旨的“添翼翱翔”系列资助育人活动,把学院主动帮助学生缓解经济压力的责任担当切实转化为学生成长成才的自我激励,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资助育人体系。
望闻与问切并举,重点帮扶特困学生。依托辅导员、班主任和生活助理等学生管理队伍深入学生群体中,充分识别、挖掘在学业、经济、心理、人际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通过一对一建档立卡,围绕成长服务需求,结合学生的学业学习、性格发展、社会生活和身心健康等情况,精准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量身打造适应性发展计划,通过“春雨心田”工作坊、朋辈互助“停泊港”和深度辅导等形式,在适应教育、时间管理、习惯养成和专业选择等多方面及时、持续给予舒心、暖心、贴心的指导帮助,合力做到生活上关心、学业上帮扶、成长上关怀、发展上关切。
寻访与架桥互联,建立家校联动机制。依托学院实习实践、社会服务平台,持续开展“向着春天进发”家访活动,坚持访问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家庭,了解实际困难、反馈沟通信息、提供精准帮扶,充分体现学院关心关爱少数民族学生的积极态度和主动助力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社会责任。实时更新与完善在籍学生的生源地和家庭相关信息,建立起学生家庭所在社区、派出所与包户干部信息薄,切实搭建起“学校—生源地—家庭”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服务平台,构筑家校协同合力育人桥梁。
四载团结奋进路,春华秋实满庭芳。从这里,走出了全国青少年主持人大赛季军获得者艾山江、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获得者李欣鑫、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总决赛第六名获得者尼加提、湖北省民族团结演讲比赛一等奖获得者阿迪拉、参军入伍立志报国好男儿艾热番等一批在多彩青春舞台熠熠生辉的“石榴群星”,涌现了疫情期间主动发起多民族学子“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倡议、率队获“青年中国行·青年影音”全国短视频大赛第五名荣誉的土家姑娘李华君,以及将无限热爱抒写在申请书上、在本科阶段最早加入党组织并担任党支部书记的维吾尔族姑娘古丽孜巴·吾守尔江等一众在关键领域时时处处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的“薪火榜样”。一颗颗、一粒粒“石榴籽”,在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征程中,走向一簇簇“石榴花开”!(通讯员: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
,